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年12月江苏三校期中联考4题)右边是南宋马远的《山径春行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画最重要的风格是( )
A.表现文人意趣
B.表现民间风情
C.以形写神,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D.表现雍容华贵的城市气象
2.右图为我们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图,该图能反映
①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②诗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③诗人追求真理的坚定意志
④诗人豪迈的精神气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图8是《大唐三藏圣教序》碑文(局部),对此解读符合史实的是
①唐太宗为玄奘取经而撰的序文
②碑文书体工整清晰、活泼潇洒
③大唐时期文化多元、兼收并蓄
④碑文是王羲之亲笔书写的真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0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二期中13题)元杂剧作家众多,名剧迭出,反映了当时丰富多采的社会生活。其中关汉卿的《窦娥冤》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A. 反映了民族矛盾的激化 B. 揭露了封建统治的黑暗
C. 表现了反叛传统礼教的精神 D. 满足了各阶层的文化需求
5.(2010年11月沈阳市级重点协作校高二期中19题)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6.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问中国。27日,毛泽东主席向他赠送了朱熹的《楚辞集注》。楚辞这种文体,流行于( )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7.(2010年5月厦门双十中学高三热身考试15题)老师介绍右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
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
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
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
8.(2010年11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7题)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有可能是何时何地的商人( )
A.明初 南京 B.北宋 开封 C.唐末长安 D.东汉洛阳
9.这是1958年6月20日,邮电部发行的编号为纪50的纪念邮票——《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这位世界艺术大师的代表作是( )
A.《桃花扇》 B.《金瓶梅》 C.《西厢记》 D.《窦娥冤》
10.(2010年春季北京会考39题)目前所知我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
A. 甲骨文 B. 大篆 C. 小篆 D. 隶书
11.(同安一中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3题)下列文学艺术成就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 B. 古代散文的发展
C. 描绘市井风情的绘画作品出现 D.明清小说的繁荣
12.(浙江省2011届高考考试样卷14题)竺可桢说:“自来我国学子之能谈科学者,稀如凤毛麟角,而在当时(11世纪)能以近世之科学精神治科学者则更少”。11世纪 “潜心研究科学,为中国学术增光”,在其著作中记录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发明的科学家是
A.葛洪 B.沈括 C.宋应星 D.徐光启
13.(2010年吉林省延边市一模28题)中国古代科技没有成功地发展成为近代自然科学,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
A.腐朽的君主专制制度 B.僵化的农本思想和闭关政策
C.保守的文化传统观念 D.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水平
14.(2010年9月北京市高三起点考试9题)中国文学艺术异彩纷呈、繁花似锦。下列对其表述不正确的是
图一《洛神赋图》局部 图二《天王送子图》 图三《窦娥冤》 图四京剧《杨门女将》
A.图一是东晋顾恺之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的精神气质
B.图二是唐朝吴道子的作品,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吸取了外来美术风格
C.图三作品作者是关汉卿,反映了多元一体的特征
D.图四剧种在清朝同光年间产生,反映了“徵汉合流”的特征
15.(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23题)图5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图画应属于( )
图5
A.油画 B.彩陶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二、非选择题
16.(2010年11月山东潍坊市四县高二期中27题)(10分)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反映了创作者的心声、时代的风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
白居易《新乐府·红线毯》
(1)材料一反映了李白和白居易的诗歌各有什么主要特点?指出形成上述不同特点的社会原因。(4分)
材料二
(2)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6分)
17.社会学家认为:“从社会学意义上看,世俗化完全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积极趋向,世俗化肯定现世生活,肯定官能享受,肯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表现出以具体功利与追求、以感官享受为满足、以眼前利益为目标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明显的世俗化趋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在我国古代绘画、文学方面,各举两例说明世俗化趋势的表现。
(2)试分析呈现上述世俗化趋势的主要原因。
中国古代科技文化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从材料图片我们可以看出山水画出现了诗文相配的现象,所以表现的是文人意趣。
2.A??????
解析:本题借图片为辅助,实际是对屈原身上所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感、其诗人的身份、及投汨罗江而死的精神的考查。在屈原的诗歌中代表的是中国古代的浪漫主义风格。④中豪迈的精神气质与屈原不符。
3.A??????4.B??????
解析:根据所学,《窦娥冤》揭露了元代吏治的腐败残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黑暗,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作品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的夸张,设计超现实的情节,显示出正义的强大力量,寄托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反映了广大人民伸张正义、惩治邪恶的愿望。本题选B项。
5.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定时期的思想是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集中反映,文学形式的变化主要是当时社会经济变化的反映,所以应该选择B。
6.B??????
解析:识记题。
7.D??????8.A??????
解析:本题关键词为《窦娥冤》,此为元朝关汉卿作品,由此可判断选择A项。
9.D??????
解析:识记题。
10.A??????11.B??????12.B??????
解析:本题考查了中国古代著名科学家和学者。A项葛洪是东晋著名的医学家、炼丹术士著有《抱朴子》。B项沈括是北宋著名学者,著《梦溪笔谈》,其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等。CD项中宋应星和徐光启都是明朝的科学家,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材料中根据11世纪即北宋和著作记载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等信息,可以判定本题选B项。
13.D??????
解析:解析:中国社会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之下,以农业为主,古代科学技术也大多为农业服务,从农业中产生。
14.D??????
解析:京剧在道光午间,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同光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故D顶说法错误。
15.D??????
解析: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快干性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彩陶画指画在彩陶上的绘画。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一般融文学、书法、篆刻、绘画等为一体。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为一代名作。南宋时在临安(今浙江杭州)流行一种“堂画”,亦称“风俗画”。清末吴友如《点石斋画报》中有很多作品,均属风俗画。建国后的风俗画,反映了新的题材、新的人物。本题中吉祥物属于风俗画(可能卡通画更加合适)。
二、非选择题
16.(1)李白:诗风飘逸、豪放。体现盛唐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白居易:作品通俗流畅、平易近人,批判社会现实。中唐以后,走向衰落,社会黑暗,民不聊生。(4分)(2)信息:文人山水画注重意境;风俗画出现。(2分)社会风貌:宋代文人阶层壮大;理学兴起,注重内心修养;城市经济发展;文化的普及。(4分)
17.⑴A.绘画方面:①北宋《清明上河图》专门描绘市井生活;②明清时期,木刻版画作为插图使小说、剧本更加有趣;③出现了百姓喜闻乐见的年画、剪纸画等;B.文学方面:①宋代士大夫为歌女写词,在歌楼舞榭中传唱;②宋代“话本”取材于现实生活,塑造了许多小市民角色;③明清的“三言”“二拍”等作品中,商人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2)原因:①手工业、商业的不断发展;②城市经济的繁荣;③市民阶层的兴起和壮大;④印刷术的不断提高;⑤文化逐渐普及,社会识字率的提高;⑥传统轻商意识逐渐淡化。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