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外古代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0年9月北京市高三起点考试1题)17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该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科举制
2.(2012年1月延吉市一模20题)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林居漫录》)导致这种社会巨变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 受西方文明的影响 D.民主思想影响
3.(2011年5月潍坊市考前训练9题)“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使中国传统思维中有了更强的思辨色彩,这是一个了不得的成就,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这评价的应是( )
A.荀子思想 B.董仲舒新儒学 C.宋明理学 D.维新思潮
4.(2010年5月南京市三模12题)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A.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 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
C.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D.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
5.(2011年4月湖南高考仿真28题)2009年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抢救性发掘一座东汉大墓获得重大考古发现,经权威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根据古资料现场考证研究,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文献记载中的曹操高陵。其中重要的物证为右图的刻铭“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石牌。根据右图的字体,人们得出的评价正确的是右图字体( )
A.最早的源头应该是西周的金文
B.出现时可能已盛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字体
C.最能表达书写者的感情
D.可能介于隶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
6.“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雨,夫妻恩爱苦也甜。”《天仙配》的这段唱词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特点是( )
A.自耕农生活富裕祥和
B.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
C.商品经济不发达
D.自耕农经济很脆弱
7.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
A.“仁” B. “心外无物” C.“理” D. “格物致知”
8.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9.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社会根源是( )。
A.诸子百家代表了不同的阶级利益 B.主流思想没有出现
C.封建专制主义制度尚未确立 D.社会改革,动荡不安
10.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
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2011年1月哈九中高三期末15题)据史料记载,兰州官钱局信用不高,1908年发生了挤兑风潮,官商不得不请平遥(山西)丰厚票号兰州分号的总经理张宗祺出面维持。张宗祺慨然应允,不数日市场即“恢复原状”。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山西票号( )
①实力雄厚 ②与清政府关系密切 ③属于官商性质 ④在辛亥革命时因受到冲击而衰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2.(2011年10月洛阳高三期中3题)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13.“边城暮雨雁低飞,芦笙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唐朝时张籍的这首诗反映了( )。
A.唐朝长安城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B.唐朝安西地区丝织业高度发达
C.陆上丝绸之路的商业繁荣景象 D.白银成为唐朝普遍流通的货币
14.(2010年9月浙江温州高三返校联考2题)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15.(2010年11月杭州市萧山区高三期中14题)下列关于古代罗马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利益
B.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自然法是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指导原则
D.万民法是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公民的法律
二、非选择题
16. 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说:文明,无论其范围广大还是狭小,在地图上总能找到它们的坐标,它们的本质特征取决于它们的地理位置所带来的局限或便利。因此,人类在迈向文明时代的进程中,农耕文明和海洋文明便在不同的地理空间中形成了。
问题:(8分)
(1)这些“不同的地理空间”主要是指哪些区域?(3分)
(2)在这些区域内建立起了怎样不同的政治制度?(2分)
(3)“农耕文明”政治制度的共同特点是什么?(3分)
17.(2010年11月山东聊城高三期中43题)(14分)中国古代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农耕作为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中国古代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泵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迁,多治麻丝葛,捆布参,此其分事也。
——《墨子·非乐上》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日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向居易《朱陈村》
请回答:
(1)材料一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占代农业生产力面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最早始'于何时?(3分)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生产方式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材料四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
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的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并因此牵动了工业革命,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工业文明开采挖掘出地底深处的几百种矿产资源,将其转化为人类可支配使用的财富,……,逐步建立起了以自由企业为中心的自由民主政体。
(3)根据材料,人类经历了怎样的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影响文明转型的最主要的两大因素是什么?(5分)
(4)根据材料,分析归纳工业文明的形成具有怎样显著的特点?(2分)
中外古代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时间17世纪,二要注意材料的含义材料说明中国有一种制度废除了世袭权力,注重个人才能,这是一种民主和平等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不属于录用人才的制度,察举制是汉代一种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人才向上级或中央上报的人才录用制度,不带有民主性,科举制是政府通过科举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体现了公平原则。符合题意。
2.A??????3.C??????
解析:由材材中“开始把世界本原、社会、人生融为一体”可知评价的宋明理学。理学家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由此将个人、社会及宇宙联系起来,构建起理学的世界观。因此选C。
4.A??????
解析:注意关键词:直接目的。克里斯提尼改革打破贵族部落制度,按区域划分行政单位,直接目的是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社会基础。
5.D??????
解析:成熟汉字的源头应为甲骨文,所以A不对;在汉末,行书没有普遍地应用。直至晋朝王羲之的出现,才使之盛行起来,所以B出现时可能已盛行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字体错误,B项也不能从右图的字体中表现出来,排除B;C不符合题意。隶书起源于秦朝,到东汉末年逐渐演变,故D正确。
6.B??????
解析:“你耕田来我织布”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男耕女织,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特点。
7.A??????
解析: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都是儒学家,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8.A??????
解析: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斗志。
9.C??????
解析:当时处于诸侯争霸,连年混战局面,周政府对思想完全失去控制能力。
10.D??????11.C??????12.A??????13.C??????
解析:此题考查唐代丝绸之路沿途商业市镇的兴起情况。从诗中的“边城”、“无数铃声”(驼铃声)、“白练到西安”等信息可以看出是C项。
14.D??????
解析:问题的指向“中枢权力”,选择时可用排除法进行选择。选项A三公九卿制是秦朝开创,B中书省草拟政令需门下省审核通过才能交由尚书省执行,C明太祖废除丞相,明成祖设立内阁。只有D的表述符合史实,可选。
15.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罗马法不同阶段适用范围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公民法适用的范围是罗马公民,而万民法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万民法不管民族如何,对所有的人都一视同仁的法律。它是使奴隶制和财产私有权神圣化,并维护买卖、合作和契约原则的法律。它不是凌驾于公民法之上的法律,而是对公民法的补充,因为它对帝国的外来居民特别适用。。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二、非选择题
16.(1)举出至少3个属于两个文明类型的区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恒河流域、黄河长江流域、地中海东岸的古腓尼基、古希腊、古罗马。(2)农耕文明:中央集权制度;海洋文明:城邦政治或民主政治。(3)全国听命于国君,有庞大的官僚机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或国君委任。
17.(1)使用铁农具和牛耕。(2分)。均始于春秋战国时期。(1分)(2)生产方式:以种植业为主。(1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1分),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1分),自给自足,具有封闭性。(1分)(3)过程:渔猎采集文明到农耕文明,再到工业文明。(3分)?? ??????? 两大因素: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2分)?? (4)特点:生产力迅速发展,伴随着对自然更大的征服和对落后农业国的征服,先进工业国家迅速积累财寓;建立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政体。(2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