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外国语学校2013届高三(新课标历史)一轮单元检测(含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关贸总协定前七轮谈判,大大降低了各缔约方的关税,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以政府补贴、双边数量限制、市场瓜分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为特征的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这表明(  ) A.关贸总协定未能推动贸易自由化进展 B.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 C.关贸总协定纵容了贸易保护主义 D.世界各国普遍阻挠贸易自由化进程 [答案] B [解析] “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表明法制化、规范化的贸易体制急需建立。A、C两项不符合史实,D项“世界各国”过于扩大。 2.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为了提高本国商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减少本国货币的含金量,贬低本国货币与外币的比价,掀起了一场激烈的货币战。在整个危机期间,宣布货币贬值的国家一共达到56个。针对上述问题,二战后,在美国主导下(  ) 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B.实施马歇尔计划 C.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体现的主要问题是,各国实行货币贬值导致了国际经济秩序混乱,为解决这一问题,二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 3.1947年10月,以美国为首的23国签订“关税和贸易总协定”,其宗旨为“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消减关税和其他障碍,以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协定的签订突出表明(  ) A.“二战”后新兴国家平等贸易有了保证 B.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霸权地位确立 C.美苏争霸格局已经形成 D.世界经济开始走向相互依存和合作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关贸总协定的签订是“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从材料和选项的设立看属难度中等题。重点是注意题干材料信息。从协定的组织签订看是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表现之一,但不是确立的标志,也不能覆盖整个题干材料,而材料的落脚点是协定的宗旨,由此可排除选项B;“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是美国主导的,具有霸权主义的性质,不可能保证“二战”后新兴国家的平等贸易,排除选项A;美苏争霸的格局是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形成,排除选项C;故选项D的表述符合协定的宗旨,是正确选项。 4.下面是一幅“中医”为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下全球经济“号脉”的漫画,这幅漫画反映出(  )  A.经济全球化引发了金融危机 B.中国是世界金融风暴中的受益国 C.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 D.中国扭转了国际金融危机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漫画中中国正在为国际金融危机中全球经济“号脉”,这体现了中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影响力增强。A、B两项明显错误,D项扩大了中国的作用。 5.《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  )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共体 [答案] D [解析] 欧共体是受“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的产物。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是冷战的产物,不是“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出现的,北约组织是军事组织,排除A、B、C三项。 6.下图为康德拉捷夫世界经济增长与衰退的波动周期表,图中周期②和周期⑤的经济增长波峰分别凸显了“英国世纪”和“美国世纪”的到来,其标志分别是(  )  A.“世界工厂”、“美元帝国”形成 B.殖民帝国建立、罗斯福新政 C.代议制确立、美国独立 D.垄断组织形成、“冷战”开始 [答案] A [解析] 注意图中的时间。②处于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中期,这一时期,随着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英国确立了“世界工厂”的地位;⑤处于20世纪30年代后,随着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大国,从而确立了美元的霸主地位。 7.2009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APEC的21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54%,还包括了美国、日本和中国这三个全世界最大经济体。APEC可以发出一致和统一的声音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  ) A.APEC和WTO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B.APEC经济一体化必将实现政治一体化 C.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 D.APEC是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 [答案] C [解析] 作为最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可以推动WTO的谈判,这可以说明经济全球化是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最终归宿。A、B两项与材料不符,当今世界合作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联盟是欧盟,D项错误。 8.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宣言中说:“……我们一致决心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并保证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这段宣言的发表主要是针对(  ) A.美国控制和操纵联合国,把它当作称霸世界的工具 B.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日益加剧,造成世界紧张局势 C.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D.少数发达国家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造成一些国家的政局混乱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材料信息的能力,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日益扩大的鸿沟有可能消除”可知,这段宣言的发表主要是针对发达国家利用不平等贸易的手段剥削发展中国家的现象。 9.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m-WEF)是一个非官方的国际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其前身是现任论坛主席、日内瓦商学院教授克劳斯·施瓦布1971年创建的欧洲管理论坛。1987年,欧洲管理论坛更名为世界经济论坛。论坛因每年年会都在达沃斯召开,故也被称为“达沃斯论坛”。今年的与会人士包括世贸组织总干事拉米、中国副总理李克强等高官以及比尔·盖茨等商界领袖。该组织的发展历程反映出(  ) A.世界经济发展动力日趋转向民间 B.欧洲始终在国际经济格局中有突出影响 C.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日益成为主要发展趋势 D.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世界主题 [答案] C [解析] 由欧洲管理论坛到世界经济论坛,世界各国广泛关注,这体现了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日益成为主要发展趋势;A、B两项不符合事实;D项与材料不符。 10.下图是韩国某一汽车产品的流程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韩国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 ②韩国汽车产业已经走向国际化 ③汽车生产的国际分工越来越细 ④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①的说法错误,韩国并不是世界汽车产业最重要的生产基地,排除①即可。 二、非选择题 11.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然而在发展中,地区间不平衡,国家间不平衡却是不争的事实。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960~1980年世界生产总值份额(百分比) 国家或地区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美国 25.9 23.0 21.0  日本 4.5 7.7 9.0  中国 3.1 3.4 4.5  发展中国家 11.1 12.3 14.8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材料三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较表 年份人均产值国家 1970年 1992年  33个发展中国家 108美元 297美元  21个发达国家 3129美元 22185美元  ——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1860年全球国际贸易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有哪些? (2)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经济现象。 (3)材料三反映了怎样的一种历史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 (4)我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加强的趋势? [答案] (1)英国的国际贸易总量几乎相当于法、德、美三国的总和,取得垄断性国际地位。原因:较早确立君主立宪政体,政局稳定;积极进行殖民活动;最早进行和完成工业革命。 (2)在1960~1980年世界生产总值份额中,日本增长显著;中国及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少;美国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3)现象: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贫富分化日趋严重。原因:生产力迅速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占据主导地位。 (4)扩大开放;完善法制;创新科技;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2.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曾出现极具破坏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局面,当前在愈演愈烈的金融风暴中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的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危机爆发后,美国国会于1930年5月19日通过霍莱—斯姆特法令,对890种商品提高进口税率,各种进口商品的税率平均提高约40%。这一法令的 实施,遭到33个国家的抗议,引发了30年代的关税战。 ——王斯德主编《世界现代史》 材料三 2009年2月13日晚,美国国会参议院在最终投票表决中,以60票对38票的结果,批准了总额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经美国国会最终批准的这份计划保留了受到各方广泛批评的“购买美国货”条款,即要求计划支持的项目使用的钢铁和制成品应为美国生产。 材料四 金融危机席卷世界,中国怎么办?大力开拓广阔的国内市场,让中国百姓得益,更多地享受中国改革开改的成果。这是中国应对这场危机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对世界最大的贡献。 请回答: (1)依据两图,提取两次危机中所蕴含的信息。 (2)霍莱—斯姆特法令的实施产生了什么影响? (3)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高筑的各种贸易壁垒,国际社会历经数十年才逐步拆除。其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4)美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为什么受到各方的批评? (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应如何应对这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答案] (1)华尔街首先爆发金融危机,进而引发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首先从美国爆发,之后向世界各地蔓延;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影响巨大;世界经济联系密切(或世界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趋势);经济危机有一定的周期性。 (2)引起其他国家的报复和关税战,国际贸易萎缩,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 (3)①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意义: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②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意义: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4)违背了自由贸易原则;有引发全球贸易战的危险。 (5)扩大国内市场;拓宽就业渠道;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联合国际力量维护世贸规则。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