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卷(含解析):世界近代思想史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1年4月安徽江南十校15题)马克思在评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时说:“他打破了外在的枷锁,但是给人们的心灵套上了枷锁。”这两个“枷锁”分别是指 A.天主教权威和专制王权 B.天主教权威与马丁·路德宣扬的宗教思想 C.宗教信仰与人文主义 D.宗教信仰与科学精神 2.(2012年5月淄博市高三三模14题)上海世博会意大利馆的展品中,以最高的保险价值展出了著名画家米开朗琪罗的两幅杰作《水果篮》和《捧果篮的男孩》。这两幅画体现的时代思想是 A.理性主义 B.人文主义 C.自由主义 D.现代主义 3.(2009年3月滨州市高考模拟25题)“人文精神”主要是指关注人,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的意志和利益。“人文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下列能反映启蒙时代人文精神内涵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已的牧师 D.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 4.(2012年3月莆田市高三质检19题)从公园前5世纪到18世纪,西方经历了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次大规模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三次运动始终贯穿的主题思想是( ) A.人文主义 B.资本主义 C.理性主义 D.自由主义 5.他是“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之一”,他借“丹麦王子哈姆雷特”之口赞美“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杰出代表人物( )。 A.苏格拉底 B.莎士比亚 C.爱因斯坦 D.泰戈尔 6.(2012年12月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31题)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社会效果是( )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 7.(2012年4月浙江省杭州市质检23题)郡主(绮思梦达)冲破封建门第观念,与仆人相恋,事情败露后,父亲暴跳如雷,将仆人关入地牢,痛骂女儿不顾身份,竟与下贱的奴仆相爱。绮思梦达却宁死不屈,并愤然驳斥父亲:“我们人类的骨肉都是用同样的物质构成的,我们的灵魂都是天主赐给的,具备着同样的机能和一样的效用。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类的标准。”该材料 A.出自薄伽丘的名著《十日谈》 B.反映了启蒙思想家“主权在民”的思想 C.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精神——浪漫主义思潮 D.鼓励宗教信仰,带有浓厚的中世纪神学色彩 8.伏尔泰曾说:“如果全部自然界,一切行星,都要服从永恒的定律,而有一个小动物,五尺来高,却可以不把这些定律放在眼里,完全任意地为所欲为,那就太奇怪了。”这反映了伏尔泰 A.认为人类应当勇于打破自然规律 B.忽视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 C.借助自然科学论证理性主义 D.批判民主、平等和自由思想 9.《蒙娜丽莎》典型地表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时代精神和人格力量,是一部伟大的人文主义作品,因为 A.达·芬奇成功的运用“圣像图”的画法 B.它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品 C.达·芬奇将解剖学、透视法和明暗转移法运用其中 D.它表现人的情感,颂扬人的力量,表现人性的美 10.(2011年4月合肥质检19题)“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 ) ①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②否定基督教 ③废除天主教会的等级制度 ④反对专制王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 1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进程中的两次思想解放运动,两者的相同点是 A.都反对宗教信仰 B.都提倡理性王国 C.都反对专制王权 D.都批判封建主义 12.(2012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12题)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能论证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13.(2011年4月北京东城区一模20题)“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文学家和画家的中心主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以“神圣的东西”为主题的是( )  A B C D 14.(2012年4月福建省质检19题)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十日谈》和《西游记》这两部文学名著体现的相同思想是 A.冲破束缚,追求个性解放 B.挑战正统,提倡经世致用 C.反对专制,否定教会权威 D.批判现实,宣扬理性主义 15.(2011年4月广东六校联考21题)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启蒙思想家的“理性和经验”基于( ) A.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   B.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 C.自然科学进步和资本主义发展   D.民族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 二、非选择题 16.(2012年11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期中34题)阅读下列材料(15分)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键性的用语——“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灵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3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3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7分) (4)纵观西方人文主义发展历程,谈谈你对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认识。(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材料二 中国古代人文主义认为:在人与人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的关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认为一个没有秩序的社会是危险的,会给社会成员带来灾难,提出了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提出要使“义”成为第一追求,认为它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人在社会中离不开交往,而人们之间的交往需要一个基本的准则,应该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 材料三 阿尔帕说:“……大多数的时候,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己。”彼特拉克说:“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 请回答问题: (1)据材料一指出,“三代”到春秋时期对人的认识有何变化?并简要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人文主义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文) (3)据材料一、材料三,概括人文主义的思想核心。 世界近代思想史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打击了天主教势力,并宣传自己的宗教思想。 2.B?????? 解析:米开朗基诺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精神。 3.D?????? 解析:A项是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的观点;B项是文艺复兴时期;C项是宗教改革时期;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 4.A?????? 解析:智者运动是人文主义的起源、文艺复兴是人文主义的复苏、启蒙运动是人文主义的高潮。 5.B?????? 解析:由题干中“戏剧天才”、“哈姆雷特”,可知是莎士比亚。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著名思想家。爱因斯坦是20世纪初的物理学家。泰戈尔是印度的文学家。 6.B?????? 解析:马丁·路德主张这一主张,实质上是否定了教皇的权威,《圣经》的解释权不在是教会的特权了,所以说从神学的角度认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7.A?????? 解析:材料反映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但不是主权在民,排除B。不是鼓励宗教信仰,排除D,C项浪漫主义思潮出现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是对启蒙运动的反思,排除C。本题材料区分度不明显,感觉是对传统思想的颠覆,不可凭印象行事。 8.C??????9.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主义的含义,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歌颂自然的人性。 10.D?????? 解析:根据所学,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中提出“因信称义”;《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个人信仰建立在自己对《圣经》的独立理解上,否定天主教会神学说教的垄断地位;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简化天主教圣礼等主张。马丁·路德的改革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本题②③④项说法与所学不符,分析材料,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坚持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11.D?????? 解析: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内容、特点分析。 12.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东西方如何对待人性态度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西方的“人文主义”是肯定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东方的“民贵君轻”强调的是民本思想;西方宗教改革提倡“因信称义”是人有信仰的自由权利;东方“天人感应”学说强调的是人与自然是相互沟通,和谐相处的关系;中国的理学家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强调的是压抑人性,维护封建等级,为专制统治服务;东方的理学家提出的“致良知”是强调人内心的自省;故同时符合西方“不禁人的本能”中国“独禁本能”要求的是C。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13.A?????? 解析:《神曲》作者但丁想像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神的对话,反映出中古文化领域的成就和一些重大的问题,刻画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而薄伽丘《十日谈》、达芬奇《蒙娜丽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都通过现实的人、事物,倡导个性解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以“神圣的东西”为主题的是应指《神曲》。 14.A?????? 解析:《十日谈》是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西游记》是中国明清时期著名四大小说之一。B项“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时期出现的思想主张,故B排除;C项否定教会权威是西方的,故C排除;宣扬理性主义是启蒙思想,故D排除。 15.C?????? 解析: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启蒙运动产生的原因应该包括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政治上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思想上自然科学的进步。故C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 16.(1)态度:怀疑神灵。(1分) 社会根源: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的繁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 (2)观点: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1分)思想因素: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人文主义复苏。(2分) (3)主要思想主张:宗教上——反对神权统治,主张宗教自由:(2分) 政治上——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2分) 冲击了封建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舆论准备。(3分) (4)思想具有自身的历史继承性,随着时代的进步,思想不断向前发展。(2分) 17.(1)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2)主要观点:主张和谐;倡导仁爱;提倡礼治;重视道义;倡导诚信;(3)思想:着眼人自身,肯定人的价值。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