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改革开放 一、选择题 1.(2011·淮安质检)下列为湖北省天门县农民彭立诚家1974、1980、1985年贴出的三幅春联: 1974年:过年只有两升米,押岁并无一分钱。横批:我也过年。 1980年:过年储米十余担,押岁存款上千元。横批:欢度春节。 1985年:人有勤劳致富两只手,家有吃穿住用四不愁。横批:永跟党走。 这三幅春联内容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农民的辛勤劳动 B.农业经济的发展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各项农村政策 2.(2011·江苏百校大联考)邓小平指出:“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呢?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80%,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贪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贪困。……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为此党和国家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A.实施土改 B.建立农业合作社 C.建立人民公社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2011·苏、锡、常、镇四市二模)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至今已有将近400年的历史,是商品经济及生产力发展的产物。下面三幅图反映了  1952年合作社股票 1956年江宁县公私合营股票 2008年祥符林业专业合作社股权证 A.股票是公有制的产物 B.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单一性 C.经济政策具有时代特色 D.建国后我国一贯实行股份制 4.(2011·南京、盐城三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指出:“现行农村政社合一的体制显得很不适应。……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把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同时按乡建立乡党委,并根据生产的需要和群众的意愿逐步建立经济组织。”此通知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 C.基层民主的加强和扩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5.(2011·徐州三模)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 A.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 B.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D.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 6.(2011·镇江一模)“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油你涨”“苹什么”“药你苦”“煤超疯”等这些在网络上热议的词汇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困惑,为此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①加强经济体制中的法制建设,严厉打击市场投机行为 ②坚持将市场调节和国家干预相结合 ③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产品的市场供给 ④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2011·南通一调)下图是上海飞乐音响公司发行的股票。作为史料,该股票可以进接用于研究( )  A.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 C.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 D.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影响 8.(2011·南通、扬州、泰州二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不少流行词语,下列各组中,都是从属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流行的是 ( ) A.阶级斗争 一国两制 无私奉献 B.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 经济特区 C.市场经济 勤俭节约 休闲娱乐 D.和谐文明 注重环保 小康社会 9. (原创)右图是幅珍贵的历史照片:邓小平品尝“傻子瓜子”。改革开放之后,安徽年广久创办“傻子瓜子”,雇用了二十多个人,引发了大规模的“个体户到底雇几个人算是剥削”的争论。邓小平知道后说:“那个雇工问题呀,大家担心的不得了。那会影响我们的大局吗?伤害了社会主义吗?”这段内容反映了( )  A. 改革开放是比较顺利的 B. 邓小平不反对资本主义 C. 邓小平不反对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D. 邓小平否认了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经济形态 10.(2011·苏北四市二模)下列三幅漫画,反映了建国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发展变化。有关漫画内容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图一 图二 图三 A.图一时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凭票供应 B.图二时期生活物资匮乏,商品供应不足 C.图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商品供应充足 D.图片说明经济体制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11.(2011·泰州中学质检)30年前有女莫嫁向阳郎,吃的稀饭浪打浪,住的草房笆笆门,走的泥路弯又长。30年后杨柳青青江水平,向阳花木早逢春,一朝做得此地客,潇潇洒洒不羡仙。这两句顺口溜是被誉为“中国农村改革第一乡”四川广汉市向阳镇改革开放30年的前后写照。1980年,向阳镇在全国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并于1986年撤乡设镇。改革开放30年来,当地通过一系列探索与发展,实现了工业强镇、富民强镇的转变,人均年收入高达5250元。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有( ) ① 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束缚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② 由原来的向阳公社到现在的向阳镇,表明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③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④ 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完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2.(2011·昆山中学模拟)右图EF段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实现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步入正轨 D.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力推动 二、非选择题 13. (原创)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大生纱厂创办之初就设想了股份制,公开向社会集股60万两,分6000股……结果招股很不理想,应者寥寥。 1897年,大生纱厂又向社会招股50万两,分5000股,还是进展不顺。……在大生纱厂经营好转之后,1901年张謇等人决定再招20 万两新股,一年之内就成功集到20.75万两。……1920~1921年,上海报纸天天刊登大生的股票行情,是当时市场上最抢手的股票之一。 ——依据傅国涌《大商人》整理 材料二1986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中美金融市场研讨会。会议结束后,邓小平会见了参会的纽约证交所董事长约翰·范尔霖,并同他作了长时间的谈话。在会见时范尔霖向邓小平赠送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证章,邓小平回赠给他的是一张飞乐音响公司的股票。  图1邓小平向范尔霖赠送 飞乐音响公司股票图2上海飞乐音响公司股票 材料三1992年初,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明确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材料四马克思认为,股份制和股份公司的出现是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是生产力的增长和个人所有制之间矛盾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股份公司产生的首要原因是扩大再生产和资本集中的需要。18世纪产业革命以后,随着西方国家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办一个大型企业所需要的最低资金也在不断增加,这时单纯依靠私人的资本积聚已经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为此通过股份制的融资可以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扬长汉《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请回答: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生纱厂筹股建厂的原因。 (2) 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此举的意义。 (3) 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对证券、股市的看法。 (4)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实行股份制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多角度论证) 14.(2011·淮安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朝前期)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两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广东新语》 材料二:表1:近代工矿业出口货物分类统计表(部分年份)( 价值单位:千元) 年份 矿产 半制品 制成品   手工开采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93 —— —— 51644 177 96945 4524  1903 796 767 57208 40250 109788 26566  1910 1300 3116 77760 70599 168092 40513  1920 7426 23415 69564 103466 262882 70060  ——据《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 材料三: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贸易的哪些情形?结合世界经济趋势分析当时清政府外贸政策的危害。 (2)依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变化。据此简要分析当时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 (3)材料三中的经济状况出现的具体原因有哪些?材料二与材料三反映的现象对中国经济发展有什么共同的积极意义? 第二讲改革开放 1.D 2.D 3.C 4.D 5.D 6.A 7.C 8.B 9.D 10.C 11.C 12.D 13. (1) 经济利益的驱使;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受西方先进的经营模式的影响。 (2) 他用实际行动肯定了企业发行股票的正当性,此举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企业改革进一步发展,提高了企业的活力,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产生深远影响。此举也表明了中国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发展经济经验的积极心态。 (3) 证券、股市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主张在中国进行经营模式的改革;改革允许出现错误,但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有理即可) (4) 股份制的实行会促进新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 从股份制的运作方式看:有利于融资,促进企业扩大再生产。 从股份制的产生过程看: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不断探索完善的过程。 从股份制的实践及其结果看:股份制仅仅是一种经营形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可以实行。实际上,股份制在不同的类别的社会制度下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股份制的理论依据看:有马克思主义做指导。 【解析】 第(1)问注意大生纱厂筹股建厂是在19世纪末,结合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来思考。第(2)问根据材料二来归纳分析从对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两个角度理解。第(3)问依据材料概括,主要有证券、股市不是资本主义独有,要求进行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等几层意思。第(4)问,可以从股份制运作方式、产生过程、实践及其结果来分析,注意还有材料四是理论基础。 14.(1) 情形:实行海禁政策,对外贸易由官方垄断。中国丝织品出口量大。 危害: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中国以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 (2) 变化:工矿产品出口有较大增长;机器开采和机制产品增长明显,但是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仍以手工制品为主。 任务:不断提高工矿业生产特别是工业制成品生产的机械化程度。 (3) 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成为基本国策;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设立,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美建交等外交成就为对外贸易发展创造了条件。 积极意义:使中国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加快了中国工业化进程。 【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问题。第(1)问考查清时的对外贸易政策:海禁政策及其影响。根据所学不难归结。第(2)问从图表中数据分析其变化:出口产品、机器生产等方面进行对比。任务主要从产品的机械化程度上分析。第(3)问注意图表的时间,因此原因主要从20世纪70年代后中国的经济政策、对外关系等不同的角度分析。意义要从工业化进程及中国融入世界的角度分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