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一、 选择题 1 促使德意志走向统一的根本因素是() A. 德意志进步人士的要求 B.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经济的发展 C. 普鲁士首相筹划统一 D. 分裂割据阻碍经济发展 2. (2011·大连模拟)1862年,普鲁士宰相俾斯麦在议会演说中疾呼:“当代的重大政治问题不是用说空话和多数派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这里“重大问题”是指() A. 阻止奥地利的回归 B. 戳穿俄罗斯的觊觎 C. 抗击法兰西的入侵 D. 完成德意志的统一 3 造成《德意志帝国宪法》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主要原因是() A. 皇帝和首相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B. 帝国国会权力弱小 C. 通过王朝战争完成国家统一,保留了旧传统 D. 专制主义思想根深蒂固 4 (2011·合肥模拟)右图是世界帝国兴衰丛书——《德意志帝国》的书影,人们研究德意志帝国初期的历史,正确的史实有()  ① “临朝不理政”的君主开始出现② 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③ 政府各部门独立平等、相互制约④ 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代议制产生⑤德意志迈入了资本主义门槛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 ③⑤ D. ④⑤ 5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的国家”。这里的“门面”是指() A 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B 皇帝权力至高无上 C 军国主义浓厚 D 议会拥有立法权 6 威廉·李卜克内西说:“德国,特别是普鲁士,是一个倒立着的金字塔。牢牢埋在地里的塔尖是普鲁士士兵头盔上的尖铁,一切都是由它托着。”这几句反映了() ① 德意志帝国的军国主义特色 ② 军队在帝国中的重要地位 ③ 德意志的专制主义色彩 ④ 军国主义思想对人民群众的影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7 (2012·无锡一中期初)有人说,德意志帝国虽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君主立宪制,但“君主”是实,“立宪”是虚。下列引用的《德意志帝国宪法》条文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有创立法律之权” B “皇帝有权召集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C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D “皇帝任命帝国宰相” 8. (2011·临沂模拟)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 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B. 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校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C. 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D. 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9 (2010·惠民一中四模)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代议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 资产阶级执掌政权的历史时期不同 B 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 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 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10. (2011·扬州中学考前卷改编)对比近代英、德两国政治制度,表格空白处的答案应是()  A. 君主凌驾议会之上,掌握国家实权 B. 议会至上,君主是国家的象征 C. 君主权力有限,只掌握行政权 D. 君主代表容克地主和大资产阶级利益 11 近代以来,英、德两国通过不同方式,先后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以下关于两国政治制度相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君主为国家最高元首 B. 内阁首脑对君主负责 C. 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 D. 带有鲜明的专制色彩 12 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相比,其特点有() ① 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② 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 ③ 国王统而不治 ④ 首相对君主负责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二、 非选择题 13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代西方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走向政治民主化的道路途径虽然不同,最终确立的代议制政体民主化程度也不尽相同。但是,反映出政治民主化是必然趋势。 (1) 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2) 根据上表,从国家元首的权力、政府首脑的产生、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三个方面,比较英美两国政体的不同点。 (3) 史学界把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即英国模式、德国模式、美国模式。 例一:英国模式的特点是民主的力量作坚持不懈的斗争,封建的势力作适时的让步,整个社会走了渐进改革、不断自我完善的道路。 例二:德国模式的特点是封建势力强大,民主力量妥协,武力完成统一;封建力量借民主的形式推行专政,以代议制的幌子掩盖专制独裁。 美国模式的特点是什么? 14 (2011·南通泰州调研三改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京大学教授张传玺认为,中国历史上形成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是由当时的国情和民情决定的,其正面作用是主要的。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有中华文明一脉相承,也反证了我们的先人在两千余年前选择的中央集权国家的政治道路是正确的。 材料二 某国宪法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十七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八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概括张传玺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提出这一观点的依据。 (2) 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国的政体及其特点。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上述不同政治制度的认识。 第二讲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 B 2 D 3 C 4 D 5 D 6 A 7 D 8 D 9 C 10 A 11 A 12 D 13 (1) 国家法律(标志)国家政体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权力中心 英国《权利法案》国王 美国总统制 共和制总统 德国君主 立宪制首相 (2) 从国家元首的权力看:英国国王,统而不治,无实权;美国的总统既是国家的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国家行政、军事大权。从政府首脑的产生看:英国首相由议会选举产生,美国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从政府首脑与议会的关系看:美国总统与议会(国会)互相制约;英国首相与内阁对议会负责。 (3) 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因其没有封建传统,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较完备,具有总统制、共和制和两党制的特征。 14 (1)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符合古代中国国情。 依据:以农耕经济为主;中国地域广阔;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 (2) 政体:德国的君主立宪政体。 特点:保留了浓厚的封建残余(或答君主是实,立宪为虚)。 (3) 认识:政治文明(或政治制度)具有多样性(或多元化);政治制度必须适应本国国情。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