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走向民主政治 每课一练2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 ) 1古雅典在梭伦改革前出现了三派:“平原派”“山地派”“海岸派”,三者之中反对贵族专权的派别是(  ) A.“平原派” B.“平原派”和“山地派” C.“海岸派” D.“山地派”和“海岸派” 解析:选D。在三派中,“平原派”本身即是贵族,剩下的两派反对其专权。 (2012·青岛高二检测)打破了贵族依据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这是指哪一项措施的作用(  ) A.发展贸易 B.财产等级制 C.设四百人会议 D.建立公民大会 解析:选B。按财产多少划分政治等级的举措,使工商业奴隶主因财富而提高了政治权力,故B项正确。 古代雅典城邦平民能在反对贵族的斗争中取得胜利,最重要的社会因素是(  ) A.平民开展暴力斗争 B.代表平民利益的领袖不断改革 C.平民中不再有债奴 D.平民中新兴工商业者力量壮大 解析:选D。本题命题意图在于考查对梭伦改革背景及程度性关键词审题能力的掌握。 A项的叙述太绝对,斗争不仅仅是暴力斗争,合法的斗争也是斗争的主要形式。B项属于平民反对贵族斗争的手段。C项应属于平民反对贵族斗争胜利的表现而不是取胜的原因。 4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同声赞誉梭伦是“优良的改革家”,主要是因为梭伦通过改革(  ) A.为雅典城邦提供了最佳民主运作模式 B.将雅典城邦引向了民主的轨道 C.使广大平民摆脱了债务奴隶制的困扰 D.推翻了贵族制而代之以民主制 解析:选B。A项错在“最佳”说法有误,D项错在推翻贵族制,B、C两项相比,将城邦引向民主轨道为主要贡献,故选B。 梭伦在改革中,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其划分的依据是(  ) A.政治地位 B.血缘关系 C.居住地域 D.财产多少 解析:选D。梭伦改革实行财产等级制度。 梭伦堪称雅典第一个平民领袖,主要是因为(  ) A.建立了集体统治的法制原则 B.形式上承认雅典公民的平等权利 C.创立了最早的比例代表选举法 D.开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完善时代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注意题干的要求“平民领袖”,梭伦改革的主要受益者是平民,通过改革平民获得了形式上的平等权利,故选B项。 梭伦改革中直接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所需公民群体形成的措施有(  ) ①颁布“解负令” ②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③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④设立“四百人会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要注意关键词“直接有利于”,②④是为平民参政议政提供条件,故不符合题意。颁布“解负令”有利于自由公民的出现,鼓励发展农工商业则壮大了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和队伍,有利于公民群体的形成。故选B。 (2012·滨州高二模块测试)全面研究梭伦改革的措施后我们可以看出梭伦在改革中实际上扮演了(  ) A.调和者的角色 B.革命家的角色 C.贵族阶层的代言人 D.平民阶层的代言人 解析:选A。梭伦改革中兼顾各方利益,具有中庸特色,故A项说法正确。 (2012·临沂一中月考)塔斯鲁克是雅典郊区最著名的贵族,他经营着大片土地,拥有众多的奴隶。他对梭伦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是(  ) A.热烈拥护 B.坚决反对 C.无动于衷 D.顺其自然 解析:选B。“解负令”的颁布,大量奴隶被释放打击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他们对改革的态度最有可能的应是反对,故选B。 10 “贫富不均的程度已甚为严重,这个城市真正到了危险的境地……似乎除了一个高压力量外,并无其他方式可以解决这种困扰。”与此相对应的措施应该是(  ) A.克里斯提尼的改革      B.梭伦改革 C.萨拉米斯危机 D.基伦暴动 解析:选B。由材料中“梭伦改革前夕”、“贫富不均”即可知对应的措施应该是颁布“解负令”及发展工商业,这些皆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选B。 (2012·九江高二测试)他是古代希腊著名的“七贤”之一,完成改革后,毅然辞官远游。他远游的原因在于(  ) A.认为雅典民主政治无法实行下去 B.没有根本解决雅典的矛盾 C.雅典民主政治已达到最高峰 D.感觉功成名就,希望得到休整 解析:选B。梭伦改革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 (2011·高考江苏单科卷)雅典执政官克利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区时,“把全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解析:选C。A、B项为梭伦改革内容,D项为伯利克里改革,只有C项为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 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共同的局限性是(  ) A.没有赋予公民充分的民主权利 B.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权利 C.侧重政治改革,没有提高公民经济地位 D.没有使所有社会成员平等享有权利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使雅典公民的权利逐步增多,但是奴隶和妇女虽为雅典社会成员,却无任何政治权利,所以选D。 下列因果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前提:梭伦是在雅典城邦的平民与贵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情况下进行政治改革的 结论:梭伦改革能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B.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C.前提、结论皆正确 D.前提、结论皆错误 解析:选A。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梭伦改革是为了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但从结果上看,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 A.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 B.奴隶主民主政治 C.贵族专制政治 D.平民民主政治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实质”应从阶级本质方面考虑,同时注意雅典是一种民主政治,故选B。 二、非选择题(16题14分,17题26分,共40分) (2012·南京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这以后发生了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从各方面来看,他们的政治体制都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有的土地都控制在少数人手中。……如果他们无力支付地租,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孩子都将失去自由。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2:梭伦改革的第一个重大措施是颁布“解负令”。然而“解负令”并不是平分土地,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仍归贵族所有。第二项重大改革措施是按土地收入的财产资格划分公民等级,……第一等级可任执政、司库及其他一切官职;第二等级与第一等级相同,唯不得任司库;第三等级可任低级官职;第四等级则依旧不得担任一切官职,但可以和其他等级一样担任陪审法庭的陪审员。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3:我给予了一般人民以足够的权力,既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又有财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使他们受到损害。 ——韦斯特《梭伦:残篇36》 请回答: (1)据材料1,指出“贵族与大众之间的冲突”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2、3,梭伦对于贵族与大众之间的矛盾采取了怎样的处理原则?(6分) 解析: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及原则。第(1)问,说明当时贵族和平民矛盾激化,主要是围绕土地问题;第(2)问,说明梭伦改革的指导思想,即中庸与调和,调和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答案:(1)原因:贵族独占政权;贵族控制所有土地。 (2)原则:折中或中庸、调和。 (2012·山师大附中月考)阅读材料: 材料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 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媾和、制定法律等一切国家大事。 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雅典公民必须让儿子学会一门手艺,否则儿子可拒绝赡养其父;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2:梭伦的诗歌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请回答: (1)材料1是梭伦改革的内容,请概括归纳改革涉及哪几个方面?是如何规定的?(10分) (2)从材料2中可以看出梭伦改革有何特征?体现了梭伦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10分) (3)梭伦改革对本国政治的体制的形成有何影响?(6分) 解析:第(1)问阅读材料,归纳概括梭伦改革的内容,注意语言要精炼。第(2)问注意需结合材料来概括,注意要全面。第(3)问再现所学即可回答。从高考的命题趋势看,试题大多会以新材料新情境出现,要提高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答案:(1)涉及等级划分,公民大会职权及官吏任免,对待工商业的态度。规定:以财产的多少划分等级;由公民大会产生或罢免官吏,鼓励工商业发展。 (2)节制、折中、公平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侧重点:缓和社会矛盾,振兴雅典城邦。 (3)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 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