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模拟试题“中国近现代史”部分精练(七)
109. 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 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 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110. “往者,忧世之士亦鼓吹工业主义,以挽救时艰,而无效也。”民国建立后,他们认为“产业革命,今也其时矣”。民族资产阶级认为其无效的原因是
A.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 B.中国民族工业的软弱
C.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D.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
111. 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相比,中国辛亥革命时期出现的人文主义思潮的鲜明特点是
A.更关注个人的人生价值 B.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
C.更注重个人的思想解放 D.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
112. 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张裕公司生产的白兰地、红葡萄酒、雷司令等产品荣获金质奖章,中国第一次有了举世公认的葡萄酒,当时以张裕公司为代表的中国民族企业迎来了短暂的春天,此“短暂的春天”
A.受到当时政治革命的推动 B.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问设厂限制的结果
c.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酿酒业 D.使中国民族工业逐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13. 2008年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登载《延安精神与改革开放30年》一文指出,延安13年与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两个扭转乾坤的“黄金时代”。为延安13年“扭转乾坤”奠定基础的事件是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全面抗战路线的提出
c.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成熟 D.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114. “1949年1月中旬,斯大林知道中国的这个消息后,也很高兴,认为是奇迹,因此在他的台历上写上了‘奇迹、真是奇迹’。”被斯大林认为是“奇迹”的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B.淮海战役的胜利 C.人民解放军突破长江防线D.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115.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将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116. 1922年胡适开具了他心目中“中国当今十二位大人物”,其中将康有为、梁启超、蔡元培、陈独秀列为一组。这些人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要求实行变法救亡图存 B 其思想对知识界影响重大 C 倡导实行民主与科学 D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117. 1984年3月,来自福建全省各地国有骨干企业的55位厂长、经理联合发表了一封呼吁信——《请给我们“松绑”》,要求扩大企业自主权,试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说明当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A.增强企业活力 B.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18. 在新文化运动中,有人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之社会为不适于生存。”他批判孔子所运用的思想武器是
A.马克思主义 B.三权分立学说 C.社会进化论 D.“师夷长技”的主张
119. “二十八日,杭州学生联合会召开紧急会议,决议于二十九日一律罢课,宣誓救亡,发出罢课宣言,指责北京政府‘邪正不辨,功罪颠倒’……学生联合会再发宣言,将官厅镇压学生罢课爱国运动通告全国,重申五月二十九日十七校学生三千人与全国同学诸君一致行动,实行罢课。”根据材料内容判断,学生罢课的主要原因是
A.北洋政府尊孔复古 B.北洋政府出卖国家主权
C.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D.北京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
120. 1964年10月16日,寓居美国的李宗仁向来访者说:“西方人终于将我们视为一个智慧的民族了。”使西方人观念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中国建成了大亚湾核电站
c.中国掌握了载人航天技术 D.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21.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蒋介石曾经认为“日本的侵略是皮肤病,共产党才是心脏病”。体现蒋介石这种认识的历史事件是
A.制造“中山舰事件” B.进攻中原解放区 C.重庆谈判 D.发动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参考答案与解析
109.B 解答本题注意对材料的理解。崇尚西装,不过是一时的风气,说明西装流行时间不会太久,传统的中国服饰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
110.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提高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因而会有“今也其时矣”的感叹。
111.D题目强调的是中国辛亥革命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特点,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其特点是把个人价值与民族独立解放相结合,故答案为D。
112.A当时的政治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甲午战争后,B错;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c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D错。
113.A西安事变是在中国工农红军刚刚完成长征、中国革命力量严重削弱的困难睛况下发生的。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基本结束了国共两党的对峙局面,为中国共产党重新聚集和壮大革命力量提供了有利条件,此后中国革命力量迅速发展。
114.B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在1947年,渡江战役和推翻国民党统治是在1949年4月。
115.c“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严重脱离了中国国情,没有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出现题中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16.B
117.A B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题意无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D;c与题干材料无关。故选A。
118.c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之道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对比四个选项,可知答案为c。
119.B注意题目中的相关信息,一是学生罢课,二是学生爱国救亡,i是学生指责的是当时的北京政府。由此可以联想到五四运动,再结合材料内容即可判断答案为B。
120.A注意关键词“直接原冈”。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中国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两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改变。
121.D“心脏病”“皮肤病”之说体现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蒋介石发动了对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反革命“围剿”。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