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历史专题测试: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
重点难点突破
世界近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主要矛盾有:①资本主义同封建主义的矛盾,如普奥干涉法国革命,欧洲国家多次组织反法联盟进行对法战争。②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矛盾,如殖民侵略的加剧使亚、非、拉人民不断掀起反殖、反帝的民族解放运动。③资产阶级同无产阶级的矛盾,如国际无产阶级同国际帝国主义的斗争。④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如英国与西、葡、荷、法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英法与俄国争夺黑海海峡的斗争,法德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斗争,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建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等。
世界现代国际关系领域中的矛盾更加复杂,包括:①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苏俄(苏联)的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如苏俄和中国,无一例外地采取武装干涉、经济封锁、政治渗透等手段试图扼杀之,但事实证明它们失败了,从而使世界出现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提供了反对法西斯的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结盟的新经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出现的“冷战”、激烈竞争、和平共处等现象,贯穿于当代世界史的全过程。②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这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败国与战胜国的矛盾、加世纪30年代的法西斯国家与反法西斯国家的矛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超级大国和其他发达国家间的矛盾。其表现形式集中为从列强争霸到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从法西斯主义与反法西斯主义的矛盾到霸权主义与反霸权主义的矛盾,美国与欧洲联盟、日本的矛盾以及欧洲联盟内大国的争斗。③殖民地半殖民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与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这些矛盾促成了20世纪上半叶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殖民剥削和政治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大批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争取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斗争。在当代世界,新兴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已由对抗关系发展到控制与反控制的关系。④社会主义国家问的矛盾。这主要表现为苏联实行扩张政策和大国沙文主义,导致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或兄弟党之间的矛盾形成。出现了苏联的控制与中国、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反控制、反霸权主义和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曾出现过苏联武装侵略并占领捷克斯洛伐克和苏中边界冲突等事件。
测试
在世界近代史中,大国或强国对别国主权的干涉影响了国际关系的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下面是1792年法国马赛义勇军开始传唱的歌曲《马赛曲》的图片,《马赛曲》后来被定为法国的国歌。这首歌曲在当年的作用是( )
A.宣传《人权宣言》,欢迎立宪派
B.鼓舞法国人民,反击外来干涉
C.鼓吹恐怖统治,支持雅各宾派
D.支持拿破仑,反击反法联盟
2.拿破仑战争客观上促进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主义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
①削弱了西班牙在拉美的殖民统治②海地独立③促进了德意志民族的觉醒④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英国政治家帕麦斯顿说:“我们没有永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据此回答3--5题。
3.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多次组织反法联盟武装干涉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
B.与法国争夺欧洲霸权
C.帮助波旁王朝重新统治法国
D.分割法国的海外殖民地
4.20世纪初,促使英国与法国结成军事同盟的直接因素是( )
A.德国的崛起威胁英国全球霸权
B.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利益一致
C.英国对法国实行双重外交标准
D.帮助法国报普法战争失败之仇
5.观察下边漫画,该漫画( )
A.讥讽了英国的均势政策
B.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C.揭示了西方社会流行的和平思潮
D.反映了英德矛盾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近代以来,错综复杂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关系影响着世界政治局势的发展。据此回答6~9题。
6.美国独立后,就走上了充满血与火的扩张之
路,在下列《美国领土扩张图》中,请你指出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土地是( )
7.德意志统一后,为建立和维护其欧洲霸权,俾斯麦不得不“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其战略重点是离问德国两侧的大国,充当“欧洲这个不倒翁娃娃的重心”。但不幸的是噩梦终究成真。其“噩梦成真”主要是指( )
A.德意结盟 B.英法结盟
c.英俄结盟 D.法俄结盟
8.1939年8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后,德国领导人说:“让我们把这一条约看做是确保我们后方的东西吧。”“至于苏联,这个国家也被列在将来的牺牲者的名单上。”“目前苏联并不危险……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据材料可看出德国签此约的目的中不包括( )
A.在消灭波兰和进攻英法时,确保苏联不卷入战争
B.占领波兰和西欧为将来进攻苏联做好准备
C.破坏苏联和英法的反德同盟
D.在未来的战争中避免两线作战
9.美苏争霸对美苏双方以及世界局势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从长远来看,美苏争霸对苏联的主要影响是( )
A.扩大了苏联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势力范围
B.苏联在短时问内实现了与美国的“平起平坐”
C.加剧苏联的经济困难,助长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
D.大大增强了苏联的综合国力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如今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据此回答10~13题。
10.下图所示为一战前夕的巴尔干半岛,当时这里一度被看成是“欧洲的火药库”,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巴尔干半岛出现了民族运动
B.巴尔干地区各国扩张各自的势力
C.巴尔干半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D.欧洲列强在巴尔干地区扩张势力
11.下图是二战初期在德法边境所拍摄到关于法国士兵的场景。导致图中这种场景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二战爆发之初,德军的进攻重点在东线,法、德之间尚未开战
B.法国士兵厌倦战争,祈求和平
C.二战爆发之初,法国仍然对德国抱有幻想
D.苏德战争爆发,法军得到喘息机会
12.漫画往往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的种种现象。从下面这幅名为《绞死希特勒》的漫画中,我们可以得出的最主要的历史信息是( )
A.希特勒法西斯死有余辜
B.国际正义力量的联合是打败法西斯势力的根本原因
C.二战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D.二战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灾难
13.对于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
B.严重削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C.促使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D.促使苏联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20世纪形成的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有“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雅尔塔尔塔体系;进入90年代后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据此回答14~17题。
14.下图展示了1919年6月28日在法国巴黎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的情景和该条约的书影。对于该条约内容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法国收回了萨尔煤矿区②埋下了法德两国仇恨的种子③规定德国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 ④建立赔款委员会来确定德国应支付的赔款总数(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华盛顿会议上签订的《九国公约》是帝国主义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产物,导致他们互相勾结、相互妥协的主要原因是( )
A.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B.共同抵制日本在华势力的膨胀
C.共同支配中国
D.结成反苏反共同盟
16.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近代以来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有( )
①德国的战败②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空前膨胀③英法等国严重削弱④苏联成为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7.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趋势是( )
A.逐渐形成美国与苏联对立的格局
B.逐步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C.美国开始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
D.大国之间的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形势总的趋向是走向缓和,但矛盾和冲突仍然存在;而世界经济的发展则日益走向区域化和全球化。据此回答18~20题。
18.下列事件能反映出当今世界地区局势缓和得到加强的是( )
①美、英、法等国接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②2000年6月朝韩两国领导人首次会晤③1998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开展核试验@2007年5月中断了半个多世纪的朝韩铁路恢复通车
A.①③ B.②④
C.②④D.③④
19.2007年,欧盟实现第六次扩大,其成员国增至27个,但下图的欧盟会徽仍是12颗金星,这12颗金星所代表的是( )
A.意味着一个统一的欧洲已经建立
B.冈4成立时的12国之间商品、人员和资本等的自由交流
C.象征着当时欧共体的12个成员国
D建立从大西洋到乌拉尔的大欧洲,以欧元取代美元
20.2007年是东南亚金融危机10周年,那场危机发生的原因与教训是多方面的。下列有关10年前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B.危机是区域经济集团化造成的恶果
C.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经济主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D.危机是经济全球化消极影响的表现
21.在欧洲近代史上,德意志曾经是一个长期四分五裂的国家,但在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后,其对外政策却发生了重大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恩格斯在1866年写道:“自从俾斯麦利用普鲁士军队极其成功地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的时候起,德国的发展就这样坚决地采取了这个方向,以至我们和其他人一样只好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事件根本不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子”。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l卷
材料二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英法美德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
材料四 德国外长皮洛夫说:“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不愿消极地站在旁边……而让他人分割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恩格斯是怎样评价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铁血政策的?
(2)材料二反映出德国统一后其对外政策发生了哪些重要变化?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德国对外政策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
(4)材料四中皮洛夫所说的“道路”是指什么?为此德国采取了哪些重大外交行动?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
22.在逝去的20世纪的百年历史中,先后出现了国际联盟和联合国这两大国际性组织,它们在历史上有着不同的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一战期间,美国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积极主张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美国总统威尔逊非常赞成这个主张,并将此纳入他的“十四点原则”,力主建立国际联盟这样一个组织……国联虽然是各国为防止武装冲突、加强普遍和平与安全而建立国际机构的第一次尝试,但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1946年,国联宣告解散,财产和档案全部移交给联合国。
——摘自《20世纪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出于对……大西洋宪章内所载宗旨和原则的共同纲领业已表示赞同,确信为在它们本国以及其他国家保卫生命、自由、独立和宗教自由并维护人权与正义,必须对其敌国取得完全的胜利,而且确信它们现在正在对妄图征服世界的野蛮和残暴力量进行共同的斗争,特宣告:……凡在为战胜希特勒主义而进行的斗争中正在或可能提供物质援助和贡献的其他国家均可签署本宣言。
——摘自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美、中、英、苏四国政府)它们承认有必要在尽早可行的日期,根据一切爱好和平国家主权平等的原则,建立一个普通性国际组织,以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所有爱好和平的国家,无论大小.均得加入这一组织。
——摘自1943年lO月《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
材料四 下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前的两座塑像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国联成立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国联“在实践中却没有起到维护和平的作用”。
(2)结合材料二说明当时二十六国要求建立联合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四中的两座雕塑反映出联合国的主要宗旨是什么?《联合国宪章》规定维护其宗旨的办法有哪些?当今世界威胁联合国宗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的时间为
1792年,此时的法国正面着临普奥干涉的威胁。
2.C注意题中所问的是民族主义发展的表现,不是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影响,而④是拿破仑战争对欧洲的影响,故应排除。
3.B 18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掌握欧洲霸权,故不愿看到任何国家与之争夺。
4.A英国之所以放弃传统的“孤立”政策,是因为德国崛起后对其威胁极大。
5.B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从图中可以提取以下有效信息:时间为1936年,内容为希特勒磨刀霍、霍准备侵略。故这幅漫画讽刺了英法的绥靖政策。
6.A结合教材知识可知,当时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是佛罗里达半岛,然后依据《美国领土扩张图》中的图例,就可以看出答案是A项。
7.D法俄结盟主要是针对德国,这就使得俾斯麦时刻警惕他国结盟的“噩梦成真”。
8.C仔细读懂材料,“确保我们后方”与A项符合;“只有当我们在西欧的行动自由时,我们才能反对苏联”与B项符合;D项是材料中隐含的内容。而C项说法错误,因为当时英法推行绥靖政策,苏联没有与英法建立反德同盟。
9.C从长远看,美苏争霸给苏联带来的主要是消极影响,故A、B、D三项中的说法都不符合史实。
10.D由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巴尔干地区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各国争相在此扩张势力,战争一触即发,故此地区成为“欧洲的火药库”。虽然C项也是原因之一,但题目问的是“最主要的原因”,所以应选D项。
11.C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英、法绥靖政策的体现,它们希望德国在消灭波兰后,能向东进攻苏联。
12.B漫画中有苏联、美国、英国国旗的图示,结合所学知识由此可见希特勒是被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联合打败的。
13.B二战后,美国力量不断增强,所以“严重削弱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说法错误。
14.B 1919年6月28日签字的《对德和约》,就是《凡尔赛和约》,其中法国收回的是阿尔萨斯和洛林,德国的萨尔煤矿区是由国联代管15年。故排除包含有①的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15.C帝国主义之间无论是矛盾斗争或勾结妥协都是为了各自国家的利益。 .
16.D四项都是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原因,其中①③是欧洲地位下降的原因,②④是美苏两极对抗的原因。
17.B注意理解时间“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而A、C、D三项在二战后初期就已经开始出现了。
18.C①说法错误,因为美国没有接受,③不利于地区局势缓和,反而造成南亚的紧张局势。
19.C 12颗金星表示当时欧共体的12个成员国。欧洲一体化进程还在进行,故排除A项,欧共体成立之初只有6国,故排除C项,而D项是现代欧盟发展的目标。
20.B从其产生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外资尤其是西方的依赖,从而为国际金融投机者的利用有关。从其影响来看,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也远不是涉及一个地区,它对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影响。此两点可说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发生与经济区域集团化.没有直接的联系。
21.解析:回答第(1)问需要理解材料中恩格斯话语的含义,从“实行了资产阶级的小德意志计划”、“坚决地采取了这个方向”、“承认这个既成事实,不管我们是否喜欢它”等可以看出,恩格斯指出统一是符合资产阶级利益的,肯定了铁血政策在统一中的作用。第(2)问从图片中可以看出德国积极向外扩张的表现。第(3)问关于原因的分析,可以先从图片数据中得出德国实力增长超过英法两国必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这一点,但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寻找其他原因,如德国长期存在的君主专制和军国主义传统、德国统一和经济发展需要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等。第(4)问先要得出德国走上扩张道路这一关键点,后面可结合教材知识答出德国为扩张而做的准备。
答案:(1)俾斯麦的铁血政策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是德意志民族统一运动历史进程发展的必然。恩格斯肯定了铁血政策对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作用。
(2)大肆扩军备战;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并把矛头指向英国。
(3)德国封建残余严重,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的欲望强烈;德国实现了统一,成为新兴的
资本主义强国;德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迫切需要广阔的海外市场;世界领土基本瓜分完毕,对殖民地争夺日趋激烈;英法在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开始落后于德国。
(4)道路:重新瓜分世界。
行动:进行殖民扩张,如德国国会通过扩大陆军和海军的法案、制订“施里芬计划”和组建“三国同盟”军事集团等。
结局: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
22.解析:该题把历史上的国联和二战后出现的联合国这两个国际组织结合起来综合考查。回答第(1)问先要仔细阅读材料,从中可以找出“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主张建立调解国际纠纷机构”和“美国威尔逊总统倡导”这些有效信息,然后联系教材知识从国联成立后被英法控制、纵容法西斯侵略等方面分析说明即可。第(2)问要从当时法西斯势力扩大侵略威胁到世界安全这一角度分析原因,可以运用材料进行知识迁移来组织答案。第(3)问先从图片可以获得“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信息,而后面两个问题是外延式的,要联系教材中知识和社会热点问题来归纳。
答案:(1)原因:吸取一战的教训,需要建立一个调解国际纠纷的机构;一些资产阶级和平团体和美国威尔逊总统的大力倡导等。分析:国联成立后,成为英法控制下争夺世界霸权、瓜分世界和维护其自身利益(或答维护凡尔赛体系亦可)的工具;为帝国主义战胜国对殖民地的占领披上了“合法”的外衣;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推行绥靖纵容政策,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爆发。
(2)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威胁着世界的安全;与会者均赞同《大西洋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与会国均要求联合起来战胜法西斯主义,保卫世界和平。
(3)主要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等。
办法:通过安理会或联合国大会决议等采取有效办法,安理会在决定实质问题时实行“大国一致”的原则。
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地区冲突与恐怖主义;民族矛盾和宗教纷争等。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