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第5讲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和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应用1】(2008·上海历史,B组12)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 ) A.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 C.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议会对内阁负责 答案 C 【应用2】(2009·青岛模拟)为了能够使伦敦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派其女儿安妮公主到“狮城”为伦敦“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英国女王由英国议会直接选举产生 ②英国女王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要“临朝理政” ③英国女王在礼仪上、形式上是至高无上的,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④英国女王不掌握行政权力,但要对议会负责 A.①②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答案 D 【应用3】美国联邦制的主要特征是 A.中央政府大权独揽 B.中央和地方享有相等的权力 C.中央和地方各自享有一些权力 D.州政府享有主要权力 答案 C 【应用4】(2009·衡水模拟)英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政体的典型国家,这种政体不同于美国总统制共和制的特点的最大表现是 A.政府对总统负责 B.国家元首的权力是世袭的、象征性的、礼仪性的 C.政府和政府首脑都由全体公民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 D.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 答案 B  史料文本  史料三  信息解读 (1)史料一是本杰明·富兰克林设计的卡通图片,讽喻的是1754年的北美,当时美利坚合众国还没建立,各州 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图中的英文“JOIN,or DIE”翻译成汉语应为“团结,还是死亡”。 (2)史料二反映了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时的场景,史料三是1787年宪法原稿。 (3)三则史料都是原始史料,反映出美国由英国的殖民地到宣布独立和建立联邦政府的历史进程。 史料应用 (1)史料一的喻意是什么? (2)1776年,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诞生。此时的美国面临体制上最严重的问题是什么? (3)这个问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 答案 (1)北美英属十三个殖民地不团结。 (2)松散的邦联难以维系享有独立与主权的各州,不能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维护国家利益。 (3)制定1787年宪法,美国成为联邦制国家。  大题预测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根据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 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是西方哪个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你能说出该政治体制体现的特点吗?(提示:通过材料可判断出是英国,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体现了什么重要原则?(提示:结合美国1787年宪法关于总统和国会的权力以及宪法体现的原则进行解答。) (3)以材料一、二所述两种政体为例,简述近代西方政治制度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提示:注意无论是何种政体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体现,对西方政治、经济等方面都有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4)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联系中国辛亥革命的成果、结局以及历史教训进行归纳总结。) 自主解答 (1)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议会至上,君主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对议会负责。 (2)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府。“分权与制衡”的重要原则。 (3)有利于推翻封建专制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出现权力过分集中和滥用权力的现象,但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推诿,影响决策效率。 (4)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却因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拯救中国的道路。  一、选择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经曲折、反复,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一种新的政权组织形式。回答1~3题。 1.(2009·济宁模拟)1667年,英国思想家弥尔顿在《失乐园》一诗中写道:“对最高的掌权者发出了怒吼。”这里的“掌权者”应该是 A.资产阶级 B.新贵族 C.复辟的斯图亚特王朝 D.基督教会 答案 C 2.1688年的“光荣革命”中,议会中的辉格党和托利党联合起来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和其妻玛丽继承英国王位。威廉接受由议会拟定好的《权利法案》作为其登基条件。此材料说明了 A.历经半个世纪的英国革命结束 B.最终解决了国王与议会的权力之争 C.小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大权 D.英国从此进入了长期稳定发展时期 答案 B 3.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君主立宪制”的含义是 A.君主的权力受法律制约 B.宪法由君主负责制定 C.君主按法律程序选举产生 D.君主向议会负责 答案 A 英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责任制内阁和君主立宪政体。回答4~6题。 4.(2008·海南)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过程中,1701年颁布的嗣位法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法规定,国王所作的任何决定必须由同意该决定的大臣签署方能生效。这一规定的目的在于 A.防止国王独断专行 B.扩大议会的权力 C.加强国王对内阁的控制 D.扩大国王的行政权 答案 A 5.英国的责任制内阁中,首相可以控制立法大权,原因在于首相为 A.政府首脑 B.下院多数党领袖  C.国家元首 D.武装部队总司令 答案 B 6.制度创新是英国对世界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下列政治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国的是 ①君主立宪制 ②责任内阁制 ③政党政治 ④总统制民主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A 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确立了新的国家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启蒙思想。回答7~10题。 7.想查阅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你应该推荐 A.《民法大全》 B.1787年宪法 C.法国的《1875年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答案 B 8.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因为与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的性丑闻,使自己受到弹劾,请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弹劾克林顿的机关最有可能是 A.联邦法院 B.参议院 C.众议院 D.副总统 答案 C 9. 1796年9月,华盛顿在他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在行使权力时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华盛顿的用意是强调 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 答案 C 10.(2009·珠海模拟)观察右图,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职期间的一幅政治漫画。左边是克林顿,右边的壮汉代表国会。对其较合理的诠释是  A.总统与国会斗争中,国会势力占优势 ?B.总统与国会斗争中,总统势力占优势 ?C.总统与国会之间矛盾尖锐,美国政治趋向失衡 ?D.总统与国会在博弈与支持中,保持政局平衡 答案 D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和美国的总统制共和制有着较大差异。回答11~12题。 11.下列关于英国国王和美国总统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都是国家元首,在对外交往中代表国家 ②都是政府首脑,实际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 ③都与政党政治关系 密切④都受议会制约 A.①②④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 答案 B 12. 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坛上逐渐形成了两党制。这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相互竞争,利于选出优秀人才 B.轮流执政,满足民众某些利益 C.分权制衡,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依法行政,维护了社会公平和公正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3. 2009年3月20日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六周年纪念日。在伊拉克战争前后,布莱尔的思路很明白,在“日不落”帝国已成历史之后,跟胜者走是英国惟一的选择。2003年春天,虽然与法德所代表的欧洲大陆反战派只隔着一条窄窄的海峡,但他毅然站在大西洋的另外一边。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1)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2)女王伊丽莎白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因此撤兵?为什么? (3)若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答案 (1)赞成。内阁成员与首相对国家事务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2)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3)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是一幅北美殖民地时期的雕刻画。它的主题是说明家庭是最适合妇女的处 所,它反映出美国历史早期主流社会对妇女社会角色的一般看法。  材料二 众议员人数及直接税税额,应按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数目比例分配,此项人口数 目的计算法,应在全体自由人民——包括订有契约的短期仆役,但不包括未被课税的印第 安人——数目之外,再加上所有其他人口之五分之三。 ——1787年美国宪法 材料三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种族、肤色或以前的奴隶身份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 的选举权。 ——187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四 合众国或任何一州不得因性别而否认或剥夺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 ——1920年美国宪法修正案 材料五 美国大法官桑德拉·奥康纳于1981年被任命为联邦法院大法官,一直任职至2005年,她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首位女性大法官。 材料六 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者中既有黑人,也有女性。 问题:你认为美国建国以来妇女、黑人的状况如何? 答案 黑人、妇女在美国建国前后几乎不能享有政治权利,妇女只有承担家务劳动,黑人没有公民权。以后美国黑人和妇女的地位不断提高,19世纪70年代,黑人获得了平等的公民权,20世纪初妇女也获得了选举权。现在黑人、妇女已经可以参政议政了,参加竞选,有的已经身兼要职。总之自美国独立以来,妇女、黑人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一方面得益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提高了妇女、黑人在生产中的地位;另一方面,他们利用美国现存制度,以法律为武器,通过合法的途径争取平等权力。黑人和妇女地位的改善和提高,反映了文明的进步,也促进了美国宪法的完善。 第6讲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应用1】(2009·枣庄模拟)下列关于法国总统制共和制与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 ) ??A.都属于资本主义政治体制 B.法国总统是由议会选举产生的,德皇是世袭的 ?C.法国总统和德皇都有权解散议会D.都顺应历史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答案 C 【应用2】“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是马克思所形容的某国国家特征。其文献依据来自 A.罗马万民法 B.《权利法案》 C.1787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 ?答案 D 【应用3】(2009·滨州模拟)在德意志帝国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的政治特点是 ( )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B.君权至上和君主专制 C.德意志帝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 D.将军享有国家最高的政治权利 答案 A  史料文本  信息解读 (1)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 (2)漫画中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 (3)该漫画通过场景的白描,反映出严肃的历史话题。场景中“衣物凌乱”、“终于选好了”,突出表明法国共和制度确立是一个比较艰难曲折的历程。 (4)漫画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阅读漫画时要注意结合漫画的标题分析漫画所表现的历史内容,从中获取重要历史信息。 史料应用 (1)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2)从这幅漫画的含义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启示? 答案 (1)D (2)启示:民主制度是人类进步的产物,法国帝制与共和制的长期反复斗争,说明了民主制度的建立是进步力量进行激烈斗争的结果,也说明了历史发展的艰难性、复杂性与曲折性。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需要将其斗争成果制度化和法律化。  大题预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得到内阁的支持。” 材料二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材料三 西方国家的代议制,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请回答: (1)从两国政府首脑与议会、内阁的关系中,指出丘吉尔言论的依据。(提示:可从美、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方面思考。) (2)材料二反映了德国政体的什么特点?这一特点给人类历史带来了什么影响?(提示:依据材料信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可见议会对君主没有制约作用,“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综合看,德国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影响可从军国主义富有侵略扩张性方面思考。) (3)以英、美、德为例,分别指出三国议会在国家政权体系中的地位。(提示:可从英、美、德三国的政治体制以及政权组织形式方面思考。) 自主解答 (1)美:总统与议会相互制约。总统领导内阁;英:首相由议会多数党的领袖担任,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 (2)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德国积极对外扩张,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给世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3)英:议会主权至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美:掌握立法权;与总统、最高法院相互制约;德:不掌握实权,受帝国皇帝控制。  一、选择题 法兰西共和国之路的艰难,体现在帝制与共和的多次反复斗争中。回答1~3题。 1.法国下列政体的演变按时间先后排列 ①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②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③第一帝国 ④第二帝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答案 B 2.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B 3.(2009·德州模拟)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部宪法。这样频繁地更换宪法在各国中实属罕见,其内在的社会根源在于 A.启蒙思想的影响不断深入 B.封建残余势力的复辟导致政治危机 C.封建残余势力和共和派斗争激烈,走向共和的历程非常艰难 D.外国势力的干涉打断民主化进程 答案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法国共和政体艰难确立。回答4~7题。 4. 2007年5月,法国进行总统选举,时任内阁部长、执政的人民运动联盟主席的尼古拉·萨科齐以53%的支持率赢得大选,继希拉克之后当选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众议院选举 B.参议院选举 C.选民直接选举 D.参众两院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答案 D 5.恩格斯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帝国。”这是指 A.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没有设立君主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君主没有实权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拥有极大的权力,形同皇帝 D.法国总统实行独裁统治 答案 C 6.《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在会议的闭会时期,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答案 C 7.关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共和派与帝制派激烈斗争的结果 ?? B.该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由普选产生 ?? C.标志着法国确立了资本主义共和政体 ?? D.该宪法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参与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答案 B 《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进了现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行列,这一做法既有自己的特色,也有与其他政体相同的地方。回答8~12题。 8.根据《德意志帝国宪法》,下列各项由选举产生的是 A.皇帝 B.宰相 C.联邦议会 D.帝国议会 答案 D 9.依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德皇威廉二世拥有的权力包括 ①任命政府官员 ②召集和解散议会 ③签署和公布法律 ④统率帝国军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A 10.(2009·银川模拟)如果德国的帝国议会准备通过一项不利于政府的法案,其情况可能是 ??A.帝国议会通过后即可生效 B.帝国议会通过后由联邦议会批准生效 ????C.经皇帝批准后立即生效 D.联邦议会和皇帝根本不会批准,该法案无法通过  答案 D 11.对图两位人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德皇威廉一世和宰相俾斯麦 A.帝国宰相俾斯麦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B.皇帝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麦为宰相 ???C.俾斯麦既是普鲁士的宰相又是德意志帝国的宰相 D.俾斯麦对帝国议会负责 答案 D 1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深厚 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 ④宰相对君主负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1882年3月,日本政府为了制定一部满足帝国统治的宪法,专门派出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法考察团”去欧洲考察。在德国期间,柏林大学的一位教授给他们提出建议:“在欧洲各国中,德国情况与日本最为接近。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议院,亦不可以议院之多数决定事项。”伊藤博文等人对此非常信服,便决心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定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德意志帝国宪法》是在什么时间颁布的?该宪法有何局限性? (2)“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的说法是否准确?为什么? (3)根据材料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对日本的影响。据此推断日本推行的政体是什么。 答案 (1)1871年。局限性:体现出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由宪法确立的代议制是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2)正确。原因:《德意志帝国宪法》虽然规定实行君主立宪制,但皇帝和宰相真正掌握了国家权力,议会的立法权受到皇帝和宰相的干预,权力有限。 (3)影响:以伊藤博文为首的“宪法考察团”回到日本,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制定了日本帝国宪法,满足了帝国统治的需要。日本实行了带有浓厚专制色彩的君主立宪政体。 14. 17、18世纪,英、法、美三国人民摧毁旧制度的同时也进行了创建资本主义新型政治制度的探索。分别列出三国几经探索后形成的最终的政治体制形式及标志其政体形成的法律文献。德意志历史发展过程中政治体制的变化与三国相比,最大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在哪里?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政体及文献:英国: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法国:共和政体,1875年宪法。美国:共和政体,1787年宪法。 (2)相同之处:都属于资本主义的政治体制。不同之处:英、法、美政治民主化程度高,德国专制主义色彩浓厚。 ?原因:英、法、美通过激烈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他们对旧制度的打击和改造比较彻底,民主化程度较高;德国是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因而形成专制主义的政治体制。 单元总结  试题原创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大选流程图  材料二 有位美国史专家认为,“分权与制衡”的实质就是政府结构必须能使各部门之间有适当的控制和平衡。使权力为公众福利和正义的目的有效形式其管理职能,同时又保持对权力的优良控制,实现公共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平衡,管理与控权的动态平衡,是分权和制约的归宿。通过分权、制约最终达到平衡,是宪政的最终目标。即立法、行政、司法三大国家权力相互制约,相互制衡,以达到权力的平衡,防止独裁和专制的出现。 材料三 人民网2008年11月5日讯 美国当地时间11月4日奥巴马击败麦凯恩当选美国总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此发表评论,其中有个论题叫《种族问题:创造历史,更加复杂》。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图中你能得到哪些重要信息? (2)据材料二分析指出“分权与制衡”有何结果? (3)你是如何理解金灿荣副院长的论题中奥巴马成为美国总统“创造历史”的?“ 更加复杂”又该如何理解? 答案 (1)总统由民选产生;政治选举是共和党与民主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两党制是美国分权制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调节平衡资产阶级内部的矛盾,是规范和约束资产阶级政党竞争的最高原则和政治平衡器;强有力的防止个人专制和独裁的出现。 (3) “创造历史”是指:①具有黑人血统的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本身是开创历史先河的事情,值得充分肯定,这反映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个世纪在政治、法律、文化和社会心理方面的巨大进步。②回顾历史美国在历史上存在着众多的人权问题,比如说对印第安人的迫害,黑人奴隶制,对劳工的镇压,对妇女的歧视,这是所有人都不能否认的事实。但是另外一个方面必须看到在人权问题上,美国历史的曲线是走向不断改进的方向的。 “更加复杂”是说美国的种族关系在制度层面的进步并不意味着在社会生活当中种族矛盾就消失了。事实上相比较而言,美国黑人的生存状态较之白人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异,这一点并不因为奥巴马的当选而有立刻的改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将以英国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 ( ) A.《人权宣言》 B.《权利法案》 C.《拿破仑法典》 D.《独立宣言》  答案 B 2.从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过程来看,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决议,必须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的同意 A.国王 B.首相 C.议会 D.内阁 答案 C 3.“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开创了现代政体新形式 答案 D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答案 B 5.(2009·上海模拟)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总统可以任命最高法院的大法官,却不能罢免大法官,这主要是为了 A.保证大法官的权威 B.保证司法机构的独立性 C.限制平衡总统权力 D.保持司法政策的连续性 答案 B 6.下图漫画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斗争 B.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选举中相互妥协 C.将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比喻为“驴子”和“大象” D.民主党和共和党操纵美国的政治选举 答案 D 7.1877年法国君主派报纸狂妄叫嚣:“我们要把共和国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说明了 ( ) A.共和国政府被颠覆 B.共和派被推翻 C.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斗争激烈 D.共和制在法国还没有确立起来 答案 C 8.法国和美国都是总统制国家,但两国总统权力不同,法国总统区别于美国的有 ①选出方式 ②任期时间 ③总统权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答案 D 9.(2009·济南模拟)《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关于德意志帝国的宰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皇帝任命,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B.普鲁士邦的宰相成为帝国宰相 C.与帝国皇帝平起平坐 D.宰相是内阁首脑,不对议会负责 答案 C 10.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谕是“致我的军队”,主要说明 A.德国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B.德国重视加强军事力量 C.德国准备重新瓜分世界 D.德意志民族具有尚武精神  答案 A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英德的议会制度都得到发展,但英美的议会政治远比德国的成熟,形成这种局面的关键因素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B.资产阶级的革命性不同 C.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D.思想文化的历史渊源不同  答案 C 12.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 ①英国下院议员 ②美国众议院议员 ③英国内阁成员 ④德国联邦议会议长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13题23分,14题17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 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合众国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之州的公民。任何州不得制定或执行任何剥夺合众国公民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任何州……均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亦不得对任何在其管辖下的人,拒绝给予平等的法律保护。 ——《关于黑人公民权利的美国宪法第14条修正案》 材料四 第5条 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 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 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16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 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 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请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产生的重大影响是什么?(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形式体现了什么原则?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建立的政体类型以及该政体与材料一所述国家政体有何相同点?(10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宪法修正案》反映的内容。说明了什么?(4分) (4)材料四出自什么文献?该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类型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7分) 答案 (1)《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三权分立原则。总统制共和制(或共和政体)。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②都实行普选制,都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只不过分权程度不同而已;③都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的,都为资产阶级服务。 (3)规定了黑人的公民权;美国公民权利(生命、自由、财产及平等等)不可剥夺。说明:美国民主政治在曲折中不断发展;美国联邦宪法的至上性等等。(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①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②区别: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议会的权力不同,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很小。 解析 本题主要围绕着英国、美国、德国的政治体制展开,由于各国具体国情不同,所以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造成了各国的异同,注意在比较时分析其原因。另外,各国体制反映的本质是一致的,联系其阶级利益展开分析。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英国家政体比较 美国 英国  政体 总统制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国家元首 名称 总统 国王   产生方式 选举 世袭   任职 任期制 终身制   权限 有实权 无实权  政府 首脑名称 总统 首相   产生方式 总统任命 议会产生  材料二 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Ⅰ(岳麓版)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  请回答: (1)对照材料一,归纳材料二所反映的德意志帝国政治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联邦德国是怎样结束这一政治体制的?(6分) (2)依据材料一、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6分) (3)综合上述回答,归纳指出近现代西方国家政治发展的趋向是什么?(5分) 答案 (1)特点: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 结束:二战后联邦德国进行民主改革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2)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 (3)政治民主化。 备课资源 1.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都曾遭到过或险遭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力的是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答案 B 2.(2009·菏泽模拟)观察右面的图片,判断其对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带来的影响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A.国王的权力受到限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 B.英国内阁制得以形成 C.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取得更多席位 D.英国两党制形成 答案 C 3.有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最重要成果,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B.是对封建君主专制的否定,表明国家主权在民 C.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D.考核任命制是它的基础 答案 D 4.法国共和制度开始确立于 A.1789年 B.1804年 C.1870年 D.1875年 答案 D 5.(2009·东营模拟)下图表明美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  A.君主立宪制 B.责任内阁制 C.“三权分立”和共和政体 D.君主专制政体 答案 C 6.英国历史上“在选举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 A.国王无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 C.英国历史上出现了责任内阁 D.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答案 D 7.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内阁部长 ②总统 ③参议员 ④众议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8.(2009·大连质检)一般认为,英国在16、17世纪时的社会政治制度、人们的精神面貌以及价值标准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其中的政治制度是指 A.斯图亚特王朝前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B.“光荣革命”前夕实行的政治制度 C.由《权利法案》所确立的政治制度 D.都铎王朝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 答案 C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