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检测(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外交政策,其基本目的是(  ) A.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    B.确定独立自主的外交路线、方针 C.坚决站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边  D.断绝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外交关系 2.《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实际上体现的外交政策是(  ) A.“一边倒”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政策” 3.194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产生的最深的意义在于(  ) A.加强了中苏两国的友谊 B.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发展 C.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中国的政策 D.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成为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它(  ) A.开创了中国外交史上的新局面 B.是新中国首次阐述自己的外交政策 C.成为解决当代国际关系问题的基本准则 D.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且有利于世界和平 5.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这一原则的评述,正确的是(  ) ①它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②它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它适用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 ④它仍然适用于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要求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在会上周恩来就哪一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推动了会议进展(  ) A.朝鲜停战 B.和平恢复朝鲜国家统一   C.印度支那停止敌对行动  D.“求同存异” 7.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8.1955年亚非会议是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一次重要会议。周恩来在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为了(  ) ①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挫败帝国主义破坏会议的阴谋 ③加强亚非各国的联系 ④消除与会各国所有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 9.我国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外交方针,至今仍富有生命力并为国际社会广泛接受的有(  ) ①“求同存异”方针  ②反对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不结盟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新中国与非洲国家开启外交关系已50多年。“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长期以来非洲人民给予中国宝贵而坚定的支持。非洲人民对中国最有力的支持是(  ) A.在中国独立之初,最早承认中国 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孤立封锁 C.亚非会议上和中国荣辱与共、风雨同舟 D.支持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1.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权利时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据此图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           A.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B.第三世界的力量迅速崛起 C.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D.西方国家逐步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12.“当我走到扶梯最后一节,迈步向他(周恩来)走去时,特意伸出手去……”(《尼克松回忆录》)。美国总统尼克松“伸手”的原因是(  ) A.主张建立和平相处的国际关系 B.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阐明中国对稳定国际关系的重要性 D.认识到美国与中国发展关系的必要性 1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形势转变的关键是 (  ) 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席位 C.中美关系逐步缓和 D.中日正式建交 14.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相见被媒体评为“两国领导人横跨太平洋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内涵是(  ) A.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B.中美两国的矛盾已经消除 C.中美由敌对到走向正常化 D.美国放弃了长期以来敌视中国的政策 15.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美关系经历了一个从对抗到缓和的过程,从中美关系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可以看出,我们制定国家外交政策时(  ) A.没有必要区分敌人与朋友    B. 应当始终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C.确定敌友关系是首要原则    D. 认真分析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别 16.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外交成就主要有(  )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③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外交胜利  ④中日建交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7.下列有关周恩来的外交活动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①接见尼克松 ②出席日内瓦会议 ③提出“求同存异” ④会见田中角荣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8.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强权政治  C.不结盟政策       D.实行改革开放 19.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有(  ) ①中国领导人总结了建国以来对外政策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②十一届三中全会已将经济建设作为国家工作重心 ③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和平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是和平的根本保证 ④世界形势的发展 A. 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20.2001年4月13日 ,日本文部省宣布,“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的教科书检定合格。该教科书删除了“从军慰安妇”,“侵略”等记述和用语,中.韩等国政府就日本教科书问题提出了强烈抗议。下面有关论述中正确的是 (  ) ①这类事件的发生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②日本右翼势力发展较快 ③亚洲人民反对新殖民主义任重道远 ④我们应发扬五四爱国精神,抵制日货 A.②③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1.2001年,由中国领导创立的,在外交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组织是(  ) A.上海合作组织 B.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22.2001年中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东道主,为APEC的发展作出相当大的努力。2003年,中国宣布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2004年东南亚海啸灾难发生后,中国政府大力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中国积极参与亚太地区事务的根本目的是(  ) A.积极为本国经济建设创设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 B.促进亚太地区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合作与共赢 C.建立亚太地区各国间持久的结盟关系 D.联合周边的国家,与美国、日本、欧盟等国抗衡 23.中国积极推进与下列哪些地区性国际组织相关的区域合作(  ) ①亚太经合组织 ②北美自由贸易区 ③世界贸易组织 ④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④ 24. 下列对于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表述,正确的有(  ) ①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②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 ④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建立和平的周边关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当前我国政府积极发展对外关系的主要战略意图是(  ) A.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      B.争取和平建设的国际环境 C.争取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二、材料解析题 2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8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说:“世界上现在有二件事情可做,一个是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一个是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我们应当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我们各国际社会推荐这些原则……这是件了不起的事情,不赞成的人会有不少,但只要有高度的智慧和战略的胆识,就一定可以完成”。 材料二 邓小平说:“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请回答: (1)和平共外五项原则最早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来的? (2)和平共外五项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 (3)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针对国际社会长期以来存在着不公正、不合理的旧秩序,中国政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还提出了什么主张? 27.阅读下列材料: 温家宝在谈到中美关系时说:“中美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从1949年到1971年,中美敌对23年,双方都付出了沉重代价。从1972年到现在,中美交往33年,尽管有曲折,但双方都从合作中获得巨大好处。1972年发表《中美联合公报》时,两国贸易额几乎为零,美国政府为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破例允许美国公民回国时可带回100美元中国制造的商品。现在两国贸易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 请回答:   (1)1972年发表的《中美联合公报》的内容是什么?   (2)1972年美国为什么要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3)1972年中国为什么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4)中美关系正常化,对国际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28.简要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C 4.D 5.D 6.C 7.A 8.B 9.C 10.D 11.D 12.D 13.C 14.C 15.B 16.D 17.D 18.C 19.A 20.C 21.A 22.A 23.D 24.A 25.B 二、材料解析题 26.(1)周恩来 1953年 (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它是我国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参与国际事务所遵循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开创中国外交新局面奠定基础。在世界上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 中国强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应当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继续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推向新的水平。继续增强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 (4) 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27.(1)美方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和只有一个中国的原则,并做出要在台湾逐步减少武器供应和军事援助的承诺,确认从台湾撤出全部美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的最终目标。 (2)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美国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地位。   (3)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4) 促进了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交,在国际上掀起了一个同中国建交热潮。美国孤立中国的外交僵局终于被打破,中国外交打开了新局面。 28.(1)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美国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主要史实: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发动侵朝战争,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阻止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2)20世纪70年代以来,开始正常化到建立外交关系。主要史实:尼克松向《时代》杂志的记者发表的谈话,美国乒乓球队访华,基辛格秘密访华,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正式建交。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