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测试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中国古代形成了独特的政治制度,尤其是君主专制制度延续时间持久,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回答1~5题。 1.穿越历史时空,假设你和甲、乙、丙三位同学回到西周武王时代,请判断你们谁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你是商朝末年的贵族,后归附周武王 B.甲同学曾随武王伐纣,立下汗马功劳 C.乙同学出身于平民,但才能、人品俱佳 D.丙同学属于西周姬姓王族成员,整日养尊处优 2.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材料中评价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皇帝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反映的是 A.夏朝建立 B.秦朝统一全国 C.西周实行分封制 D.元朝疆域广阔 4.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几个宰相一起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相劝,防止宰相权重专权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 5.某班四位同学在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完全正确的是 ①《浅谈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②《浅析秦始皇开创的皇帝制与郡县制》 ③《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④《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 D.①③ 民主法治建设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表现。回答6~11题。 6.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担任首席将军的是 A.柏拉图 B.梭伦 C.伯利克里 D.克利斯提尼 7.西塞罗说:“如果人们之间的协调性能得到维护,那么人类便可以像神一样地生活。”古代罗马用以维护人们之间协调性的重要工具是 A.宗教 B.权威 C.理性 D.法律 8.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国王薛西斯讲的话:“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 A.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B.古希腊的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之上 C.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祥地 D.波斯人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9.“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出自 A.《权利法案》 B.1787年宪法 C.《德意志帝国宪法》 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0.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制定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下列各项与其无关的是 A.它使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B.它规定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 C.它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 D.它规定总统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 11.某份晚清画报刊登一则人物图像,称他是再造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大豪杰”,此人是 A.路易·波拿巴 B.威廉一世 C.俾斯麦 D.威廉二世 12.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主要是 A.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B.清除了封建残余 C.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13.某些西方资产阶级史学家称鸦片战争为“通商战争”,认为这场战争是英国为维护正常贸易而进行的,这种观点 ①是错误的,掩盖了战争的侵略性质 ②是正确的,认识到战争的实质 ③是为英国殖民者进行辩护 ④混淆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④⑤ 1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权益 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 15.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革命高潮,但它只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准备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B.是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C.它是农民阶级领导的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 D.展开了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的斗争 16.西方列强发动的曾经攻破北京的战争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③ B. ②③ C.①②④ D.②④ 17.如图是一张发行于1900年的法国明信片上所描述的画面,有8个身着不同制服的外国士兵正在围攻“中国龙”。但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王朝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 18.“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19.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了。下列对中共一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得到了共产国际的帮助指导 B.陈独秀、李大钊发挥了重要作用 C.确定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成立了党的中央机构中央局 20.革命根据地出现农民“不还租,不还债,不完粮,不纳捐税,工人增加了工资,农民分得土地,好像解下一种枷锁,个个喜形于色”局面的直接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进行 B.南昌起义的发动 C.开展土地革命 D.红军长征 21.2008年10月9日,流落缅甸65载的中国远征军老兵李锡全回到了祖国,回到了湖南桃源县的老家,他激动万分,老泪纵横。下列关于中国远征军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他们开辟了国外抗日战场 B.主要任务是确保滇缅公路的畅通 C.在缅甸救出被日军围困的英军七千多人 D.他们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22.2009年是下列哪些事件发生60周年? ①抗战胜利 ②《双十协定》签订 ③北平和平解放 ④国民政府覆灭 A.①② B.③④ C. ①③ D.②④ 23.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社会主义运动”课题的过程中,整理了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空想社会主义设想美妙,但无法实现 B.《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C.巴黎公社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权 D.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4.1917年4月16日,列宁从流亡地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群众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争取以和平方式取得政权,这就是 A.《和平法令》 B.《四月提纲》 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25.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的成就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十六字法制建设方针 ②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③1984年我国颁布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④农村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加强 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 26.“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转余地。”“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说这些话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7.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C.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28.1989年民主德国宣布开放东西柏林边界,民主德国边防兵把一个小孩抱到柏林墙上,让他看一眼西柏林市景,这反映了 A.两个德国出现 B.两德统一在望 C.两极格局形成 D.美苏“冷战结束” 29.当今世界,欧盟已成为国际舞台上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下列关于欧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初 B.冷战结束为其成立提供了机遇 C.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发展 D.欧盟已建立起由其控制的单极世界格局 30.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积极开展外交工作,取得了辉煌成就,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B.20世纪70年代与日本、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C.通过控制联合国确立了中国在国际政治格局中的支配地位 D.在上海成功举办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5分,共55分。 31.(14分)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法的界定十分模糊,倒是皇帝圣旨、朝廷法令、祖宗遗训更具威力。因为法自君出,皇帝“钦定”法律,皇权置于法律之上,法律对皇权约束作用微乎其微。法律遇到开明皇帝有些用,一遇昏庸暴君,无法无天,所谓“人亡政息”。 (1)材料一反映的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 (2)材料二选自哪一法律文件? (2分)它有什么意义?(2分) 材料三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3)你如何理解“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2分)“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2分) 材料四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成就有哪些?(4分) 32.(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诞生的美利坚合众国是13个邦国之间的联盟。国家无权制定统一关税,不掌握军队,没有统一的宪法。各邦拥有独立的内政外交权力,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各邦之间互设关卡。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八款规定合众国国会有征兵、发兵、发行纸币、制定工商业政策、建立军队、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决定对外和战、管理对外贸易等权力;第一条第十款规定各州无权自行发行货币、征收关税、保有军队、宣战、媾和、外交等。 (1)依据材料一、二,与邦联制相比联邦制有何变化?(2分)简析联邦制确立的必要性。(2分) 材料三 本宪法所授予的全部立法权,均属于……合众国国会。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众两院可各自反对对方所提法令。 ——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1787年)》 材料四 联邦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行使主要国家权力。各州仍拥有对本州人民直接管理的权力,人民选举国会议员的资格仍由各州来决定。 (2)材料三、四从哪两方面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4分) 材料五 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人民选举产生。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1787年宪法的看法。(4分) 33.(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史上台湾是怎样沦为日本殖民地的?(3分)哪一重大事件结束了这一局面?(3分) 材料二 1958年8月23日傍晚,金门岛上正在举行宴会。忽然,海峡对岸数百门大炮万弹齐发,一时间岛上一片火海……从此以后,两岸炮战不断。数月后,大陆宣布:单日打炮,双日不打炮。再后来,双方只将炮弹打在无人的滩头上,成为象征意义上的“炮战”。到1961年12月改为只打宣传弹,直至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声明,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完全停止对金门的炮击行动,两岸炮战正式结束。 (2)据材料二,归纳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变化趋势。(2分) 材料三 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3)邓小平同志为此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2分) 材料四 2008年11月3日11时58分,陈云林率领的海协会协商代表团抵达台湾,这是1949年后大陆授权团体最高负责人第一次访问台湾。到达台湾后他深情地说:“……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汪辜两位前辈孜孜以求,……终未成愿,如今两位老人已经乘鹤西去,但是他们在九泉之下,如果能够知道我们今天这种场景,一定会非常欣慰。” (4)材料中汪辜两位前辈生前为促进两岸统一做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 材料五 2008年12月15日,海峡两岸“大三通”全面启动,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60年隔海相望不相通,终成记忆。“两岸直航代表的意义就是两岸不再对立,以和解取代冲突”。 “直航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提供新动力”。 大陆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于2008年12月23日晚7时许抵达台北木栅动物园正式安家,这更给两岸关系增添了和平友好的气氛。 (5)材料表明,我国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什么?(2分) 34.(15分)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才真正开始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毛泽东将其概括为什么?(3分) (2)周恩来总理在外交舞台上留下了众多的身影,20世纪50年代,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外交原则和方针分别是什么?(4分) (3)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列举其中三项重大成就。(3分) (4)当今世界格局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新形势下我国的外交目标是什么?(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1、C 2、A 3、B 4、A 5、D 6、C 7、D 8、B 9、A 10、D 11、C 12、C 13、B 14、B 15、D 16、D 17、A 18、B 19、C 20、C 21、D 22、B 23、D 24、B 25、A 26、C 27、D 28、B 29、D 30、C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4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4分,第34题15分,共55分。 31.(1)中国古代的法律是皇帝意志、君主专制统治的体现,是君主制定用以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工具。(2分)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 意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2分) (3)中华民国确立了美国式的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2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落入袁世凯之手,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民主共和徒有虚名。(2分) (4)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制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以宪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分) 32、(1)变化:中央政府的权力扩大,地方政府的权力削弱。(2分)必要性:实行联邦制,能形成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来保护国家利益与主权,维护统治秩序。(2分) (2)立法权的再度分割;各州和联邦政府(中央和地方)间的分权制衡。(4分) (3)建立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稳定;确立了共和政体,维护了民主制度。(4分) 33、(1)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战败,1895年,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割占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3分)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台湾回归祖国。(3分) (2)由战争对抗到结束战争状态,走向缓和。(2分) (3)一国两制。(2分) (4)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举行汪辜会谈,推动了两岸关系的发展。(2分)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2分) 34、(1)“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3分)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分)“求同存异”。(2分) (3)1971年,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分) (4)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分)中国致力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新秩序,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3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