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基础训练
1.《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说明( )
A.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 B.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C.周朝政治文化的僵化 D.周武王统治了八百年
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 )
A.嫡长子继承制 B.父系家长制
C.分封制 D.等级制
3.由于血缘关系的亲疏不同,西周贵族集团形成的宗法等级序列应该是( )
A.周王——卿——诸侯——士
B.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C.周王——诸侯——士——大夫
D.周王——大夫——士——卿
4.对西周宗法制度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分封制是宗法制度在政治制方面的体现
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最大的特点
C.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5.《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 )
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
6.禹的儿子启在禹死后继承了禹的地位,出现“天下为家”的局面不是( )
A.私有制发展的结果 B.阶级对立的产物
C.历史的进步 D.巩固部落联盟的需要
7.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8.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其中的“封建”指的是( )
A.实行分封制 B.进行封建改革
C.实行宗法制 D.任人唯亲
9.西周实行分封制是为了( )
A.防止外族入侵 B.削弱贵族权力 C.排斥异性贵族 D.巩固国家政权
10.周朝分封制下不能得到分封的是( )
A.王族 B.功臣 C.奴隶 D.先代贵族
二、能力提升
11.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回答问题。
⑴上面的示意图反映的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是。
⑵这一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
⑶分析其实质和作用。
12、阅读材料
材料一 (西周) 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摘自《孟子》
材料二 春秋之世,鲁之朝(周)王者二,……而如齐至十有一,如晋至二十。
——摘自(清)顾栋高《春秋大事表》
回答:
(l)材料一中,西周分封制对诸侯做出了什么规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2)材料二揭示了什么重大问题?
(3)综合上述材料,从西周到春秋,周王和诸侯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何在?
答案
一、基础训练
1.A 2.A 3.B 4.B 5.D 6.D 7.B 8.A 9.D 10.C
二、能力提升
11. (1)政治制度:宗法制。 (2)特点:嫡长子继承制。(3)实质: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作用: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12. (l)诸侯要按期朝觐述职,违者要受处罚。周王和诸侯之间是一种君臣关系,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2)春秋时期,王权衰弱,周王不再受诸侯尊重。(3)自西周晚期,周朝统治开始发生重大危机,王权日趋衰弱,逐渐失去对诸侯的控制;而分封制下,诸侯虽然是周王的臣属,但在领地内却是国君,拥有用人、财政、军事等方面的独立性。一些诸侯国趁势坐大,不再服从周王命令。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