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 1.(2007·广东单科·17)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答案】D 2.(2007·广东理基·66)16世纪被认为是世界历史的重大转折时期,其主要依据是( ) A.新航路的开辟使各大洲的联系日益紧密 B.资产阶级代议制度在欧美纷纷建立 C.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改变了世界面貌 D.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答案】A 1.(2011·广东文综·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1)据材料一,古代纪传体史书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到哪些思想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分析布鲁尼的历史撰述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潮流。(6分)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答案一: 选择②(从全球史观分析) 史实依据: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接成一个整体(或“欧洲主导的全球化(世界市场)开始起步);(4分)1900左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4)这位学者的观点具有合理性。因为一方面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件;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所处立场)不同,因此对历史的记载会出现差异。(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1.(2009·广东历史·16)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 ) 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 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 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答案】A 2.(2008·广东历史·18)18世纪,西方人所谓的“乌木”买卖成为英国工业革命重要的资本积累方式……“乌木”是( ) A.在亚洲掠夺的檀香木 B.对非洲黑人的蔑称 C.在殖民地掠夺的煤炭 D.对美洲棉花的反称 【答案】B 3.(2008·广东文基·31)17世纪,国际商业和金融中心是( ) A.阿姆斯特丹??? B.伦敦?? ???? C.威尼斯?? ?? ? ?D.巴黎 【答案】A 4.(2008·广东理基·66)在建立“日不落”殖民帝国过程中,英国于17世纪击败的主要对手是( ) A.法国 B.葡萄牙 C.西班牙 D.荷兰 【答案】D 5.(2012·广东文综历史·38)(25分)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被称为“西班牙胡椒”。到17世纪,欧洲人能够在餐桌上品尝到来自海外的美味,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据《欧洲文化史》等 问题: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考点】新航路开辟、西欧早期殖民扩张 【答案】(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为代表的西欧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殖民贸易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工业革命 1.(2009·广东历史·19)某论文把巴拿马运河开通、印度向英国出口棉花、华工赴美参与修建铁路、法国向俄国输出资本等作为重要证据。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B.美国经济的崛起 C.英国“世界工厂”地位的确立 D.工业革命在欧洲扩散 【答案】A 2.(2009·广东文基·31)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 A. 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答案】A 3.(2007·广东历史·19)下表反映了英国农业人口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年份 1840 1870 1900 1920  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2 14.8 8.4 7.1  A.工业化 B.殖民战争 C.资产阶级革命 D.第一次世界大战 【答案】A 4.(2007·广东文基·30)英国的煤炭消费量从1800年的1000万吨,猛增到1856年的6000万吨。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蒸汽机的推广??? B.相对论的提出 C.内燃机的出现??? D.发电机的发明 【答案】A 5.(2008·广东文基·33)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发明是( ) A.蒸汽机?????? B.轮船?????? C.汽车?????? D.电视机 【答案】C 6.(2007·广东文基·32)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 A.亚非拉地区的工业飞速发展 B.促成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D.世界贸易中心开始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答案】C 7.(2011·广东文综·38)(25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史书多以纪传体编撰而成。“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 ——据(唐)刘知几《史通》 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据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布鲁尼(1369——1444)的《佛罗伦萨史》,不再从上帝创世而是从佛罗伦萨的建城写起;不再记述有关佛罗伦萨建城的神怪传说和奇迹,而是更多地描写佛罗伦萨当时的政治生活。 ——据《西方的历史观念》 材料三: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世界通史教材,对世界近现代史的分期先后出现两种主要做法:①近代史开始于1640年,现代史开始于1917年;②近代史开始于1500年前后,现代史开始于1900年前后。 (3)任选材料三中的一种分期方法,分析其史实依据。(8分) (4)有学者认为,历史不仅是指过去的事实本身,也是指人们对往事的记录。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3分) 【参考答案】 答案一: 选择②(从全球史观分析) 史实依据:1500年左右新航路的开辟结束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状态,各地文明开始交融,日益连接成一个整体(或“欧洲主导的全球化(世界市场)开始起步);(4分)1900左右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分) (4)这位学者的观点具有合理性。因为一方面历史指的是过去发生的所有事件;另一方面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所处立场)不同,因此对历史的记载会出现差异。(3分。考生言之有理,皆可得分) 8.(2010年广东文综,39)(2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18、世纪,英国的纺织业靠着差不多100℅关税的保护,避免了廉价的印度纺织品的进口冲击。直到成为全世界生产效率最高的国家,英国才拆掉这些壁垒。即使在19世纪末自由贸易的鼎盛期,印度作为英国殖民地,仍然是自由贸易的禁区,多种工业品的市场基本上只准英国人插足。 材料二: 1820~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 年份 国别 1820 1875 1913 1926 1931 1952 1965 1985  英国 45~55 0 0 4 17 17 6 1.7  美国 34~45 40~50 33 20 53 9 6.7 3.5  ——据(美)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等 (1)根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判断在英国是“自由贸易成就了工业革命”还是“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并说明理由。(8分) 【答案】(1)工业革命成就了自由贸易。(2分)在贸易保护政策下英国完成工业革命;(3分)经过工业革命,英国的竞争力增强,采取贸易自由政策。(3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