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 1.(2009·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追求和平始终是我们心中一个不灭的梦想,只有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努力创造出一个和平的环境,人类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 战争“是在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 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 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 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他的暗影大概也懵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请回答: (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历史史实进行解释。(6分) (2)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世作用?(4分) 【答案】(1)战前4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2)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1.(2012·山东文综·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10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形势 【答案】本题属于观点型开放性题目,在提炼观点基础上分析论证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观点:维护和平不仅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史实可以选择: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 2.(2008·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1分)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4分)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5分) 【答案】(1)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4分) (2)联合国成员国多;(1分)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2分)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 1.(2011·山东文综·35)(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下列材料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一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丘吉尔在本卷中探求了二战的起源,他为本卷定下的主题是:“英语民族如何由于他们的不明智,麻痹大意和好心肠而听任恶人重新武装。” 材料二 西班牙内战期间,丘吉尔说:“即使德国继续支持叛军一方,苏联以金钱供给政府一方,我们仍然要采取中立态度。”“我确信,严格遵守中立……是目前唯一正确和安全的办法”。 (1)材料中的“中立”是不是英国的一种“好心肠”?它对英国来说是不是“安全”办法?分别说明理由。(6分) (2)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史料,使用时应注意什么问题?(4分) 【考点】二战的背景(绥靖政策) 【答案】(1)不是“好心肠”:英国是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换取自身的安全。(2分) 不是“安全的”办法:“中立”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国在二战中遭到 了德国的侵略。(4分) 2)回忆录具有主观性;要注意用其他史料加以印证。(4分,每点2分) 2.(2009·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彩虹是各不相同的颜色组成的,但它们汇集在一起,就成了一条绚丽夺目的彩带。我们的国家也是如此。我们有不同的习惯、哲学和生活方式。……我们的理想是可以汇成一个和谐的整体的……当我们结束这历史性的聚会,我们定能在世界的天空上看到那条希望的彩虹。 ——德黑兰会议期间罗斯福在丘吉尔生日宴会上的演讲 (1)结合德黑兰会议的背景,说明材料中“彩虹”的寓意是什么。(2分)“我们”有什么共同的“理想”(2分) (2)为了看到“希望的彩虹”,会后盟军在欧洲发动了哪一重大军事行动?(2分)这一行动有何意义?(4分) 【答案】(1)寓意:合作。共同理想:打败法西斯,实现世界和平。 (2)军事行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或“诺曼底登陆”)。 意义:使德军陷于两线作战的被动局面;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若回答“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鼓舞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等也可得分)。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1.(2012·山东文综·37)(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人们对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撇开经济进步而单纯依靠军事力量换来的和平是短暂的,而且也是徒劳的。 ——保罗·肯尼迪《联合国过去与未来》 结合一战后和二战后西欧的相关史实,写一篇历史短文,谈谈你对材料所述主张的认识。(10分) 要求:①主题明确,观点合理;②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条理清晰,合乎逻辑。 【考点】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形势 【答案】本题属于观点型开放性题目,在提炼观点基础上分析论证即可。参考答案如下: 观点:维护和平不仅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的基础上,更离不开经济的发展。 史实可以选择: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为了维持超级大国的地位,与美国争霸,他注重发展苏联的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在他任内,苏联的军事实力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但是军备竞赛又导致经济负担不断增长。1975年以后,苏联的经济增长率逐年下降,经济发展进入停滞时期。1991年苏联解体。 2.(2008·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国际联盟和联合国分别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但国际联盟就普遍性、广泛性来说,远不能与联合国相比。 (1)两大国际组织的建立反映了世界人民的什么共同追求?(1分)两大国际组织建立的基础有何不同?(4分) (2)从成员国构成的角度,说明联合国为何更具“普遍性、广泛性”。(5分) 【答案】(1)和平与安全;国际联盟建立在帝国主义战争的基础上,联合国建立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上。(4分) (2)联合国成员国多;(1分)世界主要大国都参加了联合国;(2分)国际联盟主要被少数西方大国所控制,在联合国中广大发展中国家成为一支越来越重要的力量。(2分) 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 1.(2010·山东文综·35)(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图16为1950~1980年美国军费开支变化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导致A阶段军费上升的主要历史事件是什么?B阶段军费下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分) (2)中美关系在A、B两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答案】(1)主要事件:朝鲜战争。 原因:70年代经济危机,国力下降;实行全球战略收缩。 (2)A阶段: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中美对抗。 B阶段:中美逐渐结束对抗,走向缓和。(若有不同表述,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1. (2007·山东文综·35)(10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战争造成的灾难有目共睹,但不同时代、不同人对战争有不同的思考和主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战争不仅仅是一种实际上的必要。它也是一种理论上的必要,一种逻辑的要求。国家这一概念意味着战争的概念……” ——《大国崛起》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主题?(3分) (2)结合二战后西欧国家团结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史实说明材料二所宣扬的观点是错误的。(7分) 【答案】(1)反对战争。向往和平 (2) 二战后。西欧国家先后建立了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共 体。欧盟。发行统一货币欧元。这种团结合作的一体化方式极大促进了西欧各国经济的发展和国 际地位的提高。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