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探究》2013年高三历史精选试题专项限时突破: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科技与文学艺术综合检测
第I卷(选择题)
1.在一次公开课教学中,有这样一道题:谈谈你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某学生答题要点如下,你认为不准确的是
A.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B. 春秋时期,分封制瓦解,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C. 唐朝统治者运用中央机构的权力制衡来维护自己的专制“统治”
D. 内阁的设置实质上恢复了丞相的职权,是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重要内容
2.某中学开展“古代中国政治”为题的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下列论文题目,其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A.《浅谈秦始皇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试论内外朝格局的形成与皇权的加强》
C.《三省六部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
D.《简析清代皇权与相权的关系》
3..“内阁之职,同于古相也者,以其主票拟也。(票拟即内阁代皇帝批答臣僚章奏,先将拟定之辞书写于票签,附本进呈皇帝裁决。)”内阁之职同于古相的理由是二者
A.都是法定最高行政长官 B.都拥有凌驾百官之上的地位
C.都对皇权起制衡作用 D.都有可能参与国家最高决策
4.某小组在对占代中斟一朝代开展研究性学习时曾搜集到以下一条重要史料:“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该小组所研究的朝代
A.打破了长期实行的世卿世禄制度
B.开始采取分割相权的方式加强皇权
C.以内阁制为载体的代议制形成
D.儒学思想已逐渐趋于僵化
5.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6.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模式曾经使中国引领世界文明达2000年之久,这其中必然有它的合理性因素,这些合理因素包括①强化了国家和民族认同感②统治者把社会的和谐、稳定作为重要的目标追求③服从意识有利于增强对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执行力④面对灾难中央政府有全国性的应急处理能力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铁券”(右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
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这种现象
A.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
B.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
C.说明君主专制开始确立
D.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8.《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晚唐诗人杜牧借历史典故暗讽唐朝统治者耽于声色,不思进取。该历史典故出于右图所示哪个政权?
9.近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但有些电视剧常常出现违背历史真实的镜头。下列剧情有违历史史实的是
? ①《汉武大帝》中刺史多次弹劾地方官吏?
? ②《大宋提刑官》中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
? ③《康熙大帝》中军机大臣跪奏笔录?
??④《台湾1895》中的李鸿章说出“八国联军刚刚火烧了圆明园”的台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
10.从秦朝到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影响了中国近2000多年。你认为下列中的一项制度最能体现“皇权下的民主”的是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西汉中朝制度
C.唐朝三省六部制 D.清朝军机处
11.下面四幅中国历史上关于地方权力与中央集权的消长图,正确的是
12.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①太尉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军机大臣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13.主父偃曾上书汉武帝说,“今诸侯或连城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导致这一现象的出现和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分别是( )
A.郡县制、设置中朝????????????? B.郡国并行制、“推恩令”
C.郡国并行制、“封异姓王”??????? D.郡县制、设刺史
14.以下帝王按照其生活年代从早到晚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刘秀 ②刘邦 ③刘备 ④刘彻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①③ D.②③④①
15.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科举制代替察举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16.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了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篡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只有唐太宗的说法与史实相符 B.都与史实不符合
C.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D.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17.下列历史论文的标题中,出现明显科学性错误的一项是( )
A.《浅议我国世袭制度的创立者——黄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谈谈清雍正帝与军机处的设置》
18.《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强化 B.皇权的独尊
C.等级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19.十二届全国人大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强调:做好新形势下的政府工作,必须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和建设。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中央政府行政机构的是
①皇帝 ②元朝行中书省 ③明朝内阁 ④军机处
A.①④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20.毛泽东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个“制”指
A. 禅让制 B. 宗法制 C. 中央集权制 D. 世袭制
21.《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的是
A.封建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 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
22.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与这种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西周的宗法制 B.秦汉的郡县制 C.隋唐的科举制 D.明清的内阁制
23.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4.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唐、明 D.秦、元、清
25.“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朝皇帝?”此语讽刺的可能是( )
A.九品中正制 B.察举制 C.世卿世禄制 D.八股取士
第II卷(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一 中国古代三省六部制图二 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图三 现代英国议会下院在召开会议图四 近代美国政治权力结构示意图
材料二 “古代希腊的民主与今天西方的民主不能完全相提并论。公民大会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奴隶制社会。” ──许海山主编《欧洲历史》
材料三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代议制的产生、发展,反映了社会分工日益专门化和国家事务日益复杂化的客观需要。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哪一个统治阶级,只要实行民主政治,都普遍采取代议制的形式,只是具体方式有所不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国家立法机关,独立行使立法权,并与其他两权即司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制约与平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图一和图二体现的决策方式有何不同?(4分)图三和图四体现所在国家的政体分别是什么?(4分)
(2)图一和图四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2分)其本质上的区别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希腊和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制度在民主形式上的不同。(4分)
27.仔细阅读下列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夏商周三代的国家事务中已有监察的因素或监察的活动。春秋战国时的御史
已兼有监察的使命,但这个时期尚未产生专职的监察机构。秦创建御史大夫为中央监察机
构,在地方设置监郡御史。汉承秦制,在中央设御史府的同时,地方设立十三部刺史.监察
地方长吏。魏晋南北朝,中央御史台直接受命于皇帝,机构初步统一,监察权扩大,自王太
子以下无所不纠。隋设御史台、司隶台、竭者台,分别负责内外监察。唐在御史台下设台院、
殿院、察院,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地方则分十道[后增至十五道)监察区,形成比较严密的
监察网。宋代,中央沿袭唐制,御史台仍设三院,地方设监司和通判,直属皇帝。元朝,地方
设行御史台,统辖二十二道监察区,还制定了一整套监察法规。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地
方设十三道巡按御史和各省提刑按察司。清朝,地方监察沿用明制。
材料二:宋代明确规定,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任御史之职,按规定,御史有“闻风弹人”
之权,每月必须向上奏事一次,称“月课”,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
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点。(5分)
(2)材料二中,宋代对担任监察官员的资格有何要求(不得照抄原文)?根据你的理解,“月课”、“辱台钱”可能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4分)
试卷答案
1.D2.D3.D4.D5.D6.A7.B8.C9.C10.C11.C12.C13.B14.C15.B
16.D17.A18.B19.D20.C21.A22.A23.C24.C25.D
26.(1)决策方式:图一:专制(或集权)(2分) 图二:民主(2分)。
政体:图三:君主立宪制(2分) 图四:民主共和制(2分)。
(2)形式上的共性:权力的制约与平衡。(2分)
本质区别:图一:封建专制统治(2分); 图四: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2分)。
(3)民主形式:古希腊:直接民主(2分); 近代西方:间接民主(2分)。
27.(1) 特点: 监察制度随着皇权的不断加强而发展、 完善; 监察组织严密、 独立, 从中央到地方逐渐形成系统 (或监察机构基本上从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 从中央到地方都有专门机构和职官,自成体系) 监察官员由中央任免, 受中央监察机构直接统领, 有相对的独立性 (5 分)
(2)资格要求: 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 (或从政经验)(2 分)不良后果: 往往会导致御史滥用职权(2 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