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近代史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2012年1月九江市一模25题)1926年《北洋画报》曾刊登出《中国人之福耶祸耶?》的漫画。漫画中最大的特征为“女爱日本玩具”、“子去美国学习”、“母用法国饰品”、“父吃英国烟酒”。对漫画解读正确的是
A.当时中国普通民众生活水平大为提高 B.漫画主要讽刺的是当时的媚外现象
C.当时中国成为西方的头号海外市场 D.西化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2.(厦门双十中学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19题)下列各项,描述1947年下半年情况的是(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C.“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D.“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右边文字内容创作的背景是( )
A. 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兴起
B. 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
C. 工农武装割据如火如荼
D.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4.有人说20世纪初中国的革命,主要是按照卢梭主义来搞的一场政治大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成果是( )
A.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B.推翻袁世凯独裁统治
C.国民革命取得胜利
D.马克思主义开始传播
5.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
A.八路军 B.新四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6.(2011年1月东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10题)2009年12月9日,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功试运行,列车时速高达394公里,创造两车重联情况下的世界高速铁路最高运营速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的火车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 ②带来了一些城镇的兴衰
③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④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下图是中国1940~1947年报刊上“民主”出现频率统计图。对此图理解正确的是
①1940—1944年是以抗日为重任,“民主”出现频率不高
②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民主”出现频率较高
③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民众热议“民主”
④1947年内战,“民主”频率下降
A.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8.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是( )
9.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服多伦,打败日伪军的是( )
A.蔡廷锴、蒋光鼐 B.爱德馨、张自忠
C.宋哲元、杨虎城 D.冯玉祥、吉鸿昌
10.(2011年11月广东六校联考14题)“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这是对下面哪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
A.维新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2012年2月济南月考17题)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给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朱熹笔下的孔子
C.陈独秀笔下的孔子?????????????D.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12.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到:“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须经历一番痛苦,必须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能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抗拒这个潮流。”这些文字发表的背景是( )。
A. 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 十月革命 D.五四运动
13.(2010年11月南安一中高三期中考29题)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14.进入近现代社会之后,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①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②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
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5.科学家竺可祯写了60年日记,20世纪的重大事件多有记载,其中关于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记载是( )
A.国民党中央官吏今日下午离开沈阳,解放军即入城
B.国民党军放弃徐州
C.解放军入北京城
D.解放军三千人在江阴渡江
二、非选择题
16.(2011年10月淮安联考28题)(15分) 近代中国就是一部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封建专制、追求民主进步的历史。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特点是由什么决定的?(2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与义和团运动在上述两方面的表现(4分)
(2)新文化运动与辛亥革命在反封建专制方面侧重点有何不同?(2分)辛亥革命为追求民主进步做出了哪些贡献?(3分)
(3)五四运动与国民革命运动的共同任务是什么?(2分)分析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取得胜利的共同原因。(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 图2
材料二 八国联军发行的政治明信片——《向中国开战》
图3
材料三 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表示)“然实则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义和团》(三)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图1、图2分别反映了近代中国哪一历史事件?二者之间有什么具体关联?
(2)材料二、三反映了西方国家的心态有何变化?请你以图1和图3所示事件为例,说明“中国群众……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中国近代史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2.C??????3.D??????4.A??????
解析:卢梭主张推翻君主专制,主张通过社会契约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出人民主权说;20世纪初与卢梭的这一主张相适应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其主要成果是推翻了清朝的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5.B??????
解析:此题关键在于读取材料信息,“扬子江”“敌后”是指在长江淮河一带的敌后根据地与敌进行英勇斗争的应是新四军。八路军活动在北方地区,黄河流域,义勇军和抗日联军活动主要在东北。
6.A??????7.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图片数据变化,可知四项分析均符合史实。故全部正确。
8.D??????
解析:《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9.D??????
解析:识记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是由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和共产党员吉鸿昌合作组建的。
10.B??????11.D??????12.C??????
解析:《庶民的胜利》介绍的是俄国的十月革命。
13.A??????1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教材内容即可得出答案。
15.B??????
解析:A项沈阳应该是辽沈战役;C项应该是平津战役;D项是渡江战役;选B项。
二、非选择题
16.(1)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2分)太:重点是反封建专制,同时也反外来侵略,无追求民主进步。义:只反外来侵略,并无反封建专制。(4分)(2)不同:新:思想文化领域。辛:政治领域。(2分)贡献: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颁布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3)共同任务:反帝反封建。(2分)共同原因:中共正确领导,人民大力支持(其他言之成理也可)。(2分)
17.(1)图1:甲午中日战争;图2: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关联:在甲午战争中获胜的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2)变化:材料二认为中国软弱可欺,不堪一击,中国将很快成为其殖民地;材料三则认为中国人民富有民族精神,坚决捍卫民族尊严,西方不可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言之成理即可)举例:中日甲午战争时期,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与日军英勇作战,邓世昌等将士英勇牺牲;邱逢甲、徐骧、刘永福等率领台湾军民掀起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北京、天津、河北一带的义和团战士英勇抵抗,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