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效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新课标历史)二轮专题检测(含解析):中国近代思想、科技、文化史 专题训练 一、选择题 1.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思想成长历程是( )。 ①“政权是从枪杆子中取得的” ②“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 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④“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2.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毛泽东正式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以下对新民民主革命理解不正确的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终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之间的过渡阶段 B.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新民主主义革命不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五四运动、国民大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发生的中重大历史事件 3.(2011年4月北京石景山一模16题)关于毛泽东思想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②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 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2011年9月武汉市新起点调研2题)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写道:“所有文明都通过贸易和外来者的激励作用得到了丰富。”以下历史现象支持上述观点的是( ) A.希腊民主政治的形成 B.罗马万民法的出现 C.隋唐科举制度的建立 D.晚清新思潮的萌发 5.蔡元培曾撰写过这样一副挽联:“是中国自由神,三民无权,推翻历时数千年专制之局;愿吾侪后死者,齐心协力,完成先生一二件未竟之功。”他悼念的是( ) A.康有为 B.袁世凯 C.孙中山 D.陈独秀 6.(2011年3月安徽“江南十校”一模17题)“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该思想属于( ) A.洋务派 B.革命派 C.维新派 D.顽固派 7.(2010年12月辽宁铁岭高三六校联考21题)民国1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生前大力提倡“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南京国民政府将植树节从清明改为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改革开放后,共和国也以此日为植树节。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主要体现的是(  )  A.民本主义思想 B.民族主义思想 C.民权主义思想 D.民生主义思想 8.十月革命前,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 )。 ①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马克思主义,反对改良主义 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839年的《澳门新闻报》曾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 求,至今仍不知西洋。只有林(则徐)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材料中“林总督行事”指 的是( )。 A.主持虎门销烟 B.领导三元里抗英斗争 C.编译《四洲志》 D.写作《海国图志》 10.(2010年12月南京师大附中高三阶段考19题)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创办于19世纪末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D.都彻底批判封建思想观念 11.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包括 ①实事求是 ②群众路线 ③改革开放 ④独立自主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12.某班同学在学校网站上做了一个有关毛泽东的网页,如果在“毛泽东思想研究”栏目下再增加一个相关链接,则链接项“X”里应该是  A.新三民主义 B.新民主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2012年1月潍坊市期末24题)1939年冬。毛泽东指出:“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这样两个伟大的革命到达彻底的完成,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是没有任何一个别的政党能够担负的。”材料中毛泽东 A.提出了中国革命的目标 B.提出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起的策略 C.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的领导地位 D.强调了中国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作用 14.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一文中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为此而发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功绩是 A.推翻了封建专制政体 B .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C.推动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 15.鸦片战争后,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由研究科学技术进而转向研究民主政治学说。下列言论能够反映这一转变的是( ) A.“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B.“采西学,制洋器” C.“夫自由之义,孔门已先倡之矣” D.“敢以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二、非选择题 16.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清朝爱国官员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关注时局,探索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追求民主共和、提倡民主和科学、接受马克思主义;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不断探求强国之路。这是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据此回答:(15分) (1)“师夷长技以制夷”出自哪本著作?主张维新变法的代表人物是谁?(3分) (2)为“追求民主共和”,孙中山领导了什么革命?这次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3分) (3)“提倡民主和科学”是哪一运动的核心内容?宣传这一思想的主要刊物是什么?(4分) (4)最早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是谁?写出一篇他发表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3分) (5)由此,你得到了什么启示?(2分) 17.阅读相关材料: 材料一 “人何以尊于禽兽!人有法律,而禽兽无之也”……“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有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于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二 “民国主权属于国民之全体”,“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 ——《孙中山全集》 材料三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 请回答问题: (1)结合所学知识,举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以法制取代专制实践的一例。 (2)指出制定材料三文件的机构。 (3) 概括材料一、二的共同法制观念。据上述材料,指出近现代中国法制建设的进步。 中国近代思想、科技、文化史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解析:①是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的;②是毛泽东在领导湖南工农运动期间提出的;③是毛泽东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④属于建国后,毛泽东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C?????? 解析:本题考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提出。指出中国两半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中国的民主革命已经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得出结论需要对各选项作认真阅读,C项较容易被选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仍然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存在和发展。 3.D?????? 解析:本题考查毛泽东思想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影响,属于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范畴。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故①②③④都能入选,选D。 4.D?????? 解析:分析材料布罗代尔认为,文明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贸易和外来者的刺激,A、B、C三项都不具备贸易或者外来者的刺激这样的条件,故可以排除。只有晚清新思潮受到西方先进文明的影响和冲击,本题选D项。 5.C?????? 解析:仔细阅读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自由神”“三民”“推翻专制”等信息,表明蔡元培悼念的是孙中山。 6.C?????? 解析:材料中作者认为:国家主权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联系所学,这一思想应属于资产阶级维新派。查找相关资料这一观点是严复的思想。 7.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孙中山关心植树造林”,体现了为子孙后代造福的经济思想故应该是指民生主义。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D 8.C?????? 解析: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并取得胜利。受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中国的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最早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了社会主义大旗。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由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转变为宣传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想。 9.C?????? 解析:材料反映“中国官府”的封闭自大,而林则徐做其他官员“相反”的事,即打破封闭心态,设法去了解西方。 10.C?????? 解析:考查对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了解。《时务报》、《国闻报》、《民报》分别为维新派、革命派宣传西方民主政治思想的刊物,选择C项。《民报》创办于20世纪、《时务报》、《国闻报》宣传君主立宪思想,对封建思想未彻底批判,排除ABD三项。 11.C??????12.B??????13.C??????14.D?????? 解析:根据题意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功绩。推翻封建专制政体是辛亥革命的主要功绩,故A错。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五四爱国运运的主要功绩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文化运动仅为其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故B错。辛亥革命促进了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而且引文材料强调从思想上反对专制,维护民主,故C错。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中的延续;它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专制主义以空前沉重的打击,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对促进中国人民、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觉醒起了巨大的作用,是一场伟大的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运动。 15.C?????? 解析:近代中国为了挽救中华民族危机,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从浅入深、由表入里,经历洋务派、维新派、革命派和资产阶级激进派的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本题问题是由器物到制度的转变,A、B、C、D四项中哪一项能体现维新派的思想主张。A项为太平天国运动前期的主张,与题意不相符;B项属于器物层次,洋务派的主张,不符合题意;C项是维新派的主张,康有为的维新思想特点是托古改制,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说相结合,“自由”、“孔门已先倡之矣”体现出这一特点,为正确选项;D项反映革命派的思想主张,民主共和。 二、非选择题 16.(1)①《海国图志》;(1分)②康有为(或:梁启超)。(2分) (2)①辛亥革命;(1分)②三民主义。(2分) (3)①新文化运动;(2分)②《新青年》。(2分) (4)①李大钊;(2分)②《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或:《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1分) (5)此答案为开放式,考生可以从以下几点来解答:①从学习西方的进程方面;②从先进的中国人探索精神方面;③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方面等。(2分) 17.(1) 实践: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3)观念:主权在民;依法治国。材料一、二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制,要求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或共和制,人民享有一定的民主权利;材料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法制,它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人民群众享有更充分的民主权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