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查知识点
基础
中档
稍难
文学的主要成就
1 4
2 3
5 16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6 9
7 8
15 17
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
10
11 12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3
14
18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如图,比较下面两部著名文学作品,对其共性表述正确的是
A.二者在创作风格上都体现出相互交融
B.都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秩序的不满
C.都描绘了新阶级变动引发的社会变化
D.都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2.元旦期间,高三某文科班举办一场朗诵会,朗诵的作品主要有《西风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据此你认为这些朗诵作品的风格是
A. 古典主义风格
B.浪漫主义风格
C.现实主义风格
D.现代主义风格
【答案】B
【解析】题干中《西风颂》《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都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
3.学校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讲题包括:歌德的诗
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由钢琴家表
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答案】C
【解析】拜伦、雨果等作家都是浪漫主义的代表。
4.恩格斯说:“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化为竞争中的蓄意刁难和嫉妒。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刀剑成了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语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恩格斯所述的现实与下列哪一类文学的产生密切相关
A、浪漫主义文学
B、现实主义文学
C、现代主义文学
D、社会主义文学
5.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说:“……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
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
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种文学流派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 D.印象画派
【答案】B
【解析】直面现实,深刻揭露社会黑暗和丑恶现象的文学流派是现实主义,材料表达的观点符合这一派别。
6.“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答案】B
【解析】从题中“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是指现代主义立体派绘画,B项符合。
7.近看一塌糊涂,远看栩栩如生,非有大天才真功力者不能也。”看上去乱七
八糟、随心所欲的每一个色点,都是经过科学的、精密的计算,所以每一名画家都是科
学家或者数学家。这种表现技法当属
A.古典派 B.荒诞派 C.印象派 D.现代派
8.19世纪中前期,对欧洲来说,是疾风暴雨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的时代。革
命或改革相继成功后的欧洲各国并没有出现一些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人们对日益尖锐
的社会矛盾与危机感到失望与不满。由此文学艺术领域兴起的流派,其代表作有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9.法国批评家加米尔·莫克奈在评价某画派时说:“过去了一个世纪,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而是伟大艺术智慧的结晶。”加米尔·莫克奈所评价的这个画派最有可能是
A.浪漫主义 B.印象主义 C.现实主义 D.新古典主义
【答案】B
【解析】本题难度低,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我们现在就很难理解为什么这种外观速写化跟轻率从事风马牛不相及,可知是印象主义,选项B符合题意。
10.贝多芬用人们难以忘怀的音调全力颂扬“人有权决定自身命运”这一时代信念。据此判断贝多芬音乐的主旋律是
A. 古典主义的悲剧情结
B. 文艺复兴的人文关怀
C. 现代主义的批判意识
D. 启蒙时代的理性精神
11.该派音乐是客观的,强调捕捉人对外部世界的瞬间印象,在创作方法上不以
旋律为中心,在配器上力图纤细精致,追求音乐中丰富的明暗层次和浓淡色彩,在朦胧
躁动的音色中表现物体或事物的气氛和情调。”该派音乐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海顿 B.莫扎特 C.贝多芬 D.德彪西
【答案】D
【解析】德彪西是印象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印象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绘画一样,追求的是一种朦胧的效果,让人体会到一种朦胧、飘逸、空幻、幽静的意境。
12.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又译甲壳虫乐队)在20世纪60年代引领了轰轰烈烈的、被美国称为“英国入侵(British Invasion)”的音乐文化浪潮。该乐队擅长的音乐类型是( )
A.民族音乐
B.浪漫主义音乐
C.摇滚音乐
D.后现代主义音乐
13.头戴一顶大礼帽,脚蹬一双尖头鞋,鼻子下留着一撮小胡子,紧绷的上衣与肥大的裤子别扭地穿在身上,手里握着一个手杖,鸭子般的出现在银幕上,这是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造型。当时的世界电影应属于( )
A.彩色电影
B.有声电影
C.多元化艺术电影
D.默片电影
【答案】D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卓别林的典型形象,卓别林时代电影尚处于默片时代。
14.一位同学的研究性学习报告中,有以下几个小标题:“默片时代”、“有声时代”、“黑白时代”、“彩色时代”。该同学的研究课题最有可能是( )
A.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B.互联网的发展历程
C.电影的发展历程
D.电视的发展历程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分析能力。电影从1895年到1927年时默片时代,之后进入有声片时期;1935年世界上第一部彩色电影拍摄成功,故选C。
15.在某些画家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画家对现实生活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中强烈的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这些画家的美术流派应属于(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0分,第18题16分)
16.(14分)古今中外,政府和社会精英对于社会和谐都有过许多思考与实践。
材料一:(洪武元年)诏曰:“耕者验其丁力,计亩给之。使贫者有所资,富者不得兼并。若兼并之徒多占田以为己业,而转令贫民佃种者,罪之。”
——《明会典》卷十七,户部四,田土。
材料二: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他的“大同”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民生主义”主张里。在他看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刘雅丽《略论孙中山的大同思想、道德观与和谐社会》
材料三:狄更斯著名的小说《双城记》,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后的巴黎和伦敦这两座城市为背景,借古喻今,希望为社会矛盾深刻的19世纪英国寻求出路。狄更斯说,不满情绪广泛地存在于英国的社会中,可能由于任何一个很小的原因,一下子变成前所未有的一场可怕的大火。……(2011年8月6日)警察的行动致人死亡,点燃了伦敦的夜空。怒火此起彼伏,蔓延英国多个城市。
——《现代快报》2011年8月14日《伦敦与巴黎骚乱对比》
材料四:当今世界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每一个层面,都日益清晰地表现出整体性、体系性的运动。……与此同时,针对这种新的整体性运动,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反抗。这种反抗既有理性主义的……也有浪漫主义的,如西雅图、热那亚和纽约街头的反全球化抗议活动。本·拉登和“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活动,虽为异数和极端,但本质上也属于这种反体系运动的一部分。
——宿景祥《贫富扩大与全球反抗》
(1)据材料一和所学,分析明朝抑制土地兼并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3分)
(2)在20世纪20年代的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中,就民生方面提出了哪些有利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思想?(2分)你是否赞同材料二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的“民生主义”就是“共产主义”的主张?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3)结合材料三,以狄更斯为代表的文学流派主要关注的问题是什么?(2分)试列举该流派2 个以上的其他代表作品(2分)。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中,主要存在哪些不和谐的问题?(3分)
【答案】
(1)按家庭劳动力多少来分田;重惩兼并者;编定鱼鳞图册。(每点1分,共3分)
(2)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节制资本。(每点1分,共2分)
不赞同。(1分)二者在阶级属性上有着根本上的不同(1 分)。
(3)主要关注深刻的社会矛盾,揭露社会的黑暗。(2分),作品(2分)
(4)恐怖活动猖獗、环境污染、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毒品泛滥、传染病盛行等等。(每回答一个给1分,总分不超出3分)
【解析】本题就社会和谐为命题点,切合社会热点,主要考查学生概括、归纳材料的能力。
17.(10分)阅读下列材料:
图一 这是塞尚的一幅静物画。强烈的黑与白、冷与暖的色彩反差,似乎这一切都是那么“凝固”。塞尚的画强调立体感,被表现的物体虽然故意变形,但有一种独特的生命力。
图二 这是一幅20世纪50年代的作品,它是当时兴起的抽象表现主义代表作之一。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判断两幅画所属的派别。其表现形式各有何特点?(4分)
(2)两幅画反映的美术派别所产生的时代背景各是什么?(4分)
(3)两幅画的艺术派别表现方式有何差异?(2分)
(3)印象画派强烈主张个性抒发,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
18.(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以1930年为例,华纳公司当年赔本800万美元、福斯公司300万、雷电华公司550万。……美国观众到电影院看电影的人次越来越低,从1929年的每周800万人次一下子落到1931年的每周500万人次以下。为了保持平衡,美国各大电影公司不得不裁减人员和少拍影片。
材料二:50年代中期,美国电影业出现危机。……1956年,美国电影观众人次到达最低水平。
材料三: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美国的电影业日趋衰退,甚至有人认为进入了危机阶段。……在60年代到70年代间曾流行一时的汽车电影院,到80年代后期已经有85%关闭了,而仅剩下的南部、西南部和加州地区的这类电影院,也只有在节假日或周末偶尔开放。进入90年代后,美国电影观众的人数比80年代下降了48%左右。
材料四:1992年,斯皮尔伯格动手创作了一部直接用高科技进行创作的巨片《侏罗纪公园》。……他邀请这些工程技术界的朋友们,首先动手设计了一个可以用电脑控制的机器恐龙。这个机器恐龙可以在电脑的控制下进行全方位的运动。……他还利用电脑图像合成技术,“拍摄”出一系列在电影摄影棚内根本无法拍摄的镜头:即后来被称为电脑实验室的镜头。
——以上材料出自鲍玉珩《当代好莱坞》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试分析美国电影出现危机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美国电影业又产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结合课本知识,谈谈电影业方面是如何改进的?(4分)
(3)材料三中再一次指出美国电影业日趋衰退,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4分)
(4)材料四中斯皮尔伯格创作的《侏罗纪公园》又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