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单元测试
1. 1660年4月,英王查理二世在荷兰布列达发表宣言,宣布在内战期间被没收的王党和教会的土地不予变更,停止宗教迫害等。这表明( )
A.君主立宪制在英国得到确立
B.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妥协
C.封建统治秩序在英国得到恢复
D.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有了法律保障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准确理解历史现象的能力。由题干提供的时间、人物及所学知识可知,这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有关。从宣言的内容来看,它保证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取得的革命成果,在保证革命成果的基础上,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同封建势力进行了妥协。
答案:B
2. 下表是1789~1940年法国政体情况变化表。据此可判断此期间法国政局的特点不包括( )
时间(年)
政体情况
1789~1792
波旁王朝
1792~1804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1804~1814
拿破仑帝国
1814~1830
波旁王朝复辟
1830~1848
七月王朝
1848~1852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1852~1870
法兰西第二帝国
1870~1940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A.政权更替频繁,政局动荡不安
B.帝制、共和制几次反复
C.工人阶级的斗争是其得以走向共和制的根本因素
D.共和国确立之路曲折艰辛
解析:法国共和制的建立是进步力量长期斗争的结果,工人阶级的斗争只是其走向共和制的因素之一,并非根本因素。
答案:C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在这里,作者强调的是( )
A.要重视世界文明的统一性
B.从世界文明的整体性阐释历史
C.突出政治史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D.从多个角度理解世界文明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论证和探讨历史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注意对材料的准确解读,“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意味着作者认可文明的多样性,A项错误。“从世界历史的观点看”表明了作者的文明史观。C、D两项虽然也是作者之意,但不是作者侧重的。
答案:B
4. 19世纪中期,许多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在20世纪初,大量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如劳动、方针、政策、理论等迅速传入中国。出现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留学日本人数增多
B.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
C.日本明治维新成效显著
D.日本先于中国接触西学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19世纪中期,中国已经被迫打开国门,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进程,而日本尚未打开国门,所以与西学相关的“日本新词”来自中国。而到了20世纪初,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方的深度和力度均已超过中国,故日本明治维新是导致这一变化出现的根本因素,C项为正确答案。A项是原因之一但不是决定性因素,B项与这一变化无直接关系,D项表述错误,故均可排除。
答案:C
评析:本题考查学生说明和证明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适中。本题需要调动教材主干知识来解答,得分的关键是准确区分决定因素和次要因素。所谓决定因素指的是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起到最重大作用的因素,因此首选当时最重大的政治事件。
5. )普法战争后,法国政治家甘必大指出:“我们现在是在进行一场暗中的战争。欧洲再没有和平,没有自由和进步。”欧洲一位外交官说:“从此欧洲少了一个女管家,来了一个男主人。”这个“男主人”是指(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德国胜利并完成统一成为新兴的强国,法国战败并受到扼制。故“女管家”指法国,“男主人”则是指德国。
答案:C
6. 1863年,一位国家领导人在一场战役阵亡将士公墓落成仪式上发表演说时说:“87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条大路上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这个国家以自由为理想,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这位国家领导人最有可能是( )
A.华盛顿 B.林肯
C.俾斯麦 D.加富尔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1863年”“87年前”“建立起一个崭新的国家”等关键信息可知,这位国家领导人应是美国总统林肯。1776年,英属北美殖民地正式宣布独立。故选B。
答案:B
7. 1871年4月,《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恩格斯认为:“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
A.19世纪末德国工人活动以武装起义为主
B.19世纪末工人阶级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
C.工人阶级可以利用议会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
D.资产阶级政府限制工人政党的民主权利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正确解读信息的能力。19世纪末欧洲工人运动以有组织的、和平的斗争为主,并非以武装起义为主。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8. 率领英国人反对路易十四欧洲大陆霸权的英国国王威廉一世死后约20年,英国一家报纸指出:“欧洲大陆的和平对以贸易为主的岛国的繁荣极为重要,因此应当由某个英国部门自行长期负责加以维护,并在和平遭到破坏或干扰时设法予以恢复。”这体现的“英国政治最具创见的、最持久的”原则是( )
A.维护欧洲大陆均势
B.维护世界殖民霸权
C.“不干涉”的和平外交
D.保持长期中立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英国外交政策的认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综合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考查要求。英国长期以来奉行欧洲大陆势力均衡政策。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反对路易十四欧洲大陆霸权”“欧洲大陆的和平”及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为了维护其霸主地位,依靠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使欧洲大陆的列强彼此牵制和相互争夺,防止一国称霸欧洲。
答案:A
9. 欧文在《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中指出:“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材料中的思想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B.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无知”“贫穷”“丑恶制度”“理想的社会制度”等信息可知,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已经认识到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妙设想。
答案:A
10.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里“三种主要思潮”指的是( )
A.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
C.人文主义、理性主义、自由主义
D.人文主义、理性主义、唯物辩证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是指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德国的古典哲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答案:B
11. 下表是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以下对该表的解读,不符合历史实际的是( )
时间
重大历史事件
1765年
工业革命开始
1785年
瓦特改良蒸汽机
19世纪三四十年代
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1848年前后
马克思主义诞生
1848年
欧美工业革命基本完成
1870年前后
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1871年
巴黎公社革命
A.资本主义尚处于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
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
C.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运动
D.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
解析:从表中信息可看出此时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时期,巴黎公社革命的失败证明当时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还不具备,18~19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运动得到了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答案:C
12. 下列关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使社会主义运动有了理论指导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推动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经济动力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国际联合
D.巴黎公社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的
解析:本题考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巴黎公社不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但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13. 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上先后发生了巴黎公社革命和俄国十月革命。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都打碎了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了新的无产阶级国家机器
B.都剥夺了资本家的资本,体现出无产阶级专政的特点
C.都是在革命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发生的
D.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考试大纲》中“巴黎公社”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两个重要考点。它们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都不具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说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时机。故选C。
答案:C
14.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下列关于恩格斯的这句话,说法正确的是( )
①“已有的思想材料”指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德国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②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阶级基础 ③“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努力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③
解析:由“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可知其强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思想条件,①正确;由“物质的经济的事实”可知其强调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济根源,③正确;材料没有体现②④,故选D。
答案:D
15. 在一场革命中有人大声疾呼:“公民们,拿起武器来!现在的问题是胜利还是陷入凡尔赛反动分子和教士们的毒手,这些穷凶极恶的家伙已经拿定主意……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这场革命爆发的最主要原因在于( )
A.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
B.资本主义经济高度发展
C.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阶级矛盾尖锐
D.法国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和正确领导
解析:由“凡尔赛反动分子”可知这场革命是巴黎公社,“要我们支付他们卖国的代价”可以得出民族矛盾激化而引发阶级矛盾尖锐的结论。
答案: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832年议会改革前的英国议会代表制……许多原来的城市虽然已变成杳无人烟的荒村,从而被称为“衰败的市镇”,但仍有权选派代表出席会议!而新兴的工业城市虽人烟稠密,却没有取得选区的地位,无权派代表参加会议。……另一方面剥夺了新兴城市的居民的选举权。
——《英国史讲义》
材料二:如果我们耐心考察一下英国政体的组成部分,就会发现它们是……两种暴政的残余。
第一,由国王所体现的君主政体暴政的残余。
第二,由上议院所体现的贵族政治暴政的残余。
第三,由下议院所体现的新的共和政体的成分;而英国的自由便是以下议院的效能为基础的。
——《潘恩选集》
材料三:1832年6月,议会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经国王批准。……56个人口不到2000人的选区被取消,31个有2000~4000人的选区各减少1个议员席位。余出的143个议席中,各大新兴工业城市得到65个,……在选民资格方面,城市居民年收入房租或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者有选举权;农村中年收入10镑以上的土地所有者和年收入50镑以上的租地经营者享有选举权。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四:1838年在曼彻斯特成立了“反谷物法同盟”,并吸引了不少工人群众参加其活动。1846年,国会在社会压力下终于废除《谷物法》,3年后又废除了实行近两个世纪的《航海条例》,贸易自由代替了保护主义。1846~1849年英国取消了大约200种商品的进口税。这些政策大大帮助了英国工业品的出口并使原料和粮食进口增加,价格下降,促进了英国工业的更大发展。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832年前英国议会制度的主要弊端。(6分)
(2)依据材料三,指出1832年改革后英国议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最主要说明了什么?指出其仍存在的不足。(5分)
(3)依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40年代英国废除《谷物法》和《航海条例》的主要原因。它们的被废除说明了什么?(5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英国议会改革和工业发展关系的认识。(4分)
答案:(1)弊端:选区分布不合理(或议会代表名额分配不合理),新兴工业城市居民无选举权;上议院的权力依然被贵族把持(或存在暴政残余)。
(2)变化:调整选区,重分议席;增加新兴工业城市议席;以财产收入作为获得选举权的主要依据。说明:工业资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上升。不足:选民资格仍有财产限制。
(3)原因: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分享国家政权;工人群众的支持。说明:贸易自由主义确立起来。
(4)认识:工业的发展促进了英国议会的民主化;议会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又促进了工业的更大发展。
17 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并在世界广泛传播。但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人类发展进程的唯一选择。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变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一直到遇到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从事物的性质来说,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为了实现“以权力约束权力”,孟德斯鸠提出了什么学说?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4分)
材料二:(见下边漫画图)
(2)漫画所反映的是17世纪末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个重要法律文献加以确立的?(6分)
材料三:人们把他(华盛顿)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7月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3)作为总统,他为什么不能下令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何?(4分)
材料四: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
度,使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支柱,从法律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尽管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政党间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扯皮现象,且在欧美部分国家仍尚未成熟,但在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扩大政治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以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统治秩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4)请根据材料,从政治角度归纳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积极作用及对世界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19世纪70年代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带来的变化。(6分)
答案:(1)三权分立。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2)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
(3)因为1787年宪法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三权分立的联邦制政府。
(4)积极作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成果,维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调节、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和稳定了统治秩序。世界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代议制(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经济发展与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电气时代”;产业结构发生变化,重工业取代纺织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成部分;垄断组织开始出现,适应了社会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