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选择题
1.19世纪60年代,有人写道:“火轮船自入中国以来,天下商民称便,以是知火轮船为中国必不能废之物。”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已有新式交通工具 B.组建了近代海军
C.商民反对轮船运输 D.禁绝外来事物
解析:A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火轮船传入中国商民称便的情况,组建近代海军是在洋务运动后期的19世纪七八十年代,C、D两项与材料要求不符。
2.观察下图,该照片摄于1905年,照片中的人骑在木制的自行车上,照片反映出晚清( )
A.普通民众对洋货的抵制
B.普通民众对新式交通工具的崇尚
C.自行车已逐渐走向普及
D.代步工具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解析: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A项中的“抵制”、C项中的“普及”及D项中“天翻地覆”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
3.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解析:B 两广总督提到的种种理由,实际上反映了守旧势力对修建铁路等新现象的阻碍。
4.如图为中国近代第一家股份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的经营广告。其上面的主要文字为:“宗旨:发展中国航运,促进对外贸易。业务:预定客货仓位,代客报关装货,代理水火保险,办理仓储堆栈。欢迎监督,接受批评。”从该“广告”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
①打破了我国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 ②中国近代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 ③轮船招商局注重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 ④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解析:A 我国的航运业受西方影响较大,在上海轮船招商局成立之前,我国的航运业被外国垄断,上海轮船招商局的成立,打破了我国的航运业被外国垄断的局面,并且有利于我国水上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上海轮船招商局具有近代企业的性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为了生存,非常注重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创新。
5.小说《京华烟云》的主人公姚木兰在民国六年(1917年)从北京出发到上海、杭州游历,当时她不可能选择的交通工具是( )
A.火车 B.轮船 C.飞机 D.汽车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民航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所以民国六年(1917年),姚木兰不可能乘坐飞机到上海、杭州游历。
6.20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C.通过电话了解
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
解析:D 1920年中国民航拉开序幕排除A项;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排除B项;19世纪80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但此后的发展非常缓慢排除C项。20世纪初,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主要用于官商通报故选D项。
二、非选择题
7.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
材料二 朱家三子朱传杰成长为一个青年商人,最初经营一家货栈,后逢张作霖父子实行“整军精武,励精图治”的政策,开矿山、修铁路蔚然成风。受此影响,他瞒着父亲抵押了朱家经营的“山东菜馆”,又联合当地山东和热河商家共同集资兴办了“山河煤矿”,成为煤矿的总经理……日本财团森田物产对“山河煤矿”垂涎已久,对朱家威逼利诱、巧取豪夺,最后夺取了“山河煤矿”的控股权。九一八事变爆发,哈尔滨沦陷在即,国难当头,朱传杰被迫忍痛炸掉煤矿,刚刚开业的煤矿昙花一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影响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本题以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第(1)问主要结合材料中交通工具的变化概括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第(2)问从材料中提炼信息,分析其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答案:(1)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或:传统的帆船、独轮车,近代的小火轮船、火车同时使用。)原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和示范;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政府及各阶层人士的提倡与推动。
(2)不利因素:民族资本实力薄弱;日本资本的渗透掠夺;战争的打击。有利因素:政府重视支持;民营企业家的个人努力。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