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经济史)专题五、六综合练习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 1、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亚洲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 (   ) 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大体处于隔绝闭塞状态 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 2、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3、如果你要亲历一下1492年哥伦布的那一段航行,应该走的航线是(  ) A、由欧洲出发,南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B、由欧洲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到达好望角 C、由欧洲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 D、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绕过美洲最南端,经太平洋到达菲律宾 4、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所起进步作用不包括( ) A亚非拉洲许多地区沦为殖民地 B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世界市场 C与世隔绝的美洲纳入近代文明的大家庭 D使世界历史逐渐融合为统一的团体 5、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影响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灾难 B、加强了世界联系 C、扩展了工业文明 D、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6、下列选项属于西欧国家早期殖民扩张后果的是( ) ①推动了西方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在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中起到了推动作用 ③促进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给亚非拉带来灾难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7、荷兰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早的国家之一,下列表述符合当时荷兰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①造船业发达,商船总吨数居当时世界首位,为许多国家转运商品 ②对外贸易发达,阿姆斯特丹是重要港口,是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 ③工业资本发达, 有强大的舰队 ④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殖民地,成为纽约市的起源 ⑤17世纪的荷兰垄断了世界航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 A.①②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8、15世纪末英国开始崛起,进行资本原始积累,其主要途径有(   ) ①新航路开辟后,利用优越的地理条件,积极发展对外贸易 ②政府采用“重商主义”政策,保护本国工商业,参与贸易竞争,占领殖民地 ③成立殖民贸易公司,积极进行殖民掠夺 ④圈地运动 ⑤进行罪恶的黑奴贸易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⑤ D.①②④⑤ 9、“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由此可见,黑人奴隶贸易停止的根本原因在于(   ) A.黑人奴隶的起义和战争 B.殖民地民族解放运动 C.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D.工业革命发展的客观必然 10、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   ) 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乙说:这太夸张了,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印好报纸。 丙说:这是可能的,工业革命使机器生产的效率明显优于传统手工方式 丁说:我也认为是真实的,因为我听说这则材料来自于一位学者的著作。 哪一位同学的意见最为合理? A.甲 B.乙   C.丙   D.丁 11、“……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为单位;……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为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这说明 (   ) A.火车发明引发了技术创新的连锁反应  B.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D.科技发明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12、“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 D.欧洲国家确立世界霸权 13、某班同学在一次历史研究性学习中,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下列提出的观点中不正确的是(    ) A.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B.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带来深重的灾难 C.其目的是传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D.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4、垄断组织形成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主要表现为(   ) A.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财阀手中 B.扩大生产规模,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生产率 C.垄断组织通过兼并实行生产社会化 D.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 15、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时世界一体化过程的主要特征是(   ) ①以资本主义市场为框架 ②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 ③以物资和特种交流、人口迁徙与种族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各种社会形态的冲突与选择为主要内容 ④帝国主义对世界的瓜分为结果 A.①② B.③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16、“梅隆拉响警笛,胡佛敲起警钟,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冲。”这首流传于20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的美国民谣描绘的是( ) A.华尔街股市暴涨   B.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C.经济危机爆发    D.美国经济繁荣 17、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涉及全资本主义世界,这主要是因为(    ) A.世界市场的作用 B.资本主义在全球占据优势 C.经济规律在起作用 D.美国是头号经济大国 18、1933年初,美国已经有半数银行倒闭,完全失业人数达到1500万—1700万人。还有许多人处于半失业状态,这表明30年代大危机(   ) A、波及范围广 B、持续时间特别长 C、破坏性特别大 D、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19、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风暴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人困境中的金合融企业。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20、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当今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西方引发了一股“马克思热”,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有关理论。这一现象给我们最主要的启示是( ) A、必须建立计划经济体制 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无法克服 C、必须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D、大力提高经济的国有化程度 21、罗斯福“新政”调整农业的政策不包括(   ) A.政府为农业提供补贴 B.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C.调整农产品结构 D.扩大农业种植面积 22、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举办公共工程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恢复银行信用 23、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4、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期,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大国崛起·美国》)这位国会议员的主旨是( )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权力 25、央视《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体制的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 ( ) ①由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②由美国国情决定的 ③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民主传统 ④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⑤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6、二战结束后,美国迅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进入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主要原因是( ) A、社会福利政策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C、战争的良性刺激作用 D、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存 27、克林顿执政创造美国经济扩张的奇迹表现在( )。 A.通货紧缩时,经济处于萧条状态,失业率高 B.经济繁荣带动高就业率,导致通货膨胀 C.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D.政府干预经济,大量扩建公共工程,巨额财政赤字 28、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政府 ( )   A.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C.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29、战后,随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人称“从摇篮到坟墓都可得到保护”是指(   ) A.经济发达,高枕无忧 B.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C.军队强大,无惧外敌 D.大规模国有化政策 30、二战后,德国经济的主要模式是(   )   A.混合市场经济    B.计划指导型经济 C.社会市场经济    D.政府主导型经济 二、判断题(正确涂A,错误涂B)  31、1519年-1522年,西方航海家麦哲伦历时四年完成了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圆学说,成为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  32、哥伦布是第一个踏上美洲大陆的西方人,他不仅寻找到了新的大陆,并开辟了通往美洲大陆的航道(   )  33、1581年,独立后的尼德兰造船业、海外贸易进一步得到发展,其商船总吨位一度占据世界首位,成为17世纪的世界经济霸主(  )  34、1651年,英国议会颁布了《航海条例》,将矛头指向了荷兰,并引发了三次英荷战争,最终打败了其“无敌舰队”,树立了海上霸权(   )  35、野蛮掠夺、不平等贸易、种族灭绝、贩卖黑奴等是早期殖民扩张最具代表性的方式(   )  36、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传统的手工工场也在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先后发展为资本主义大工厂和现代意义上的公司(   )  37、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也是世界殖民体系建立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资本主义世界形成的主要途径是殖民扩张(   ) 38、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社会由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过渡到帝国主义时期,以至到战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  39、罗斯福新政开启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保障制度新的发展时代,随着养老制度、失业保险等制度的建立,人们生活不断得改善和提高,资本主义世界的基本矛盾最终得以缓解和削除(    )  40、20世纪90年代,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这轮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反映出了美国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某些深刻的变化(    ) 三、材料分析题 4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之后,随着西欧商人贸易范围的扩大,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欧洲市场汇集了来自各大洲的商品,如美洲的烟草、可可,非洲的咖啡、象牙,亚洲的香料、茶叶、丝绸等。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是资本主义在全世界大发展的时期。首先,民族统一、改革和革命运动的浪潮席卷欧洲和北美洲,资产阶级从此掌握了政权,加速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其次,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亚、非、拉美诸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世界直接投资增加了两倍,8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控制着国家投资的90%,世界生产的40%,出口总额的2/3和技术转让的1/3。它们越来越重视就地生产和销售。 回答: (1)根据材料一,“地理大发现”是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所产生的直接结果及经济影响有哪些?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根本动力是什么?亚非拉地区在这一世界市场体系中所处的境况怎样? (3)材料三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在这一趋势中跨国公司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4)比较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发达国家的经济扩张手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怎样应对这一挑战? 42、情景模拟题: 在这里,你会接触到一组人物或事件,你需要注意的是在历史延续中透视出来的主题。 在某中学举行的“20世纪的美国经济”的学习研讨会中,组织者提供了四位美国总统的照片,要求参会的同学以“危机与应对”为题作主题发言。如果你被邀请并作发言,你将如何阐发相关观点?请依据示例拟定提纲。 示例: 1、胡佛总统 危机——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 应对——传统的自由放任的政策(或“奉行自由放任主义”) 结果——经济衰退,人民生活困难,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或“没有使美国摆脱危机” 2、罗斯福总统 危机—— 应对—— 结果—— 3、里根总统 危机—— 应对—— 结果—— 4、克林顿总统 危机—— 应对—— 结果—— 一、选择题答题栏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_______;2、_______;3、_______;4、_______;5、_______; 6、_______;7、_______;8、_______;9、_______;10、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CAC  6-10 ACBDC  11-15 BACBC  16-20 CDCDB  21-25 DADDA 26-30 BCDBC 二、判断题 31-35 AAABA  36-40  AAABA 三、材料题 41、答案 (1)①发现美洲大陆;开辟新航路。 ②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主要表现在远洋商业活动的频繁,扩大了世界各地、各民族的经济交往;欧洲同非洲、亚洲之间的贸易扩大,同美洲开始形成紧密的经济联系。 ③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 (2)①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活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更加广泛;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资本主义以全球为市场进行扩张。 ②工业革命的开展。 ③亚非拉地区成为被掠夺的对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商品销售市场。(3分) (3)①经济全球化趋势。②提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 (4)①由商品输出为主转为直接投资为主。②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③顺应历史发展趋势,把握机遇,一方面努力为争取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自主创新,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综合国力。 42、答案 2、罗斯福总统 危机——大危机使美国经济病入膏肓,资本主义制度出现严重危机。 应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 结果——使美国渡过经济危机,重塑了人们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信心。 3、里根总统 危机——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了“滞胀”局面。 应对——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紧缩货币来抑制通货膨胀;用“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来医治生产停滞。 结果——经济开始回升,并持续增长。但也造成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4、克林顿总统 危机——美国经济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并存的局面。 应对——“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 结果——90年代,美国经济进入“新经济”时代。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