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一、选择题
1.(2012·南京模拟)“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但在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成为一座桥梁,一个启程之地。”这一变化( )
①源于新航路的开辟 ②推动世界市场雏形的形成 ③以轮船的发明为前提 ④对于美洲和非洲原住民意味着灾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选C。1500年前后,欧洲航海家进行了海上探险活动,①说法正确;新航路开辟标志世界市场的雏形形成,②正确;轮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发明,③错误;新航路开辟一方面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④正确。
2.对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有促进作用的是( )
①以风力和水力为标志的新能源部分取代人力和畜力 ②出现专门生产手工业原料和食品的农业区 ③货币地租取代劳役地租 ④公司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①反映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反映了社会分工的扩大,③反映了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都对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促进作用,④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后。
3.“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局势和历史发展进程,这是因为新航路开辟( )
①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开始了欧洲同亚洲之间贸易经济往来 ③开通了欧洲与美洲之间的经济联系通道 ④打破了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C。本题为组合选择题,欧洲同亚洲之间贸易经济往来,并不是开始于“地理大发现”,排除含②的A、B、D三项。
4.新航路开辟后引起的所谓“商业革命”,其表现是( )
①世界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往扩大 ②欧洲的商路及贸易中心转移 ③世界市场和贸易扩大 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了暴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选A。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商业革命”反映了世界范围内和欧洲范围内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工业资产阶级获取暴利与题干事件时间不符,应排除含有④的B、C、D三项。
5.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解析:选A。A项是意大利丧失经济强国地位的外部因素,指的是新航路开辟后,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选A项。
6.有的学者认为:从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会合之日起,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了。这里所说的“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主要指( )
A.世界历史从此开始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
D.世界开始成为一个互相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
解析:选D。世界历史不是从新航路开辟才开始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的直接商业联系早已有之,故A、B、C错误。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世界开始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7.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尼德兰、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英格兰等。这一现象是由于( )
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
B.大批美洲独立国家的建立
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欧洲殖民者对美洲的殖民扩张
解析:选D。这些“新”地名出现的时间是“16~18世纪”,其根源在于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积极向海外进行殖民扩张,在美洲开拓了大量殖民地。
8.“橙衣军团”荷兰是世界足坛的一支传统劲旅。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 B.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C.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
解析:选C。本题考查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反映了17世纪荷兰商业发展的成就。A、B、D三项均是荷兰的成就与特点,C项是英国殖民扩张的特点。
9.2010年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500多年前,海地岛曾被命名为“伊斯帕尼奥拉岛”(意为“西班牙的岛”)。此命名由来的历史依据是( )
A.西班牙语是当地通用语言
B.麦哲伦环球航行首次到达海地
C.哥伦布发现此岛后宣布为西班牙殖民地
D.土著印第安人对该岛称呼的音译
解析:选C。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是“500多年前”即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哥伦布的航海是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完成的,他到达美洲后,把所到之处宣布为西班牙的属地。
10.房龙在《人类的故事》中写道:“5000年前,尼罗河谷的居民开始用文字记录他们的历史。从尼罗河流域,文明转移到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之间的美索布达米亚。接着,是克里特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的兴起……到16世纪,文明再次向西转移,使得大西洋沿岸的国家成为了世界的霸主。”导致“大西洋沿岸国家成为世界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衰落
B.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
C.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
D.工业革命的相继开展
解析:选B。本题所选取材料反映了文明的延续和文明中心的转移。结合材料所示时间及相关史事的表述可推知。
11.“人被打上烙印,像牲畜一样,被关在阴暗的地下室/只有经过永别之门,才能离开牢狱/许多人死在航程上——不愿意被送到另一个国家,卖给另一个奴隶主/跳进海里,滋养了大群的鲨鱼……”。此诗主要反映了近代西方殖民者( )
A.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的情景
B.从事可耻的鸦片贸易的情景
C.对印第安人进行种族灭绝的情景
D.开辟新航路的情景
解析:选A。诗歌中的“死在航程上”、“卖给另一个奴隶主”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西方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的情景。
12.2008年当西方庆祝“哥伦布日”时,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却呼吁在美洲取消这个节日。他说,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先锋。对上述举动理解正确的有( )
①殖民活动给美洲带来了灾难
②哥伦布的行为加强了世界联系
③哥伦布的行为扩展了工业文明
④殖民活动冲击了美洲的传统社会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选D。工业文明出现在18世纪,而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是在15世纪末,故排除含③选项。哥伦布发现美洲,加强了美洲与世界各地联系,同时罪恶的殖民扩张也登上历史舞台,故①②④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分析下列地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上图,可以看出,到1763年,欧洲主导了世界贸易。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欧洲为什么能够主导世界贸易?
(2)试从商品交换和贸易性质两个方面,指出欧洲与非洲、美洲和欧洲与中国之间的贸易有何不同?
(3)这一时期的世界贸易对欧洲、非洲、美洲、中国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解析:读图时一定要选准角度,找到切入点,然后结合问题,进行知识的归位和整理。每一问都需要细心斟酌,需要对知识的加工和提炼。
答案:(1)欧洲开辟了新航路,拥有广大的殖民地(殖民扩张),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推动。
(2)商品交换: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开展三角贸易。欧洲用制造品换取非洲的奴隶,再用奴隶换取美洲的金银、棉花、烟草、毛皮、鱼。欧洲与中国:欧洲用赚取的金银换取中国的丝绸、茶叶。
贸易性质:欧洲与非洲、美洲的贸易主要是掠夺性的殖民贸易;欧洲与中国的贸易是正当贸易。
(3)对欧洲: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奠定了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地位。
对非洲:非洲丧失了大量青壮劳动力,造成非洲长期贫困。
对美洲:促进了美洲的开发。
对中国: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一定程度增强了中国的国力。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材料2:航海乃是谋求本共和国福利与安全最重要的手段……自公元1651年12月1日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
——摘自英国历史文献
请回答:
(1)材料1中的图反映的是哪一次战事?这一事件对双方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2出自英国历史上的什么文件?
(3)17世纪末到18世纪中期,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的主要对手是谁?斗争的结果如何?
解析:解答本题,一是要认真观察图片,判断出发生的历史事件,其影响也就迎刃而解了;二是读懂材料,判断出材料的出处;三是结合学过的知识,能够再认再现相关的知识。
答案:(1)英西海战,英国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西班牙失去海上霸主地位,英国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
(2)《航海条例》。
(3)法国。英国打败法国,从法国手中夺取了很多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