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一、选择题 1.某中学历史课在进行“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研究性学习时,下列材料能够作为其有力证据的是(  ) ①古希腊地图 ②爱琴海地区贸易图 ③雅典城邦居民的构成 ④刻有放逐人员名字的陶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解析:选A。古希腊民主政治产生的原因包括地理因素和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体制,陶片放逐属于民主政治的内容,而不是原因,因此答案为A。 2.当马其顿的铁骑踏破雅典的城门,雅典沦为马其顿的附庸,雅典民主便成为永恒的历史。也许正如恩格斯所说“使雅典灭亡的并不是民主制……而是排斥自由公民劳动的奴隶制”。从围绕雅典灭亡原因的角度看,恩格斯的论述可作为驳斥哪一正确论点的论证(  ) A.雅典民主是一种原始的间接民主 B.雅典公民中的妇女和奴隶无权参与国家政权 C.雅典公民因素质参差不齐易为少数野心家操纵 D.雅典民主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 解析:选C。解答此题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求选出的是“正确论点”,即本身不正确的要排除;二是所选观点与恩格斯的观点对立,恩格斯的观点是雅典并不是亡于民主制,那么所选答案的观点应为雅典亡于民主制。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的只有C。A、B、D本身表述错误,雅典民主是一种直接民主,与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有本质区别;雅典的妇女、奴隶并不在公民范围内。 3.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看来,梭伦的政体在三个方面最具民主色彩,最主要的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再就是任何人都有权保护被欺凌的人。”亚里士多德评论的是(  ) A.实行直接民主制 B.颁布解负令 C.实行陶片放逐法 D.实行抽签选举法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古雅典的梭伦改革。题干强调的是“不允许以人身自由作担保的借贷”,这是解负令的基本内容。故选B项。 4.下列描绘雅典的图片给我们提供的历史信息是(  )  ①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权力机关 ②此时的雅典男女在政治上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③雅典民主是部分人的民主,具有局限性 ④雅典的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的基础 A.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A。从图中获取的信息是:在古代雅典只有男性能参加公民大会,女性不能参加,故②③正确,①④不能从图中直接看出。 5.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 ①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②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 ③设立五百人会议 ④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选B。考查克利斯提尼改革的内容,①是梭伦改革的内容,④是伯里克利改革的内容,②③是克利斯提尼改革对民主政治所作的贡献。 6.“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平原。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明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地理左右 解析:选A。B项曲解了材料的含义;C项显然错误;D项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 7.(2012·泰州模拟)伯利克里说:“我们雅典人自己决定我们的政策,或者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这表明雅典民主特别注重(  ) A.民主的广泛性 B.决策的科学性 C.程序的复杂性 D.公民集体参政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由题干中“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贸然开始行动”可以推出当时雅典特别强调理性,强调论证一件事的合理性,即决策的科学性。 8.《辞海》中“陶片放逐法”的解释:“(雅典)每年初召开民众大会,公民将其认为可能危害民主政治的人的名字记于陶片上;某人票逾半数(通常认为是六千票),则被放逐国外十年。”下列对这一法规理解正确的是(  ) A.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B.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充分成熟 C.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 D.表明了雅典物质文化水平较低 解析:选C。“陶片放逐法”并不是雅典民主政治黄金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只是雅典维护民主政治的手段,当然,其有利也有弊;B、D两项并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来。 9.公元前452年至公元前451年,罗马先后铸造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此举的历史意义在于(  ) A.在平民要求下设立,彰显民主政治的性质 B.保障了平民利益,适应了罗马帝国巩固统治的需要 C.有章可循,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 D.标志着罗马法的成熟 解析:选C。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意义。《十二铜表法》是平民与奴隶主贵族斗争的结果,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力,使罗马法律由习惯法发展为成文法,故答案为C。 10.某中学进行“3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解析:选C。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地区区别已经不复存在,万民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A、B、D三项场景均有可能出现。奴隶没有公民权,不能成为原告或者被告,C项符合题意。 11.有这样一个案例,某人的葡萄藤被别人毁坏,但是在诉讼时只能说“树木”,不能说是“葡萄藤”,因为法律没有规定,这种法律应该是(  ) A.自然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特点。通过题意可知,此时法律缺乏灵活与变通,只注重形式,由此可见,此法律应是公民法。 12.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环顾我们国家中的其他部分,你会发现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这句话反映出当时罗马社会(  ) A.人人精通法律 B.法律适用于所有人 C.法律至上的原则 D.统治阶级没有特权 解析:选C。“一切都依照规则和法律的规定而运转”体现了法律至上。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雅典在民主政治发展的过程中,为保护公民利益,制约官员,曾经实行“陶片放逐法”。在公民大会上,凡公民认为某人的行为有损公民利益,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如写名的人数超过6 000,就意味着多数通过,那个人就要被流放国外10年,但不得动其财产。  材料2:梭伦组建民众法庭,将贵族法庭的大多数职权转归民众法庭,贵族法庭主要负责宗教和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民众法庭实行陪审员制,陪审员不分等级,一律通过抽签产生。诉讼案件首先通过陪审员审查,然后由法官判决,但法官判决后,陪审员仍可起诉。审案时采用投票表决方式,所有公民都有控告和上诉权利。 (1)通过材料1,你可以获得哪些重要历史信息? (2)分析材料2的措施对当时雅典法制建设起到的积极作用。 (3)以上材料对当今民主法制建设有何重要启示? 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法制建设。第(1)问,材料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从其程序、内容、意义等角度考虑;第(2)问注意是“积极作用”,可围绕平民利益、民主性等来解答;第(3)问可从民主集中制、公平公正原则、民主监督等方面回答。 答案:(1)信息:雅典公民可以通过“陶片放逐法”弹劾不法官员;民主程序简便易行,具有保密性原则;流放国外是惩治罪犯的重要手段;国家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了雅典政治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2)作用:设民众法庭,打破贵族对法律的垄断;实行陪审员制,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抽签和投票表决方式,更能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有利于防止司法腐败。 (3)启示: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执政为民;要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用制度遏制腐败;法制的前提是民主;法律必须体现“公众意志”,要坚持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只有让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2: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应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3:“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贸易方面引起进一步的后果,因为他们的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诸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请回答: (1)根据材料1,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2、3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试题提供了大量的材料,设置了新的知识情境,回答时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1)问注意不要单纯提取信息,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概括出其特点;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第(3)问结合教材知识综合回答其作用与影响。 答案:(1)条文内容明晰;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有过去习惯法的痕迹。 (2)罗马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问题复杂多样;随着扩张和版图的扩大,罗马公民与非公民的矛盾上升,财产纠纷增多。 (3)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的统治。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罗马法中蕴含的公民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