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六)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
1.“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创新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家应该是指 ( )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2.《大国崛起》中写道:“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候,议会经过讨论……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材料中的“变化”是指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B.君主立宪制政体建立
C.国家权力中心开始转移至议会
D.王权从此开始受到限制
3.伏尔泰说:“(英国)是世界上抵制国王达到节制君权的唯一国家,它通过不断地努力,终于建立了合理的政府;在这个政府里,君主有无限的权力去做好事,如果想做坏事,那就双手被缚了。”奠定英国这一政体基础的是 ( )
A.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B.议会通过《权利法案》
C.内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D.责任制内阁的逐渐完善
4.前不久,英国进行了一次主题为“你是否赞成保留英王”的民意调查,结果70%的民众投票赞成保留国王。英国的国庆节就是英王的生日,英王生日不一样,国庆节也就不一样。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英国人重视历史传统
B.英国国王是国家的象征
C.政治传统影响社会生活
D.英王是英国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5.下图为《新首相来了》的漫画。下列关于英国首相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选民直选 B.行使行政权
C.议会多数党领袖 D.国王任命
6.《联邦党人论稿》的“引论篇”中指出:如果美国不能建立一个由统一中央政府代表的统一民族国家,而继续维持当时美国那种“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政治结构,美洲必然再次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人要求
( )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
D.建立美利坚合众国
7.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是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你认为该说法 ( )
A.正确,说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讲出了三者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
C.不妥,三者之间不是单向制约的关系
D.不妥,三者之间是相互交错的关系
8.下列两位人物是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和克林顿,在任期内他们都曾遭到过弹劾。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的规定,拥有对包括总统在内的文官提出弹劾权的是 ( )
A.参议院 B.众议院 C.联邦法院 D.内阁
9.美国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 ( )
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
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
10.英国一位政治家说,美国1787年宪法是迄今为止,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人类智慧和意志所创造出的最美妙的杰作。美国1787年宪法最“美妙”之处是 ( )
A.规定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
B.维护了美国独立战争的成果
C.理顺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D.保证了权力之间的制约与平衡
11.根据下列信息判断,这是哪一个国家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形式 ( )
信息一:立法权属于议会,议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
信息二:行政大权由总统及其内阁掌握。
信息三:总统由议会选出,并与议会相互制约。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12.1901年,法国等11个国家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当时法国具有缔结条约权的是 ( )
A.总统 B.参议院 C.众议院 D.最高法院
13.迪特夫·拉夫在《德意志史》中记载“1888年即位的新皇威廉二世说:‘我认识到我身负严峻的任务,来拯救王位摆脱首相的巨大阴影……我把他打翻在地’。”1890年宰相俾斯麦被迫辞职。由此,我们可推断德意志的政体是 ( )
A.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制 B.典型的三权分立共和制
C.法律至上的君主立宪制 D.成熟的议会共和制
1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第二十条规定:“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此规定表明帝国议会 ( )
A.代表人民监督政府
B.是帝国的最高权力机构
C.依照直接民主原则产生
D.其产生方式具有民主特征
15.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都标志着本国资本主义民主代议制政体的建立。这说明 ( )
A.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是历史的必然
B.共和体制的确立是历史的进步
C.从“人治”到“法治”是近代社会的突出特征
D.《权利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二、非选择题(第16、17题各20分,共计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宪政制度的建设则是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保障。
材料一 1787年宪法签署时的场景
注 右上方站立在书桌旁的即为担任主席的华盛顿,中部持杖者
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其右边与他讲话的人为亚历山大·汉密尔顿,
坐在富兰克林左边桌旁的是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
迪逊。
材料二 每当人们谈到美国1787年宪法的制定时,都会记起他:华盛顿。他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创立了一个共和国;他主持了制宪会议,为美利坚合众国宪政体制奠定了基本结构和框架。
材料三 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场景发生的地点在哪里?除去材料中介绍到的人物外,主要是哪些人参加了这一次隆重的签署仪式?(4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宪政体制及其突出特点。(6分)
(3)试从1787年宪法确立的宪政体制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10分)
17.议会(国会)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基本标志。但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英国《权利法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
材料三 马克思认为,德意志帝国实质上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同时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成、并以警察来保护的军事专制的国家。”
请回答:
(1)分析指出,材料一对英国的政治体制产生了什么影响?(6分)
(2)材料二中丘吉尔指出了美英政府首脑与议会(国会)的不同关系,请说明你对此的理解。(8分)
(3)马克思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6分)
答案
1.A 2.C 3.B 4.D 5.A 6.C 7.C 8.B 9.C 10.D 11.C 12.A
13.A 14.D 15.C
16.(1)①地点:费城 ②主要参加者:50多位来自各州的制宪会议代表。
(2)总统制共和制。特点:三权分立。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之间相互制衡。
(3)对“日出”的理解: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②宪法赋予联邦政府强有力的权力,有利于国家的稳固;联邦政府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权力之间相互制衡,防止专制独裁,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有利于政局的长治久安。③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被各国仿效。(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皆可)
解析 本题图文并茂,选材新颖活泼,难度不大,先分析三则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再结合教材相关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17.(1)影响:确立了议会主权,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从而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2)理解:美国总统与国会互相制约,不经国会同意,总统很难采取行动;英国首相本身就是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一般会得到议会的支持,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还可以宣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所以首相很少会受到议会的困扰。
(3)因为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里,政治上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