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一、选择题 1.右图是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收藏的一块砖,此砖正面以凸线划分为 12个方格,每格内有一阳文秦篆,被推测为秦代遗物。砖文为“海 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这一遗物印证了秦朝 (  ) A.是大一统的王朝 B.没有自然灾害 C.人民生活的富裕 D.社会安定团结 2.《史记集解》:“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该材料反映了 (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3.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  ) A.封邦建国 B.置“三公”“九卿” C.确立皇帝制度 D.全国推行郡县化 4.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皇帝信玺 右丞相印 御史丞印  南郡侯印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  ) A.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6.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郡县制建立了近两千年,不能改变。古往今来上上下下的人都安于这种制度,这是势所必然,若不是由于合理,哪能够如此呢?下列对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势所必然”的理解错误的是 (  ) A.吸取分封制导致战国诸侯割据纷争的教训 B.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后的需要 C.它是强化地方独立性的需要 D.与秦朝所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相适应 7.秦半两钱(见右图)作为中国最早的统一货币,其形制外圆内方,以后被历 代仿效,成为中国古代铜钱的统一形制。关于这种设计下列说法最全面 的是 (  ) A.反映了统治者希望统治区域广阔无边的愿望 B.体现了中央政权有序治理四方的中心地位 C.凸显了“皇权至上”和“国家统一”的理念 D.蕴含着“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8.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开创皇帝制度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名民曰“黔首”。大酺。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材料三        秦权           秦半两钱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秦朝采取的什么措施?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官僚制度的突出特征是什么?这一制度的本质是什么?   (3)材料三得以在全国推行的根本前提是什么?   (4)以上三则材料反映了秦王朝为巩固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简要分析其历史意义。 答案 1.A 2.D 3.C 4.C 5.A 6.C 7.C 8.D  9.(1)实行郡县制。 (2)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本质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统治。 (3)秦的统一。 (4)实行三公九卿制,推行郡县制,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意义:有效地维护了统一,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