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大题预测 1.奥地利著名小说家茨威格在其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中描述了当时的欧洲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思考: 战争“是在战争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所造成的悲剧性后果,那种内在势力是势必要发泄出来的。”“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我们最喜欢的情绪:我们普遍都有的乐观主义欺骗了我们,因为每个国家都相信,别的国家将在最后一分钟被吓退。” “战争的影子蔓延过我们那全部的时代,不会再从我们这里消失;战争的影子笼罩着我们日日夜夜的每一个念头;它的暗影大概也蒙住了这本书的某些章节。可是不管怎么说,每一个影子还是光明的产儿,而且只有经历过光明和黑暗、和平与战争、兴盛和衰败的人,他才算真正生活过。” 请回答: (1)茨威格认为一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请你结合具体的史实进行解释。 (2)一战对当时欧洲人精神状态的影响是什么?这一看法有什么警示作用? 答案 (1)战前30年的和平时期积聚起来的内在力量发泄的结果。 19世纪下半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生产过剩趋势,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加紧寻求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掀起掠夺、瓜分殖民地的高潮。两大军事集团的相互敌对和军备竞赛,使国际摩擦频频发生。 (2)人们失去了战前的乐观主义,充满了幻灭感和危机感。追求和平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战争刚开始时,美国仍然采取超脱的态度,奥匈皇储的被刺事件在美国几乎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应。美国庆幸自己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一家芝加哥报纸评论说:“真应该好好感谢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 材料二 1915年1月和1916年初,威尔逊曾两度派遣他的顾问豪斯前往欧洲调解,但豪斯在与英法和德国方面接触以后,得出了“在付出了这么多生命财产的代价以后,没有人肯轻易地接受无结果的和平”的印象。 材料三 到1917年4月美国正式参战时,由华尔街的银行给予协约国方面的现金贷款已达20亿美元,而给德国的贷款只有2 700万美元。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美国对欧洲战争采取了怎样的政策?采取这种政策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2)材料二中豪斯的“印象”是否正确?为什么? (3)材料三与材料一有何矛盾之处?这种矛盾反映了什么实质问题?结果如何? 答案 (1)“中立”政策。“在地理上的超然位置”。 (2)正确。战争对双方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掠夺战争,因而在没有分出胜负之前,都不肯终止战争。 (3)材料一宣称“不偏不倚”的态度,材料三则反映出利用“中立”地位同交战双方作军火生意,并表现出了倾向和支持协约国的态度。说明美国并不甘心置身事外,同样暴露了美帝国主义的本质。结果,在双方都已筋疲力尽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参加对德作战。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设计,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设计了一个超国家的行为主体“国联”。但是由于该体系的主要设计者之一美国退出《凡尔赛和约》,而苏联受到排斥。没有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新兴世界大国的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就难于维持,国联的权威性也就不够。后来日本、德国等先后退出国联,更证明了国联并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而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和相关机制还不健全。因此,该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仅没有解决欧洲战前就存在的矛盾,更没有解决战后产生的矛盾。相反,它使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越演越烈。希特勒企图称霸欧洲和世界的行为,打破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维持的均势,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次,欧洲民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上的斗争,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的重要力量,也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原因之一。二战的爆发,宣告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破产。 材料二 德国人游行反对《凡尔赛和约》 材料三 德国政府要人表示:“谁签订和约就让谁的手烂掉。”只是在协约国再次进行战争威胁的情况下,德国才不得不签订和约。和约刚刚签订,德国复仇主义者就喊出了“打倒《凡尔赛和约》”的口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说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什么是“一个不完善的、短命的体系”? (2)材料二、三反映了凡尔赛体系下的哪一矛盾? 答案 (1)①美国、苏联等两个世界大国没有参加,大国之间的均势难以维持。②国联不是进行大国合作的有效机构。③该体系没有解决欧洲战前、战后产生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帝国主义国家争霸的矛盾。④德国法西斯称霸世界的行为破坏了均势。⑤欧洲民族问题未解决,民族国家之间在领土和人口问题上不断进行斗争,从内部进行动摇。⑥其他超国家的行为体系和相关机制不健全。 (2)凡尔赛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激化,并激起了德国的复仇主义情绪。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二 《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和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材料三 建立一个世界上所有国家都参加的联盟(国联),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一起合作来维持和平,这是威尔逊总统梦寐以求的事……联盟,从来就没有取得它的创始人所期望达到的出色成就……在所有重大危机中,人们不是不听联盟的话,就是根本不理睬它。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态度的新变化,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联在历史上所起的真实作用是怎样的。 答案 (1)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空前灾难,使人们加深了对战争危害的认识。 (2)前期曾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起到过一定作用,但是后来在经济危机爆发后,面对法西斯的侵略,它采取了纵容政策,国联威望下降。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