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角度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有关证明
1.麝香草酚蓝(BTB)是一种灵敏的酸碱指示剂,对光不敏感。其一定浓度的水溶液中性偏碱时呈淡蓝色,弱酸性时呈淡黄色。向4支试管分别注入5ml淡蓝色BTB水溶液,根据下列的处理顺序操作。
处理
试管号
Ⅰ.充人CO2
至过饱和
Ⅱ.放人适
量黑藻
Ⅲ. 适宜
光照
1
—
+
+
2
+
—
+
3
+
+
—
4
+
+
+
[考场错解] 仅选D或非A、D
[高考资源网专家把脉] 对光照下黑藻(植物)在光溶液中培养时,水溶液性质的改变不清楚或者不能进一步进行思维迁移而误答。无光条件下(处理了)试管因黑藻呼吸作用释放出而使溶液pH下降,即呈弱酸性,故呈淡黄色,2号试管因无黑藻,而充入至过饱和也呈淡黄色,1、4两试管囚黑藻光合作用消耗,使溶液pH上升即呈中性偏碱,故呈淡蓝色,部分同学易漏选A。
[对症下药] A、D
专家会诊
1.光合作用的概念
(1)范围——绿色植物;(2)场所——叶绿体; (3)动力——光能;(4)原料——二氧化碳和水;(5)产物——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2.发现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几个重要实验
(1)重点了解科学家如伺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证明相关问题的。光合作用的场所、原料、条件、产物等每一点都是—个实验设计题,都可以考查同学们的实验能力。
(2)同位素标记法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是研究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时常用的一种方法。
考场思维训练
1 某同学做了下列有关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几个简单的小实验,他得到的结果不可能的是
A.叶绿体色素的丙酮提取液放于自然光和三棱镜之间,从三棱镜的一侧观察,连续光谱中变暗(暗带)的区域是红橙光和蓝紫光区域
B.在温暖晴朗的一天下午,在某植物的向阳处采得一片叶,用酒精隔水加热脱色,并加碘液处理叶片,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被染蓝
C.叶绿素的丙酮提取液在无色点光源的透射光下呈翠绿色,在反射光下呈棕红色
D.晴朗的上午10时左右,以小块锡箔纸将一叶片夹住,下午3时取下该叶,酒精脱色后,碘液检验的结果是被遮盖部分为淡黄色而曝光部分为蓝色
答案:D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没有光就不可能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淀粉。问题是上午10时处理叶片,遮盖部分在此之前已经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用碘检测不可能为淡黄色。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