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高分解题综合训练
1 下列微生物的产物中没有菌种特异性的一组是
A.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色素
B.多糖、脂类、维生素、抗生素、氨基酸
C.核苷酸、多糖、维生素、毒素、抗生素
D.核苷酸、维生素、多糖、脂类、氨基酸
答案:D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微生物的初级代谢产物没有菌种特异性。
2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处于生长对数期时分裂速度最快,种内斗争最激烈最显著
B.处于生长稳定期时个体的形态和生理特征最稳定,常作为科研材料
C.微生物的发酵过程不需要氧气参与
D.处于生长衰亡期的微生物仍有繁殖现象
答案: D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A项中对数期分裂速度最快,而稳定期和衰亡期的种内斗争趋向显著,B项应为对数期,C项中不同微生物有的需氧有的不需氧。
3 已知甲、乙两种培养墓成分不同,但均适合某种细菌生长。现从甲培养基中取少量处于对数期的这种细菌,接种在新鲜的乙培养基上(假设培养条件适宜且无杂菌污染),则在接种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细菌在乙培养基上的状况与在甲培养基上的状况相比,不发生改变的是
A.细胞分裂速度 B.诱导酶的种类
C.组成酶的种类 D.细胞的大小
答案: C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组成酶不会随外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只受遗传物质控制。
4 下表所列数据来源于一个有关细菌种群数量在25h内的增长实验。
时间(h)
1
5
10
15
20
25
细菌数量
750
9000
44000
35000
11000
6000
下列哪条曲线能反映上表结果?
答案: A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结合表中数据可知,该细菌数目先增加后减少。
5 下列与微生物生长、代谢、繁殖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的细胞质里悬浮着多种颗粒状的内含物,但无细胞器
B.当病毒侵入宿主细胞后,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蛋白质
C.与酶合成的调节相比,酶活性的调节是一种快速精细的调节方式
D.连续培养有利于微生物尽快地将代谢产物释放到培养基上
答案: C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细菌的细胞质中有核糖体,不同的病毒合成蛋白质的种类不同,连续培养保证了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使微生物保持较长时间的高速生长。
6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合成的调节和酶活性的调节不能同时存在
B.诱导酶—旦产生,其活性将一直保持下去
C.微生物代谢受遗传和环境共同控制
D.次级代谢产物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所必需的
答案: C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酶合成与酶活性同时调节微生物代谢,诱导酶需要时合成不需要时分解,次级代谢产物不是微生物所必需的。
7 培养微生物时,下列因素中哪些能缩短调整期
①用与菌种相同的培养基 ②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③对数期获得的菌种
④接种量加大 ⑤接种种类加大 ⑥接种时间提前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③⑤⑥
答案: A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作菌种应选生长繁殖快,即对数期的细菌。
8 下列关于微生物营养、代谢和生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微生物的正常生长都必须补充生长因子
B.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主要方式有酶合成调节和酶活性调节
C.在微生物生长的对数期细胞的形态最多
D.微生物的整个生长过程中,都有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产物产生
答案: B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选项A不必补充生长因子,C项中应为衰亡期,D项中次级代谢产物是在特定阶段产生。
9 将10毫升酵母菌液放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等量均匀取样4次,分别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1)表中样品的取样先后次序为 。
(2)对酵母菌而言,10毫升该培养液的环境负荷量为 个。
(3)若第5次均匀取样时,样品中的酵母菌数量为760个/立方米,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答案:(1)样品2、样品4、样品1、样品3 (2)1.21×107(3)培养液中的物质不断被消耗,部分酵母菌因营养缺乏而死亡并解体。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由于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产生溶于水形成,再离解产生,使得溶液中pH将逐渐下降。导致酵母菌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培养液中营养物质不断被消耗,且pH逐渐下降,部分酵母菌因缺乏营养而死亡并解体。
10 根据下图所示细菌生长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代谢活跃、体积增长较快的是[ ] 期。
(2)常作为生产菌种和科研材料的是[ ] 期,此时期细菌代谢 ,个体的 和 比较稳定,细胞数目以 形式增加。
(3)[ ] 期活细菌数目最多,此时细胞内积累大量 ,为延长此期可采用方法。
(4)研究微生物的生长一般以 为单位来研究。
答案:(1)[1] 调整 (2)[2]对数 旺盛 形态 生理特征 等比数列 (3)[3] 稳定 代谢产物 补充营养物质 (4)群体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考查对微生物生长曲线的理解。
11 下图为微生物代谢调节的两种情况。请据此回答:
(1)在图甲中,谷氨酸含量的增加,可以抑制 过程;在图乙中 的共同积累,可抑制 过程。上述事实说明,代谢产物的积累,使 下降,从而使代谢中断。这称为 。
(2)能进行图甲发酵的微生物是 和 ,人们可以通过改变它的 的通透性,使谷氨酸迅速外排,从而提高产量。
(3)若进行图乙的菌种发酵,也能进行谷氨酸发酵,这一菌种是 ,人们通过改变它的遗传特性,阻断 过程,解除代谢产物对发酵过程的抑制,从而大幅度提高赖氨酸的产量。
答案: (1)③ 苏氨酸和赖氨酸 ② 酶活性 酶活性的调节 (2)黄色短杆菌 谷氨酸棒状杆菌 细胞膜(3)黄色短杆菌 酶合成 高考资源网高考资源网解析:此图巧妙地将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调节相结合,把人工控制微生物发酵的两种方式相对比,能使同学们分清黄色短杆菌和谷氨酸棒状杆菌相同及相似之处。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