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作业7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选择题 1.将人红细胞置于盛有下列液体的离心管中,10 min后离心,得到沉淀物和上清液,则上清液中K+含量最高的离心管内盛有(  )。    A.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 B.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C.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 D.蒸馏水 2.小明用玻璃槽、饱和蔗糖溶液和清水做成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生物膜透性的模拟实验。甲、乙两槽间的隔板中央圆圈为玻璃纸,玻璃纸是一种半透膜,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而水分子能自由通过。几小时后,发现(  )。  A.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 B.乙槽内溶液的体积减小 C.甲槽内水的体积无变化 D.乙槽内溶液的体积无变化 3.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有质量分数为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4.为探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甲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实验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mol·L-1)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状态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分离 显著分离   A.≤0.15 mol/L B.≤0.2 mol/L C.≥0.2 mol/L D.≥0.3 mol/L 5.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在盖玻片一侧滴加清水,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诱发其复原,在复原的过程中(  )。 ①液泡紫色逐渐加深 ②液泡紫色逐渐变浅 ③细胞吸水力逐渐增大 ④细胞吸水力逐渐减小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6.在植物细胞出现质壁分离的过程中,水分子通过的结构顺序为(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液泡膜 ⑤细胞液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⑤③ C.⑤④②③① D.⑤④③②① 7.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右图所示状态。a、b表示该部位的溶液浓度,由此可推测(  )。 A. a>b,细胞渗透吸水 B. a=b,渗透系统保持动态平衡 C. ab溶液浓度) 18.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①? ;②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析:红细胞放入蒸馏水中由于渗透作用大量吸水,细胞破裂,细胞内容物被释放进入溶液中,经离心后可在上清液中得到较多的K+。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蔗糖溶液使细胞失水皱缩,质量分数为0.9%的NaCl盐水则维持细胞原来的正常状态。 2.A 解析:半透膜具有一定的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而蔗糖分子不能透过,通过渗透作用,甲槽内水的体积减小。 3.B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渗透作用发生需要两个条件:半透膜和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依据题意可知,鱼鳔相当于半透膜,且鱼鳔内的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烧杯内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表现为从鱼鳔外浓度低的地方向鱼鳔内浓度高的方向渗透,故导致鱼鳔外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4.A 解析: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周围土壤溶液浓度时,细胞会失水发生质壁分离,植物将不能正常生存。因此,为保证植物移植后能正常生存,甲地土壤溶液浓度应≤0.15 mol/L。 5.B 解析: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使液泡逐渐变大、颜色变浅,随着细胞液中水分的增多,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变小。 6.D 解析:在失水过程中,细胞液中的水分子依次通过液泡膜、细胞质、细胞膜、细胞壁。 7.D 解析:A项,若题图细胞是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此时a>b,细胞渗透吸水。B项,若图示细胞正处于一个水分进出细胞动态平衡状态,则此时a=b,细胞水分进出量相等。C项,若图示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此时a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