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2.人体内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称为内环境,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生活所必需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渗透压的稳定遭到破坏,必然会引起代谢紊乱
B.pH和温度的稳定,都给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创造了条件
C.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也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机制[来源:高考资源网]
D.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维持的,体液调节占主导地位
3.抗体是由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以后分化成的浆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浆细胞生活环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红骨髓 B.胸腺
C.细胞内液 D.血浆等细胞外液
4.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
C.HCO、HPO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5.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是 ( )
①酸碱平衡 ②Na+、K+平衡 ③血糖平衡 ④体温调节 ⑤蛋白质平衡 ⑥CO2-O2平衡
A.①②③⑥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如图为“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图解,其中②④⑤为细胞外液。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②液体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图中①和③细胞具体的内环境分别是血液和组织液、组织液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的标号②
7.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 )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双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8.如图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A液、B液和C液分别是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A液、B液和C液组成人体细胞的体内生活环境——内环境
C.A液、B液和C液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D.体液包括A液、B液和C液以及细胞内液
9.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胰高血糖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抗体只能在液体④和①中出现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10.血细胞、淋巴管壁细胞及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分别是 ( )
A.血浆、淋巴、组织液和血浆
B.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
C.血浆、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和血浆
D.血浆、组织液、组织液
11.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血红蛋白、神经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
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
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12.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和还原氢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B.①③⑤ C.①③⑦ D.③⑤⑥⑧⑨
13.如图是细胞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⑤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的方向。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③为组织细胞,则各物质交换过程如图所示:
B.若③为脑细胞,⑤处的O2浓度高于①处,而CO2的浓度则相反
C.若③为肝脏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血糖浓度低于①处
D.若③为胰岛B细胞,饭后半小时⑤处的胰岛素浓度高于①处
14.下列有关内环境和稳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血浆中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内环境pH、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是细胞正常代谢所必需的
C.个体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共同调节的结果
D.葡萄糖、胰岛素、淋巴因子和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15.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⑤可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A.神经递质 B.载体蛋白 C.性激素
D.血红蛋白 E.呼吸酶 F.抗体
(2)若⑧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⑧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
(3)外界环境温度下降刺激皮肤感受器,感受器产生兴奋时,此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内的电位变化是________。神经冲动传导到位于________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作用维持体温的恒定。
(4)若⑥表示侵入内环境的某种病毒,则机体将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清除该病毒。其中,产生抗体的是________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的是______________细胞。
(5)图示表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是__________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
16.肝脏在人体健康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我国是乙肝的高发区,据统计,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约为1.2亿,感染率高达60%。请回答:
(1)肝脏里有一种数量较多的枯否氏细胞,它既是肝脏的“卫士”,也是全身的“保护神”,它能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这种免疫方式叫做________免疫。
(2)白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G)的比值(A/G)是肝功能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白蛋白是在肝脏细胞中制造的,当机体被病毒感染时,肝功能会受损,白蛋白的产生就会减少。若某人感染了乙肝病毒,则A/G会________(填“增加”或“下降”)。
(3)如图所示为肝脏的局部结构模式图:①正常情况下,血管B端与A端的液体相比,浓度增加的物质是__________等;②健康人饭后半小时肝组织内葡萄糖移动的方向主要体现为________。
A.1、2 B.1、3 C.4、3 D.3、4
(4)若上图所示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则________三处的液体可代表内环境的构成;“大头娃娃”奶粉是由于其蛋白质含量几乎为零,长期食用后将直接导致图中______(填字母)处液体的渗透压下降,使______(用图中数字表示)回流速度减慢,从而出现组织水肿等现象。
答案 1.B 2.D 3.D 4.A 5.D 6.C 7.C 8.A 9.A 10.C 11. A 12.B 13.B 14.D
15.(1)A、F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甲状腺激素 (3)由负变正 下丘脑 (4)浆 效应T (5)神经—体液—免疫系统
16.(1)非特异性 (2)下降 (3)①尿素、二氧化碳 ②D (4)a、b、c a 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