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豌豆进行遗传实验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雄蕊 B.自交时,雌蕊和雄蕊都无需除去 C.杂交时,须在开花前除去母本的雌蕊 D.人工授粉后,应套袋 解析:选C。豌豆是严格的闭花自花授粉植物,其花属于两性花,所以在自交时,无须除去雌蕊或雄蕊;在进行豌豆的杂交实验时,需在豌豆开花前,除去母本的全部雄蕊并套袋,待雌蕊成熟后再授以其他植株的花粉(即人工授粉),人工授粉后还要套袋,前后两次套袋的目的都是防止其他植株花粉的影响。 2.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狗的黑毛和白毛     B.豌豆的黄粒与圆粒 C.棉纤维的长和粗 D.鼠的白毛和马的棕毛 解析:选A。考查相对性状的概念: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结合上述说法,对四个选项的分析如下: 选项 判断 理由  A 属于相对性状 符合“两个相同”和“一个不同”  B 不属于相对性状 不是同一性状  C 不属于相对性状 不是同一性状  D 不属于相对性状 不是同一生物  3.正常人对苯硫脲感觉味苦,对苯硫脲没有味觉叫味盲。若几对夫妇子代味盲率分别是25%、50%、100%,则双亲的基因型依次是(  ) ①BB×BB ②bb×bb ③BB×bb ④Bb×Bb ⑤Bb×bb ⑥BB×Bb A.①③④ B.④②⑤[Ks5u.com] C.⑤④② D.④⑤② 解析:选D。由子代隐性性状逆推双亲基因型是遗传分析中常用的方法。隐性性状在子代中为25%,则双亲均为杂合子;在子代为50%,则双亲之一为杂合子,而另一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在子代为100%时,则双亲均为隐性纯合子。 4.如图是白化病遗传系谱图,图中Ⅲ2与有病的女性结婚,则生育有病女孩的概率是(  )  A.1/4 B.1/3 C.1/8 D.1/6 解析:选D。由图可见,正常个体Ⅱ1、Ⅱ2生了一患病女孩Ⅲ1,所以白化病为隐性遗传病,推知Ⅱ1、Ⅱ2基因类型均为Aa,所以Ⅲ2为1/3 AA或2/3 Aa,则Ⅲ2与有病女性(aa)结婚,生育有病女孩(aa)的概率是2/3×1/2×1/2=1/6。 5.(2012·杭州二中高二测试)下列有关显性的相对性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豌豆花色遗传属于完全显性 B.不完全显性、共显性不符合分离定律 C.不完全显性是指显性基因不能完全遮盖隐性基因的作用 D.共显性是指两个基因间不存在显隐性关系,两者互不遮盖,各自发挥作用,共同表现 答案:B 6.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基因B、b控制,下列是几组杂交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高考资源网KS5U.COM][高考资源网] 亲本表现型 后代    腋生  顶生  一 顶生×顶生 0 804  二 腋生×腋生 651 207  三 顶生×腋生 295 265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1)根据组合________可判断出豌豆花腋生和顶生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顶生,腋生)。 (2)组合二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其后代腋生中杂合子比例为________。 (3)组合三后代的腋生豌豆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 →  → → 答案:(1)二 腋生 (2)Bb Bb 2/3 (3)100%  1.下列关于孟德尔成功揭示出两大遗传定律的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选用异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豌豆各品种之间有稳定的、易区分的性状 B.在分析生物性状时,首先针对两对相对性状的传递情况进行研究 C.主要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并从中找出了规律 D.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解析:选D。豌豆是典型的自花传粉、闭花授粉植物;在分析性状时,孟德尔首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孟德尔运用了统计学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 2.(2012·杭州七校高二联考)下列有关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4种不同的交配类型 B.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C.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显性)小麦,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自交 D.通过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解析:选C。在一个生物群体中,若仅考虑一对等位基因,可有6种不同的交配类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2种不同类型的配子,其比例为1∶1;测交虽能鉴别亲本是否为纯合子,但不能保留纯合子,而且对自花传粉的小麦来说测交操作繁琐;通过测交不可以推测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但可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3.大豆的紫花和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组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01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和② B.③和④ C.①和③ D.②和③ 解析:选D。性状表现相同的两个个体杂交后代出现了性状分离,数量少的那种类型为隐性性状,两个具有相对性状的个体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表现,此种性状为显性性状。 4.(2012·绍兴一中高二检测)通过测交不能推测被测个体(  ) A.产生配子的数量 B.产生配子的比例 C.基因组成 D.是否是纯合子 解析:选A。测交实验可用来检测被测个体的基因组成,也可判断亲本是否为纯合子。通过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可确定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但不能确定亲本产生配子的数量。 5.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答案:C 6.在香水玫瑰的花色遗传中,红花、白花为一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用R、r表示)。从下面的杂交实验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杂交组合 后代性状   一 红花A×白花B 全为红花  二 红花C×红花D 红花与白花之比约为3∶1  A.红花为显性性状 B.红花A的基因型为Rr C.红花C与红花D的基因型不同 D.白花B的基因型为Rr 答案:A 7.控制蛇皮颜色的遗传因子遵循遗传定律进行传递,现进行下列杂交实验: 甲:P:黑斑蛇×黄斑蛇  乙:F1:黑斑蛇×F1黑斑蛇     ↓           ↓  F1:黑斑蛇、黄斑蛇    F2:黑斑蛇、黄斑蛇 根据上述杂交实验,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所有黑斑蛇的亲本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黄斑是隐性性状 C.甲实验中,F1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D.乙实验中,F2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与亲本黑斑蛇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甲、乙两杂交实验中各个体遗传因子组成为: 甲:P:Aa×aa   乙:F1:Aa×F1Aa   ↓        ↓ F1:Aa、aa    F2:AA、Aa、aa 即黑斑对黄斑为显性性状,甲杂交实验为测交,乙杂交实验为自交。 8.狐狸的银灰色皮毛和红色皮毛是一对相对性状,A控制显性。现有四只狐狸,甲为雌性红色,乙为雄性红色,丙为雄性银灰色,丁为雌性红色,并有下列杂交结果:甲×乙→全为红色狐狸,乙×丁→红色、银灰色狐狸,则显性性状及四种狐狸的基因型依次是(  ) 选项 显性性状 甲 乙 丙 丁  A 红色 AA AA aa Aa  B 银灰色 aa aa Aa aa  C 红色 Aa Aa aa AA  D 红色 AA Aa aa Aa  解析:选D。同一性状个体杂交后代出现另一性状的,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且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据乙×丁杂交结果可确定红色为显性性状,且乙和丁皆为Aa、Aa。  9. (2012·绍兴中学高二期中)将基因型为Aa的豌豆连续自交,在后代中的纯合子和杂合子按所占的比例得如右图所示曲线图,据图分析,错误的说法是(  ) A.a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B.b曲线可代表自交n代后显性纯合子所占的比例 C.隐性纯合子的比例比b曲线所对应的比例要小 D.c曲线可代表后代中杂合子所占比例随自交代数的变化 解析:选C。杂合子Aa连续自交n代后,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2)n,纯合子AA和aa所占比例相同为[1-(1/2)n]/2,可知图中a曲线表示纯合子所占比例,b曲线表示显性纯合子或隐性纯合子所占比例,c曲线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10.(2012·宁波镇海中学高二质检)下列各项实验中应采取的最佳交配方法分别是(  ) ①鉴别一只白兔是否为纯合子 ②鉴别一株小麦是否为纯合子 ③不断提高水稻品种的纯合度 ④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A.杂交、测交、自交、测交 B.测交、自交、自交、杂交 C.杂交、测交、自交、杂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解析:选B。考查各种交配方式的特点和应用。兔子能够生育多次,可以利用测交鉴别是否纯合;小麦自然条件下为自花授粉,自交最方便,若为杂合子,子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很容易鉴别,若测交需要人为操作,显然自交比测交方案更好;由于纯合子自交能稳定遗传,杂合子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所以利用连续自交的方式,使得杂合子比例逐渐减小,以提高水稻、小麦、豌豆等植物的纯合度;要鉴别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利用不同性状的纯合子杂交,子一代表现出的亲本性状即为显性性状。 11.(2012·富阳高二检测)老鼠毛色有黑色和黄色之分,这是一对相对性状。下面有三组交配组合,请判断四个亲本中是纯合子的是(  ) 交配组合 子代表现型及数目  ① 甲(黄色)×乙(黑色) 5(黑)、1(黄)  ② 甲(黄色)×丙(黑色) 8(黑)、9(黄)  ③ 甲(黄色)×丁(黑色) 全为黑色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丙和丁 D.甲和丁 解析:选D。根据三组杂交组合的子代表现型可知,黑色鼠出现的频率高于黄色鼠,且第③组子代全为黑色鼠,说明黑色为显性,黄色为隐性。故甲为隐性纯合子,丁为显性纯合子。 12.(2010·高考大纲全国卷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解析:选A。根据题意可知,aa个体不能存活,并且群体内随机交配繁殖后代。因群体中AA占1/3、Aa占2/3,所以群体中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1+2/3×1/2=2/3,产生a配子的比例应该是1/3×0+2/3×1/2=1/3,当随机交配时,按下表计算: 2/3A 1/3a  2/3A 4/9AA 2/9Aa  1/3a 2/9Aa 1/9aa(死亡)  因子代中aa死亡,所以子代中AA个体与Aa个体的比例为1∶1。 13.下图为豌豆杂交示意图:  (1)写出下列各字母或符号的遗传学意义: P________,F1________,F2________,F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表现型有________、________,等位基因为________。 (3)F1自花传粉,可产生________种配子,其类型有________。 (4)F3再自交得到F4,其中可稳定遗传的高茎所占概率为________,高茎中杂合子占________。 解析:本题以遗传图解的形式表示豌豆杂交的过程。图中P为亲代,F1为子一代,F2为子二代,F3为子三代,×为杂交,?表示自交,这些符号可用于有性杂交实验进行记录和分析。第(4)题F3自交一次得到F4,自交次数为n时,杂合子概率为1/2n,即次数越多,杂合子所占比例越小,纯合子所占比例越大。从F1至F4需自交三次,则高茎纯合子、矮茎纯合子共占概率为1-1/23=7/8,高茎纯合子概率为1/2×7/8=7/16。高茎豌豆占7/16+1/23=9/16,则高茎中杂合子占(1/8)/(9/16)=2/9。 答案:(1)亲代 子一代 子二代 子三代 杂交 自交 (2)AA、Aa、aa 高茎 矮茎 A与a  (3)2 A、a (4)7/16 2/9 14.如图为白化病(用A、a表示)家系谱,Ⅱ3为白化病患者,分析回答:  (1)Ⅰ1、Ⅰ2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________。 (2)Ⅱ4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________,是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 (3)Ⅰ1、Ⅰ2再生一个Ⅱ5,患白化病的概率是______,是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是正常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 解析:首先用逆推法,即据后代的表现型推测双亲遗传因子组成。Ⅱ3为白化病患者,而双亲表现型正常,则双亲一定都为杂合子。据Aa×Aa→1AA∶2Aa∶1aa可推出Ⅱ4遗传因子组成为AA或Aa,是杂合子的概率为2/3。第(3)问求Ⅱ5的概率,是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既要考虑是白化病的概率,还要考虑生男孩的概率为,即×=;Ⅱ5正常的概率为,生女孩概率为,则是正常女孩的概率是×=。 答案:(1)Aa、Aa (2)AA或Aa 2/3  (3)1/4 1/8 3/8 15.(探究创新题)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有编号为①~⑨的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编号是偶数的为雌性。已知①×②→③和④,⑤×⑥→⑦和⑧,④×⑦→⑨,③和⑧是白色,其余的均为黑色。用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请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________是显性性状。 (2)控制豚鼠的毛色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个体④的基因型是________。 (3)个体⑦为杂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②→③和④中,①②均为黑色,而子代中③为白色,可判定黑色为显性性状;⑤⑥为黑色,其子代⑧为白色雌鼠,可判断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①②的基因型为Bb,④的表现型为黑色,其基因型为BB或Bb;同理⑤×⑥→⑦和⑧中,⑤⑥均为黑色,⑧是白色,则⑦的基因型为1/3BB或2/3Bb,⑦为杂合子的概率为2/3;检测动物的基因型应用测交的方法,即将该个体与隐性个体交配,根据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来判断待测个体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 答案:(1)黑色 (2)常 BB或Bb (3)2/3 (4)将其与⑧交配。若后代中出现白毛个体,说明其是杂合子;若后代全为黑毛个体,说明其为纯合子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