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DNA结构及复制 一、选择题 1.(2011·泰兴摸底)关于DNA分子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每个DNA分子一般都含有4种脱氧核苷酸 B.不同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不等的 C.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 D.双链DNA分子中的一段,如果有40个腺嘌呤,就一定同时含有40个胸腺嘧啶 解析: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相关知识。在DNA分子长链中间的每个脱氧核糖均连接一个碱基和两个磷酸基团,链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碱基和一个磷酸基团。 答案: C 2.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分别决定于(  ) A.碱基对的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B.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和解旋酶的特异性 C.碱基对有不同的排列顺序和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细胞分裂的多样性和DNA复制的稳定性 答案: A 3.(2011·苏州质检)已知某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5.8%,其中一条链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2.9%和17.1%      B.31.3%和18.7% C.18.7%和31.3% D.17.1%和32.9% 解析: 由于整个DNA分子中G+C=35.8%,则每条链中G+C=35.8%,A+T=64.2%;由于其中一条链中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9%和17.1%,由此可以求出该链中,G=18.7%,A=31.3%,则其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1.3%和18.7%。 答案: B 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分子都用15N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N的原料,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14N标记的DNA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100%、0 B.50%、50% C.50%、100% D.100%、100% 答案: D 5.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 B.DNA通过一次复制后产生四个DNA分子 C.DNA双螺旋结构全部解旋后,开始DNA的复制 D.单个脱氧核苷酸在DNA酶的作用下连接合成新的子链 解析: 在有丝分裂间期,DNA主要存在于丝状的染色质中,能复制产生DNA,也能转录合成RNA;一个DNA复制一次产生两个子代DNA分子;DNA是边解旋边复制的;DNA酶催化DNA水解成脱氧核苷酸,与DNA复制无关。 答案: A 6.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15N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解析: 若亲代DNA为1个,子二代时共有DNA分子4个,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子二代的4个DNA分子可视为1个亲代DNA和3个只含14N的DNA,则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a+b)/4。 答案: B 7.具有P个碱基对的1个双链DNA分子片段,含有Q个腺嘌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片段即为一个基因 B.该片段分子中,碱基的比例总是(A+T)/(C+G)=1 C.该DNA分子中碱基对任意排列,碱基对最多有4P种排列方式 D.该片段完成n次复制需要2n-1(P-Q)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解析: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片段不一定是一个基因;双链DNA分子中碱基互补配对,所以A=T、G=C,故不能得出B项结论;由于有P个碱基对,所以在碱基对任意排列时,最多有4P种排列方式;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复制n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2n-1)(P-Q)个。 答案: C 8.(2011·泉州模拟)将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A.2小时 B.4小时 C.1.6小时 D.1小时 答案: C 9.(2011·聊城模拟)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②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③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中 ④基因表达时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⑤DNA分子每一个片段都是一个基因 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⑦基因的分子结构首先由摩尔根发现 A.两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 答案: B 10.某双链DNA分子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含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 B.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10个 C.4种含氮碱基A∶T∶G∶C=3∶3∶7∶7 D.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解析: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由一条链上A∶T∶G∶C=1∶2∶3∶4,计算得出一条链上100个碱基中A、T、G、C的数量依次是10、20、30、40,另一条链上A、T、G、C的数量依次是20、10、40、30。故该DNA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10+20=30(个),连续复制两次,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22-1)×30=90(个)。4种含氮碱基的比例是A∶T∶G∶C=(10+20)∶(20+10)∶(30+40)∶(40+30)=30∶30∶70∶70=3∶3∶7∶7。含200个碱基的DNA在不考虑每种碱基比例关系的情况下,可能的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但因碱基数量比例已确定,故碱基排列方式肯定少于4100种。 答案: C 11.(2011·南京质检)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四次。其结果不可能是(  ) A.含有15N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14N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解析: 由于DNA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经过四次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有2个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含有14N,其余14个DNA分子两条链全部含有14N,因此所有的DNA分子都含14N,该DNA分子中含有胞嘧啶60个,由此计算出含有鸟嘌呤60个,腺嘌呤和胸腺嘧啶各有40个,复制四次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数量为40×(24-1)=600个。 答案: B 12.如下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的某生物细胞DNA复制过程中的物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图反映出的DNA复制模式,可作为DNA双向复制的证据 B.此过程必须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任一条链中A=T,G=C C.若将该DNA进行彻底水解,产物是脱氧核苷酸和四种碱基 D.若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G+C)=a,则互补链中该比值为1/a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如右图所示DNA分子结构模式图。 (1)图中1、2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1、2、3合称________。 (2)如果5是腺嘌呤(A),则6是________,3能否表示腺嘌呤?________。 (3)若该片段表示的是人体内的DNA,则复制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DNA被彻底氧化分解,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图中数字表示)____________。 (5)假设大肠杆菌的DNA被标记上14N,相对分子质量为a,含15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15N的大肠杆菌放入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子一代DNA分子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子二代相对分子质量平均为________。 答案: (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2)胸腺嘧啶 不能 (3)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4)3、4、5、6 (5)(a+b)/2 (3a+b)/4 14.(2011·泰兴摸底)在生命科学研究中,“放射性元素示踪”是经常使用的研究手段。某生物科研所做了如下几个科学实验,请仔细阅读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按图甲所示方式繁殖8代,那么在子代中含1H的DNA分子的比例是________。DNA分子复制所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复制方式叫__________________复制。 (2)如上图乙所示,科研人员合成了一段含15N的特定DNA片段,用它作为探针,利用____________原理,可检测待测标本中的遗传信息。这项技术目前在环境监测方面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把带上3H标记的蚕豆根尖细胞(2n=12)移入含有秋水仙素的普通培养基中,连续分裂两次,则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有__________条染色体。如果DNA的半保留复制假设成立,实验结果应为:第一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全部都显示放射性,其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________________;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放射性显示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在DNA分子复制中的应用。(1)将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用3H标记后,放在普通培养基上按图甲所示方式繁殖8代,子代中每个DNA分子均含有1H。根据图可知,DNA分子复制是半保留复制。(2)用DNA探针检测待测DNA分子,是利用DNA分子杂交的原理。(3)由于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第二次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染色体为24条。由于DNA分子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所以3H标记的蚕豆根尖细胞培养在普通培养基中,DNA第一次复制时,子代中所有的DNA分子均为3H1H杂合DNA分子,所以细胞中的染色单体均显示放射性。细胞第二次分裂时,分别以3H1H杂合DNA分子的母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所以其子代DNA分子为3H1H、1H1H。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不断裂,故染色体都显示放射性,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显示放射性。 答案: (1)100% 模板、原料、能量、酶 半保留 (2)DNA分子杂交 检测饮用水中病毒含量(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24 均显示放射性 染色体均显示放射性,而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显示放射性 15.(实验探究)DNA复制方式,可以通过设想来进行预测,可能的情况是: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分散复制。 (1)根据下图中的示例对三种复制作出可能的假设:  ①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1个DNA分子形成2个DNA分子,其中一个是________,而另一个是__________。 ②如果是半保留复制,则新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是分散复制,则新形成的DNA分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究竟是哪种复制方式呢?进行实验设计证明DNA的复制方式。 实验步骤: ①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 ②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 ③将亲代15N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再连续繁殖两代(Ⅰ和Ⅱ),用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 实验结果符合DNA是半保留复制的假设和预期,请用图示表示实验结果。 答案: (1)①亲代的 新形成的 ②一条链来自亲代的DNA分子,另一条链是新形成的 ③每一条链中一些片段是亲代的,另一些片段是新形成的 (2)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