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定时练习: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一、选择题
1.用燕麦胚芽鞘做向光性实验,发现植物生长素产生的部位,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向光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
A.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尖端下面的一段
B.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C.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一段
D.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答案: C
2.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答案: B
3.(2011·哈尔滨模拟)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D.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解析: 实验的预处理能更有效的利用实验材料和试剂,使实验的目的性更强。
答案: C
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的不同组合分别处理幼茎切段。下图为幼茎切段的平均伸长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可说明( )
A.植物激素间具有协同作用
B.植物激素间具有拮抗作用
C.植物激素间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植物激素间具有连锁调节作用
解析: 由于图中曲线显示的是当两种激素共同作用于某一生理过程时,会使生理效应(促进伸长)加强。因此两种激素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答案: A
5.如下图为用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生长也不弯曲的是③④
B.生长且向光弯曲的是②⑤
C.生长但不弯曲的是①④
D.生长且向左弯曲的是①⑤
解析: 由图可知,①胚芽鞘尖端被不透光的锡箔套住,则胚芽鞘直立生长;②锡箔套住胚芽鞘尖端下面一段,尖端能感光,会发生向光弯曲生长;③切去尖端并照光,由于没有生长素,所以既不生长也不弯曲;④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由于没有尖端,不感光,生长素均匀向下运输,故直立生长;⑤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置在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一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故向放置琼脂块的对侧弯曲生长。
答案: C
6.(2011·福州八中质检)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解析: 对照实验必须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即除自变量不同之外,其余变量都相同,这样的实验结果(因变量)才能反应自变量的作用。
答案: C
7.如下图表示生长素对植物某营养器官的影响,“低浓度促进、
高浓度抑制”一句中,高浓度、低浓度分别指( )
A.大于A的浓度、小于A的浓度
B.大于C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C.大于B的浓度、小于B的浓度
D.大于A的浓度、小于C的浓度
答案: B
8.在黑暗条件下,细胞分裂素可延缓成熟绿叶中叶绿素的降解,表明细胞分裂素能( )
A.延缓叶片变黄
B.促进叶片衰老
C.在成熟的叶肉细胞中合成
D.独立调节叶绿素降解的生理过程
解析: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者的比例决定了叶片的颜色,叶绿素若被降解含量减少,类胡萝卜素比例增大,叶片就会变黄,反之,叶片变黄将可延缓。
答案: A
9.植物激素在农业生产和园林绿化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合成除草剂,可清除农田和园林杂草或抑制杂草生长
B.在园林栽培中,可用赤霉素来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C.在进行组织培养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分裂素可促进细胞分裂
D.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利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答案: D
10.(2011·海中模拟)下图所示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 )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解析: 本题考查了对照实验,一定要看单一的变量。
答案: B
11.(2011·广州质检)有人测定了苹果、柑橘等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如下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幼果生长时期,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减少
B.在果实发育初期,脱落酸含量最高,而果实衰老时期,乙烯含量达到最高峰
C.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与乙烯5类植物激素,都是有规律地参加到代谢反应中
D.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主要是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而乙烯主要是抑制生长和发育
解析: 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乙烯5类植物激素之间既有协同效应,又有拮抗效应,其含量呈现规律性的变化,共同调节植物体的生长与发育。脱落酸主要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主要是促进果实的成熟。
答案: D
1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图1为实验示意图。图2曲线中能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是( )
A.a B.b
C.c D.d
解析: 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时促进生长,高浓度时抑制生长。曲线a、b都体现了这一特点,但a曲线最大角度大于90°,也就是胚芽鞘向左弯曲,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抑制生长最大限度只能使胚芽鞘左侧停止生长,和右侧一样,也就是α的最大值为90°。
答案: B
13.(2011江苏盐城二次调研)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遗传学研究表明,赤霉素对矮生玉米的作用效果明显,而对正常株高玉米的作用效果不明显。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图中的a过程表示促进,b过程表示抑制
B.图中的c过程可能是促进,也可能是抑制
C.赤霉素缺乏的植物体无法完成生长素的合成
D.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
解析: 控制玉米茎秆高度的基因可能与赤霉素的合成代谢有关,故赤霉素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的生长;结合图示知:赤霉素可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影响植物生长;因生长素具有双重性,所以图中c过程可能促进生长,也可能抑制生长;在缺乏赤霉素情况下植物也可以合成生长素。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
14.(2011·全国卷Ⅰ)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右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中的生长素浓度是促进生长的,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会升高。请仅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推测出现该现象的两种可能原因。
原因1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原因1:内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比外侧高,所以内侧细胞生长较快
原因2: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相同,但内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该浓度的生长素更有利于内侧细胞的生长
15.萝卜的生长发育过程受多种激素的共同调节,其中细胞分裂素起着重要作用。
(1)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________和________。
(2)研究还发现,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部位移动。为验证这一结论,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方案。请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
材料用具: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氨基酸可被叶片吸收并在叶片内移动),蒸馏水,棉签,检测放射性强度的设备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生长状况相同的萝卜成熟叶片若干,在叶片左半叶某一部位涂抹含14C标记氨基酸的溶液(如上图所示)。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细胞分裂素主要存在于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部位,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2)这是属于典型的实验设计题目,考查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探究能力,题干中的信息对于解题非常关键,学会寻找变量,设置对照,这个题目中的变量就是细胞分裂素;氨基酸等物质可以向细胞分裂素浓度高的地方移动,因此对照中的两组分别为:一组为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另一组为蒸馏水,一段时间后,再用设备检测放射性的高低,这样就可验证这一结论。因此步骤就在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致的模式,即分组、对照、检测。由于是验证性的实验,结论是唯一的。
答案: (1)正在进行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 组织分化
(2)实验步骤:
第二步:将叶片均分为两组,编号为a、b
第三步:在a组叶片右半叶某一部位涂抹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b组叶片的相应部位涂抹等量的蒸馏水
第四步:在相同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检测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和b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a组叶片涂抹细胞分裂素部位的放射性强度高于b组叶片涂抹蒸馏水部位的放射性强度
16.(实验探究)蒙古扁桃是国家三级保护濒危植物,它的种子不易萌发。某研究所开展了实验研究,结果如下表(表中的CK为空白对照组;发芽指数是指某一天发芽数与从开始实验到该天的天数之比,能更好地反映种子的萌发状况):
GA3
NAA
浓度(mg/L)
发芽指数
浓度(mg/L)
发芽指数
CK
86.5
CK
86.5
10
88.5
0.1
89.0
20
51.0
1.0
66.5
30
48.0
5.0
26.0
(1)此实验由两个独立的实验构成,请拟出其中的一个实验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表中可以看出,当GA3、NAA浓度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时,对蒙古扁桃种子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
(3)如果想就此开展“种子萌发的最适浓度”的探究,请以其中的某一激素为实验材料,写出主要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实验是两个独立实验,由表格上的标题来看,是研究“两种激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所以针对每一个实验,可以写出相应实验课题;发芽指数越高就说明该种子发芽所用的时间越短、发芽速度越快,即表现为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实验目的为“探究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最适激素浓度”,自变量
为激素浓度,可以利用表中信息找出发芽指数高的激素浓度,在此基础上设置一系列浓度梯度进行探究,例如NAA适宜浓度为0.1 mg/L,再设置合适的梯度,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对照原则,所以要设置一组空白对照,即为蒸馏水。因变量为发芽指数,具体观测指标为每天的发芽数及总处理天数。
答案: (1)探究GA3对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或探究NAA对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影响)
(2)10 mg/L 0.1 mg/L
(3)如探究蒙古扁桃种子萌发的最适NAA浓度,实验步骤为:
①取若干粒蒙古扁桃种子,均等地分成六组(每组约50粒)
②分别配制具有—定浓度梯度的NAA浓度,如0.06 mg/L、0.08 mg/L、0.10 mg/L、0.12 mg/L、0.14 mg/L的NAA溶液和等量的蒸馏水,分别浸泡种子
③记录每天的发芽数,并填入自制的表格中,计算出各种浓度下的发芽指数,发芽指数最高的为最适浓度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