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巢湖模拟)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蓝藻没有细胞器,但能进行光合作用
B.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原核生物中既有生产者,也有分解者
D.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和RNA
解析:选C。蓝藻含有核糖体,尽管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细菌无线粒体,但有的由于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生物中既有生产者(如硝化细菌、蓝藻),也有分解者;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2.科学家通过对前列腺癌细胞的研究发现,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绿茶中的多酚可以减少人体的BCL-XL蛋白,而这种蛋白质有抑制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绿茶具有抗癌作用的根本原因是绿茶细胞中具有( )
A.多酚 B.多酚合成基因
C.BCL-XL蛋白 D.BCL-XL蛋白酶
解析:选B。绿茶中的多酚是抗癌的有效成分,多酚的合成受基因控制。
3.(2011年天津模拟)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每一极均含有同源染色体
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C.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姐妹染色单体间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的分离一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解析:选A。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二倍体生物的等位基因的分离主要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但发生基因突变的二倍体和多倍体则还可以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如中A和a的分离。
4.用3H标记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和皮肤生发层细胞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前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后者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数和被3H标记的染色体数分别为( )
A.前者20和10,后者40和20
B.前者40和40,后者80和40
C.前者40和20,后者80和40
D.前者40和20,后者80和80
解析:选B。小白鼠体细胞含20对同源染色体,40条染色体,其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40,皮肤生发层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的染色体数是80。由于DNA分子的复制具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即新产生的DNA分子中有一条链是来自于母链,另一条链是新合成的子链,每个DNA分子位于一条染色单体上。即第一次复制后的所有DNA都是一条链含有3H,另一条链不含;第二次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则有一半含有3H,另一半不含。精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并没有进行DNA的复制,因此其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40条染色单体形成的40条染色体都被3H标记,而生发层细胞在进行两次DNA复制后,在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只有40条染色体被3H标记。
5.己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植株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 )
A.1/4 B.1/6
C.1/8 D.1/16
解析:选B。由题干分析知:高茎红花×矮茎白花→F1高茎红花9高茎红花∶3高茎白花∶3矮茎红花∶1矮茎白花9高茎红花∶3矮茎红花F3,设红花基因为B,白花基因为b,则F2红花个体中有BB,Bb,F3中白花个体为×=。
6.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特点,子代的细胞质基因来自母本,所以子代的性状和母本一致。在一对性状的正交与反交实验中,F1往往能得出不同结果的一组遗传方式是( )
A.细胞核遗传与细胞质遗传
B.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遗传与伴性遗传
C.细胞质遗传与伴性遗传
D.只有细胞质遗传
解析:选C。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正、反交实验中:如果是细胞核中的基因所控制的遗传(伴性遗传除外),则正、反交F1结果是一样的。伴性遗传,正,反交F1结果不同,如一对夫妇,男性色盲和女性正常可看作正交,后代儿子可以正常。另一对夫妇,女性色盲和男性正常可以看作反交,后代儿子都是色盲。因此伴性遗传正交和反交结果不同。细胞质所控制的遗传,从题干中提示的信息可以看出,子代性状和母本一致,正、反交F1结果不同。
7.(2010年高考福建卷)研究发现,胰岛素必须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才能调节血糖平衡。如果人体组织的细胞膜缺乏该受体,则可能导致( )
A.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B.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C.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高
D.细胞加速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解析:选A。胰岛素能够与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结合,通过促使血糖进入细胞,并将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和转化成非糖物质而降低血糖,所以当组织的细胞膜缺乏该受体时,细胞将减缓摄取血糖,同时血糖不能被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物质,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8.下列关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B.T细胞和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不同
C.浆细胞(效应B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但不能识别抗原
D.效应T细胞因能裂解靶细胞从而彻底消灭抗原
解析:选D。根据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两者都涉及到T细胞发挥的作用。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浆细胞(效应B细胞)只能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后,有时还需抗体参与,才能彻底消灭抗原。
9.如图为反射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刺激a点,检测各位点电位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检测到c、d点有神经冲动,说明神经冲动在同一神经元上是双向传导的
B.神经冲动由d传导到e时,需要组织液为传导媒介
C.b处检测不到神经冲动,是由于上个神经元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处于抑制状态
D.如果de距离等于cd,在刺激d点时,c处先测到电位变化,这与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耗时较长有关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