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检测: 实验与探究
一、选择题
1.(2011·山东高考)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詹纳斯绿B)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D.甲基绿、派洛宁(吡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DNA和RNA
2.下列所列举的调查活动或实验,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①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试管
②在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③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④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A.①②③ B.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1·福建五校联考)下列有关实验及显色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B.脱氧核苷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C.在常温条件下,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呈现紫色
D.在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甲基绿作用呈现绿色
4.下列四个生物实验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取材→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B.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取试管→加入淀粉液→注入酶液→保温→加碘液→观察
C.制作生态瓶实验:洗净空瓶→装入动植物→灌满自来水→将瓶密封→放在阳光下
D.蒲公英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
5.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细胞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都可用模型构建的方法
B.分离细胞内各种细胞器常用差速离心法
C.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的层析液是无水乙醇
D.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时必须使用活细胞
6.实验材料的选择是科学探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材料选对了就等于实验成功了一半。下面有关洋葱实验材料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表皮细胞大,容易观察,可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
B.根尖细胞分裂旺盛,可用于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实验
C.表皮细胞呈紫色,可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
D.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二、非选择题
7.(2011·福建高考)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观察对象
染色剂
实验结果
①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苏丹Ⅲ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②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DNA和RNA分布
吡罗红
甲基绿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③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健那绿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④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龙胆紫
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________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解离。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__阶段反应,该反应变化是________。
8.(2011·山东基本能力)蛙是研究发育生物学的良好实验材料。蛙受精卵的植物极含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和mRNA,称为生殖质。蛙的生殖质可以在不同受精卵之间进行移植而且仍能够保持其活性;用紫外线照射受精卵植物极能够破坏生殖质。随着卵裂的进行,含有生殖质的细胞裂球迁移进入发育中的生殖腺,发育为生殖细胞。为了解生殖质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某研究小组选择蛙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组别
处理方式
实验结果
组1
受精卵未做任何处理
生殖腺中有生殖细胞
组2
用紫外线照射植物极
生殖腺中无生殖细胞
组3
移植正常的蛙生殖质至经
紫外线照射过的植物极
生殖腺中有生殖细胞
据此,研究小组得出结论:蛙的生殖质决定生殖细胞的形成。
(1)进行科学探究之前,需要在已有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该实验探究的科学问题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材料的选择往往关系到实验的成败。本实验选择蛙作为实验材料的优势是( )
①蛙是变温动物
②蛙的发育不受环境影响
③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同步发育的蛙卵
④蛙在体外发育,受精卵也较大,易于观察和进行移植操作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设置实验组1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下列问题中能够深化本实验研究的是( )
A.蛙的生殖质是否影响其变态发生过程
B.蛙的生殖质决定生殖细胞形成的机制是什么
C.蛙的生殖质是否具有免疫作用
D.蛙的生殖质是否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答案与提示
1【解析】 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来判断,选项A中不需要保持细胞活性;选项B中在用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之前,需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解离,此时细胞已被杀死;选项D中需用试剂盐酸处理后再染色,故D中细胞也无需保持细胞的活性。
【答案】 C
2【解析】 该题考查种群数量的调查、种群密度的调查、群落中动物丰富度的调查,属于常规实验的考查。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时,从试管中吸出的培养液计数前没有振荡导致酵母菌贴试管壁的个体被忽略,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比实际结果偏小;在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开灯会导致捕获到的动物种类减少,最终使实际结果偏小;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鲤鱼身上标志物脱落会导致第二次捕获到的标志个体减少,但根据公式标记比例不变,所以求得的该种群生物总数变大;用样方法求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如果不统计样方线上的个体数,导致统计的个体数减少,故种群密度比实际结果偏小。
【答案】 C
3【解析】 蔗糖无还原性,在水浴条件下,斐林试剂与其发生作用无砖红色沉淀产生;甲基绿使DNA呈绿色;在常温条件下,核糖核酸与吡罗红作用呈现红色。
【答案】 C
4【解析】 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解离后应先漂洗再染色和制片;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应先将酶与淀粉分别用相应温度处理,然后再将二者混合;制作生态瓶时,水量不应装满;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应先确定调查对象,再选取样方、计数和计算种群密度。
【答案】 D
5【解析】 在色素的提取分离实验中,无水乙醇是提取色素的试剂,把几种色素分开则用层析液。
【答案】 C
6【解析】 表皮细胞没有分裂能力,不能用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根尖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不能用于观察减数分裂的实验;表皮细胞呈紫色会掩盖叶绿素的颜色,不能用于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实验;表皮细胞具有大液泡,可用于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
【答案】 D
7【解析】 (1)由于甲基绿与DNA结合呈现绿色,吡罗红与RNA结合呈现红色,而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故实验②的结果是细胞内染成红色的面积远大于染成绿色的面积。龙胆紫能对染色体(质)染色,实验④的结果应是间期细胞的细胞核、分裂期的染色体都被染成紫色。(2)盐酸对细胞有杀伤作用,从而使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分子的染色剂可快速进入细胞内;为了防止盐酸对细胞的过度损伤,实验操作时要注意掌握好盐酸的浓度、材料处理的温度和时间。(3)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发生的反应是[H]+O2酶,H2O+大量能量。
【答案】 (1)①③
(2)细胞膜 时间
(3)三 [H]与氧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8【解析】 (1)根据实验设计可推知该实验探究的科学问题应是:(蛙)生殖质在生殖细胞中的作用是什么。
(2)蛙的胚胎发育过程时间短,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同步发育的蛙卵,蛙在体外发育,受精卵较大,易于观察和进行移植操作,因此选用蛙作为实验材料。
(3)实验组1为对照实验,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增强实验结果的说服力。
(4)B选项是对前一问题的深化研究,其余选项探究了生殖质的其他作用。
【答案】 (1)(蛙)生殖质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2)D
(3)为实验对照组,排除其他条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 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