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高分规范训练系列十:植物生命活动调节分类专训  1.下图为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两种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这两种现象的产生都与单侧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有关 B.甲图中生长素在背光侧多,细胞伸长快,所以出现向光生长现象 C.乙图中茎的生长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D.乙图中植物根水平生长,以利于吸收土壤中的水分 解析:甲、乙两图现象分别是单侧光和重力影响了生长素分布造成的,A错;乙图茎两侧的生长情况是:生长素浓度低,生长慢,生长素浓度较高生长快,没有体现出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错;乙图中根由于重力作用,会向地生长,不会水平生长,D错。 答案:B 2.某研究性课题小组的同学对植物生长素非常有研究兴趣,设计了图1、图2所示实验:探究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还是将生长素分解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1可知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从而引起胚芽鞘弯曲 B.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 C.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 D.胚芽尖端对胚芽鞘弯曲起关键作用 解析:图1中乙向光侧的生长素若被光分解,则植物将弯向光源生长,因而是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更多地移向背光侧,而不是将其分解;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将生长素分解了;如果胚芽鞘的长度关系为c<a=b<d,则说明单侧光使胚芽尖端的生长素转移了;胚芽尖端能感受光照,使生长素转移。 答案:D                     3.根据图1、2分析a、b、c、d四个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正确的结论是 (  )  A.a>b>c=d B.c>a=b>d C.b>a>d>c D.a=b=c=d 解析:图1中由于玻璃隔板阻止了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所以a、b两个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相等。图2中,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由向光侧横向运输到背光侧,所以c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多于d。 答案:B  ▲如图表示关于生长素的实验,以下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解析: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含量X>Y,当将其分别放到M、N上时,由于都是居中放置,所以均直立生长,且M比N长得更长一些。 答案:A 4.切除玉米胚芽鞘的尖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应先将切除尖端的玉米胚芽鞘放在蒸馏水中浸洗2~3小时,然后才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如果分别在黑暗中和单侧光照射下进行,实验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分析图乙曲线的含义:______________,这一结果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实验是定量实验,实验目的是探究生长素与胚芽鞘弯曲角度的关系,因此要尽量减少内源性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蒸馏水中浸洗”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本实验中的胚芽鞘已经去掉尖端部分(感光部位),因此不管是有光还是无光,不管是均匀照射还是单侧光照射,生长素都是由形态学的上端运向形态学的下端,实验结果不会有明显变化。 答案:(1)降低胚芽鞘内原有的生长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黑暗中或单侧光照射下实验结果基本不变,因为光照对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分的运输基本上没有影响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的增大胚芽鞘弯曲角度增大;超过一定浓度,胚芽鞘弯曲角度反而减小 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植物生长的效果减弱   5.(精选考题·苏州模拟)将栽有刚发芽玉米幼苗的小盆固定于如图所示的以一定速度匀速旋转的转盘上(小盆不透光),并给予左侧光照。一段时间后,玉米的顶芽和根的生长方向分别为(假定观察时小盆也处于如图位置) (  ) A.顶芽 ,根 B.顶芽 ,根 C.顶芽 ,根 D.顶芽 ,根 解析:分析各种因素,判断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情况和生长方向。本题中由于转盘旋转,单侧光不能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应首先排除此干扰。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图示状态幼苗的根、茎左侧生长素浓度高。茎左侧生长快,向右弯曲生长;根左侧高浓度抑制生长,右侧生长快,向左弯曲生长。 答案:D                       6.(精选考题·福州第三次月考)如图中曲线Ⅲ表示茎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如果将同样浓度范围的植物生长素施用于侧芽,则能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是 (  ) A.Ⅰ B.Ⅴ C.Ⅳ D.Ⅱ 解析:植物体的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是根>芽>茎。据此可知,曲线Ⅲ表示生长素的某一浓度范围对植物茎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此浓度范围施用于植物侧芽会抑制其生长,则代表它生长状况的曲线为Ⅰ。 答案:A 7.(精选考题·岳阳模拟)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甲所示。则曲线上P点最可能对应于乙图中的位置是 (  )  A.a B.b C.c D.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坐标曲线的分析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作用的两重性。P点所在的曲线的含义是: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单位长度所需的时间越长,即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生长素的促进生长作用减弱。乙图中,只有d点是属于生长素浓度高但生长速度慢的状态。 答案:D 8.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α-淀粉酶的产生,而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对α-淀粉酶的合成起抑制作用,两者在α-淀粉酶的合成中的相互作用如图所示,6-甲基嘌吟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剂在第11小时加入,见图中“↓”。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6-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抑制α-淀粉酶的产生 B.在α-淀粉酶合成中,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其作用机理是促进mRNA的合成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解析:植物衰老过程中蛋白质的合成能力减弱,代谢缓慢,如促进mRNA的合成,则结果相反,植物不会表现出衰老的症状。由此可见,脱落酸加快植物衰老的作用机理应该是抑制mRNA的合成。 答案:C 9.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生长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  )  解析: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使第一个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最高,从而抑制了它的生长。 答案:B 10.一位同学在探究NaHS溶液对柳条不定根发生及生长的影响时,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以下两个图(如图1、2)。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0.1~1 mmol/L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均有促进作用 B.0.6 mmol/L的NaHS溶液抑制柳条生根而促进其根的生长 C.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一定是0.2 mmol/L  D.一定浓度范围内的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解析:图示表明以0.2 mmol/L的NaHS溶液处理时,柳条生根数和生根长度均比其他浓度条件下好,说明NaHS溶液促进柳条不定根生长的最适浓度在0.2 mmol/L左右,但不能肯定是0.2 mmol/L;由于1 mmol/L的NaHS溶液处理后柳条生根数和生根长度均低于0 mmol/L的NaHS溶液处理组(对照组),说明在此浓度下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都具有抑制作用。在0~0.8 mmol/L的NaHS溶液处理条件下,NaHS溶液对柳条生根和根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 答案:D  11.(精选考题·海南卷)某木本植物种子成熟后不能萌发,经过适宜的预处理可以萌发。现用甲、乙、丙、丁四种预处理方法处理种子,再将处理后的种子分成两组:一组在温度和水分等适宜的条件下进行萌发实验并测定萌发率,结果见表;另一组用于测定A、B两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图。请回答: 预处理方法 室温、保湿(甲) 4℃、保湿(乙) 4℃、水浸种(丙) 4℃、干燥(丁)  种子萌发实验条件 温度和水分等适宜条件  种子萌发率(%) 0 100 98 0    (1)由表可知,有利于该种子萌发的预处理条件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由表和图可知,两种激素中抑制种子萌发的是________。 (3)已知激素A存在于上述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中,为了验证激素A对种子萌发的作用,可用白菜种子为材料,以白菜种子发芽率为指标进行实验,请补充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步骤: ①剥离该木本植物种子的种皮,提取激素A,并制备成激素A水溶液。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低温 水分(或4℃保湿 4℃水浸种) (2)A (3)实验步骤:②分别用激素A水溶液和蒸馏水处理白菜种子,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其中蒸馏水处理为对照 ③一定时间后,统计白菜种子的发芽率 预测结果:激素A处理的白菜种子发芽率低于对照 得出结论:激素A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12.某棉农获知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脱落的原理后,采收前在棉田喷施了一定量的脱落酸,试图除去棉花叶片便于机械采收,但效果不明显,为探究其原因,有人设计了下面的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植株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长势相同的、处于生殖生长末期的棉花植株,均分成甲、乙、丙三组,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回答下列问题: (1)乙、丙组对照是否符合单一变量原则?________。 (2)有人认为乙、丙组不足以验证假设。若要验证假设,必须对丙组进行修改,请将修改后的实验方案绘在右侧的框图内。 (3)将乙组与修改后的丙组进行比较,若一定时间后,两组叶片脱落数量相比,_____,则证明假设成立。 (4)若在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组落叶数量基本相等,则甲、乙两组对照可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比乙、丙组的实验条件可发现,两者差异为是否使用脱落酸处理,因此,符合单一变量原则。本题的实验假设是“植物中存在的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因此,实验自变量应该为是否使用生长素处理。可推知丙组应该用外源脱落酸处理,但不用生长素处理,即丙组中空白琼脂块改为含脱落酸的琼脂块,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改为空白琼脂块,根据“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的假设,预期乙组中脱落酸作用效果减弱、落叶数量应该比丙组少。比较甲、乙两组实验,甲组中保持正常顶芽能产生生长素,而乙组中人为增加外源生长素,两组实验结果相同,可以推测出甲组中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对外源脱落酸起抑制作用。  答案:(1)符合 (2)如右图所示 (3)修改后的丙组明显多于乙组 (4)棉花顶芽产生生长素对脱落酸的功能有抑制作用 ▲(精选考题·福州第三次月考)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下表是植物不同部位各种激素的相对浓度,请分析回答: 种类 相对浓度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茎尖 +++ +++ +++ -  幼叶 +++ +++ - -  伸长茎 ++ ++ - -  侧芽 + ++ - -  成熟叶 + + - +++  成熟茎 + + - -  根 + - - -  根尖 ++ ++ +++ -  +++示含量高;++示含量中等;+示含量低;-示无   (1)植物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目前公认的植物激素共有五大类,除上表中的四类外,植物体内还有________属于植物激素,该激素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茎尖和伸长茎中各激素的含量,同时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植物的生长,可以说明生长素和赤霉素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__而促进生长,细胞分裂素主要是通过促进________而促进生长。 (3)分析研究上表可知幼叶中没有脱落酸,成熟叶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某同学通过查资料得知“成熟叶叶柄容易脱落是因为成熟叶含有脱落酸,而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该结论。 ①实验步骤: 第一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2)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 (3)①实验步骤:第一步:选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良好且大小相同的植物三株,分别标记为甲、乙、丙 第二步:将甲、乙两植株的成熟叶叶柄切断,且在甲植株叶柄的切断处敷上含有适宜浓度脱落酸的琼脂,在乙植株叶柄的切断处敷上相同大小的空白琼脂块,丙植株不做以上任何处理 第三步:观察并比较甲、乙、丙三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的时间顺序 ②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甲、丙两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时间基本相同,均比乙植株成熟叶叶柄脱落得早,说明成熟叶叶柄容易脱落是因为成熟叶含有脱落酸,而脱落酸能促进叶柄脱落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