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广东连平中学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强化训练(一) 班级: 姓名: 座号: 1.(16分)目前临床上癌症治疗的方法,一般是手术切除肿瘤,为防止体内残留癌细胞,在手术后进行化疗,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从资料上获知:二氯二乙胺能够阻止参与DNA复制的酶与DNA相互作用。他们推测: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能作为一种癌症的化疗药物,并就此问题设计实验进行了探究. 实验材料:肝部长有肿瘤的小鼠,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馏水,生理盐水,含有全部营养物质的细胞培养液,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试管,吸管等. (1)其中某位同学实验操作如下:(请将实验内容补充完整) ①取洁净的培养皿一个,加入适量的培养液,从小鼠肝部切取肿瘤组织,剪碎,并用 处理,使其分散开来,置于培养皿中培养. ②取洁净的试管5支,加入等量的培养液,编号1、2、3、4、5,并在1-4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不同浓度的二氯二乙胺溶液,5号试管中加入 . ③从培养皿中吸取等量的培养液置于1-5号试管中,振荡后,在冰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置于血球计数板内,在显微镜下计数,记录数据. (2)请你纠正上面这位同学操作上的错误: ① ; ② . (3)另一位同学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结果如下: 实验组别 1 2 3 4 5  二氯二乙胺浓度(mg/ml) 0.1 0.2 0.3 0.4 0  细胞数目(个/mL) 320 275 186 96 560  ①在该实验中,遵循了实验设计的 原则和 原则. ②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2.目前市场上有许多水果、蔬菜是用植物激素刺激其快速生长发育成熟的,人们担心儿童吃了这些水果、蔬菜后会出现性早熟。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赵教授介绍说:“植物激素只能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而且他认为“植物激素不会引起儿童性早熟”。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以下问题: (1)能导致儿童性早熟的主要激素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作用于相应的 。它是脑中的________调节________释放的相关激素刺激相应腺体分泌的;正常人体内这种激素浓度偏高会抑制脑中相关激素的释放,该调节方式称为____ ____。 (2)现有12只未成熟的长势、体重和年龄相同的同种幼小雄兔;适量的兔饲料、普通水果、植物激素、动物雄性激素等。实验所需其他条件均满足要求。假设赵教授的观点正确,请你设计一个相关的验证实验。 实验步骤: 第一步: 。 第二步: 。 第三步:其他饲养条件完全相同,并定时观察记录各组雄兔的发育情况。 预期实验结果: 。 3.(16分)青蛙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下面是对青蛙的有关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为了探究雌激素能否促进雌性成蛙排卵,做了如下实验: 取发育状况相同的雌性幼蛙20只,分成甲、乙两组。把两组幼蛙放在适宜且相同的环境中分开培养,每天同一时间饲喂:甲组饲喂用适量雌激素制剂拌匀的饲料,乙组饲喂等量的普通饲料;直至幼蛙发育为成蛙,提供成蛙繁殖所需的所有条件(包括雄性成蛙),观察并记录排卵量,分别计算两组排卵量的平均值。 (1)本实验中 是实验组。 (2)本实验有多个变量,其中, 是自变量,“培养环境、饲喂时间、饲料用量”是 。 (3)预测实验现象及结论:① ,说明雌激素能促进雌性成蛙排卵;②……;③……。 (4)为排除雌蛙体内雌激素对实验的影响,有人建议增设丙组,丙组除了雌性幼蛙被摘除卵巢外,其他的均保持与乙组相同。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 ,并说明理由:  。 Ⅱ、新华社2010年3月1日电:瑞典科学家一项最新研究表明,高浓度的雌激素污染物会使雄性青蛙变性。研究人员认为:造成雄性青蛙变性的原因可能有两个,其一,雌激素污染物使青蛙的性染色体组成由 变成XX;其二,受雌激素污染严重的环境使青蛙的性别表现型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说明生物的性状是 由 共同作用的。 4.(16分)请根据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曲线和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佳时期是上图中 图像(填字母)。 (2)能否选定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 整个分裂过程? ,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 (3)某些金属元素对细胞分裂有较大的影响。请设计实验探究三氯化铝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提示:细胞分 裂程度可用细胞分裂指数来表示,即分裂中期细胞数与所观察的细胞总数之比值) 材料用具:洋葱、1.0 g/L的AlCl3溶液、显微镜、解离液、龙胆紫溶液、蒸馏水、 镊子、烧杯、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等。 实验步骤: ①将两组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分别放入盛有水的A、B培养皿中,在相同条件下培养,约38 h~ 48 h后洋葱萌生新根。 ②在A培养皿中加入10毫升1.0 g/L的AlCl3溶液,B中加 。 ③培养相同时间后,各取A、B培养皿中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根尖若干,制成 。 ④观察A、B中各100个细胞,分别计算 。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大于B。 结论:三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促进作用。 ②结果: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和B相差不大 结论:三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没有影响 。 ③结果: 。 结论: 。 5.(16分) 奶牛场每天排放大量的粪便、饲料残渣,如不处理会严重影响周边人、畜的饮水安全等。下图是某奶牛场废水处理流程图。请回答: (1)初期,氧化塘藻类大量繁殖,氧气过度消耗,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其尸体被微生物分解加剧氧气消耗并产生有毒物质,污染进一步加剧。上述污染进一步加剧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调节。___________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A.负反馈 B.正反馈 C.激素 D.负反馈和正反馈. (2)后来,氧化塘后部大量种植莲等挺水植物,使出水口处水中的浮游藻类减少,原因是 。一段时间后,群落结构趋于稳定,群落的这种变化过程属于 。碳在这个生物群落内以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 (3)氧化塘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藻类、风车草、莲、圆田螺、细菌等生物外,还必须有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 (4)为了研究X物质对动物细胞的影响,某研究小组用不同浓度的X物质将细胞处理24小时。然后测量各组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经过多次试验后:所得数据如图所示: 实验组编号 A B C D E F  X物质的浓度(ng mL-1) 0 2 4 8 15 32  细胞内ATP的浓度(nmol mL-1) 80 70 50 20 5 1  细胞死亡的百分率 1 3 10 25 70 95  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 ②实验数据表明,细胞内ATP浓度下降, 供应减少,细胞死亡率增加。 ③若用混有浓度为2ng mL-1的X物质的饲料饲喂大鼠,其小肠的消化和吸收功能会受到 (促进/抑制) 。 6.(每空2分,共10分)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DNA粗提取的相关探究活动。具体步骤如下: 材料处理:称取新鲜的花菜、辣椒和蒜黄各2份.每份l0g。剪碎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20℃、另一组置于一20℃条件下保存24 h。 DNA粗提取: 第一步:将上述材料分别放人研钵中,各加入l5 mL研磨液,充分研磨。用两层纱布过滤 取滤液备用。 第二步:先向6只小烧杯中分别注人10mL滤液,再加人20 mL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 溶液,然后用玻璃棒缓缓地向一个方向搅拌,使絮状物缠绕在玻璃棒上。 第三步:取6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2 mol/L NaCl溶液溶解上述絮状物。 DNA检测:在上述试管中各加入4 mL二苯胺试剂。混合均匀后,置于沸水中加热5 min,待试管冷却后比较溶液的颜色深浅,结果如下表。  分析上述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该探究性实验课题名称是 。 (2)第二步中”缓缓地”搅拌,这是为了减少 。 (3)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并分析。 ①结论1:与20℃相比,相同实验材料在-20℃条件下保存,DNA的提取量较多。 结论2: 。 ②针对结论I.请提出合理的解释: 。 (4)氯仿密度大于水,能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与水和DNA均不相溶,且对DNA影响极小。为了进一步提高DNA纯度,依据氯仿的特性.在DNA粗提取第三步的基础上继续操作的步骤是: 。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冷酒精溶液使DNA析出。 7.(16分)阅读下面有关揭开动物冬眠之谜的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冬眠是对冬季恶劣环境的一种适应,美国科学家道厄为揭开动物冬眠的秘密做了这样的实验: 实验一:1968年3月,从正处在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取3mL血,注射到两只刚苏醒的黄鼠的腿静脉中,并将其放在7℃的冷房内。几天后,这两只黄鼠又进入了冬眠。同年6月气温25℃,又从这两只再次进入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取血,并立即注射到另3只处于活动期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这3只黄鼠也进入了冬眠状态,同年7月气温28℃,从这3只黄鼠身上抽取血,并立即注射到另5只处于活动期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这5只黄鼠也同样进入了冬眠状态,此外,他还从冬眠旱獭身上抽血,注射到尚未冬眠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黄鼠也同样进入了冬眠状态。 实验二:从活动期黄鼠身上抽取血液,注射到未处于冬眠状态黄鼠的腿静脉中,但这些黄鼠并未进入冬眠状态。 实验三:将21只实验黄鼠分为三组,各装上一只热敏电阻小温度计。三组黄鼠分别注射了旱獭的冬眠血液、黄鼠的冬眠血液、活动期黄鼠的血液。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凡注射冬眠动物血液的实验黄鼠体温都下降了(这是冬眠的现象之一),另7只注射活动期血液的黄鼠却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随后,又将三组黄鼠全部放入冷房中,发现14只接受冬眠血液的黄鼠全部进入冬眠状态,而另7只注射活动期血液的黄鼠却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并未进入冬眠期。 (1)冬眠结束时,黄鼠体重有明显下降。其下降主要是体内 物质减少的缘故。 (2)实验一、二说明了 。从实验一、二、三可知冬眠血液引起动物进入冬眠状态与季节和温度的关系为: 。 (3)为了查明诱发冬眠的物质究竟是存于血细胞中,还是存在于血清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材料用具(部分):离心机、冬眠动物的血液、黄鼠若干只。 实验步骤: ①用离心机将冬眠动物的血液 ; ②取黄鼠若干只 ,分别向其腿静脉注射等量的血细胞和血清 ; ③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注射血细胞的一组黄鼠狼进入冬眠状态,注射血清的一组黄鼠仍处于活动状态,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存在于血细胞中; 若注射血细胞的一组黄鼠仍处于活动状态,注射血清的一组黄鼠进入冬眠状态,说明 ; 若 ,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既存在于血细胞中,也存在于血清里。 2011-2012广东连平中学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强化训练(二) 班级: 姓名: 座号: 8.(16分)阅读下面有关揭开动物冬眠之谜的材料,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冬眠是对冬季恶劣环境的一种适应,美国科学家道厄为揭开动物冬眠的秘密做了这样的实验: 实验一:1968年3月,从正处在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取3mL血,注射到两只刚苏醒的黄鼠的腿静脉中,并将其放在7℃的冷房内。几天后,这两只黄鼠又进入了冬眠。同年6月气温25℃,又从这两只再次进入冬眠的黄鼠身上抽取血,并立即注射到另3只处于活动期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这3只黄鼠也进入了冬眠状态,同年7月气温28℃,从这3只黄鼠身上抽取血,并立即注射到另5只处于活动期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这5只黄鼠也同样进入了冬眠状态,此外,他还从冬眠旱獭身上抽血,注射到尚未冬眠黄鼠的腿静脉中,结果黄鼠也同样进入了冬眠状态。 实验二:从活动期黄鼠身上抽取血液,注射到未处于冬眠状态黄鼠的腿静脉中,但这些黄鼠并未进入冬眠状态。 实验三:将21只实验黄鼠分为三组,各装上一只热敏电阻小温度计。三组黄鼠分别注射了旱獭的冬眠血液、黄鼠的冬眠血液、活动期黄鼠的血液。经过几天观察,发现凡注射冬眠动物血液的实验黄鼠体温都下降了(这是冬眠的现象之一),另7只注射活动期血液的黄鼠却始终处于活动状态。随后,又将三组黄鼠全部放入冷房中,发现14只接受冬眠血液的黄鼠全部进入冬眠状态,而另7只注射活动期血液的黄鼠却始终处于活动状态,并未进入冬眠期。 (1)冬眠结束时,黄鼠体重有明显下降。其下降主要是体内 物质减少的缘故。 (2)实验一、二说明了 。从实验一、二、三可知冬眠血液引起动物进入冬眠状态与季节和温度的关系为: 。 (3)为了查明诱发冬眠的物质究竟是存于血细胞中,还是存在于血清里,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 材料用具(部分):离心机、冬眠动物的血液、黄鼠若干只。 实验步骤: ①用离心机将冬眠动物的血液 ; ②取黄鼠若干只 ,分别向其腿静脉注射等量的血细胞和血清 ; ③ 预期结果及结论: 若注射血细胞的一组黄鼠狼进入冬眠状态,注射血清的一组黄鼠仍处于活动状态,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存在于血细胞中; 若注射血细胞的一组黄鼠仍处于活动状态,注射血清的一组黄鼠进入冬眠状态,说明 ; 若 ,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既存在于血细胞中,也存在于血清里。 9.(18分)请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若图①是用低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某视野中的图像,则要看清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应将装片适当向____(1分)(“左”或“右”)移动。若图②表示将显微镜镜头由甲转换成乙,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的数目____(1分)。 (2)用根尖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过程,下列各项中:①培养基;②培养皿;③接种环;④根尖细胞;⑤实验操作者的双手;⑥三角锥形瓶。______(填编号)需要灭菌,__________(填编号)需要消毒。 (3)取甲、乙、丙、丁4支洁净的试管,按照下表中顺序依次加入有关物质并进行有关处理,回答下列问题:注:“+”表示加入物质或相关处理,“-”表示不加物质或不作处理.  I.用甲、乙试管做验证酶具有催化作用的实验,则乙试管中还应加入__ __,甲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 ___.乙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_ __。 II.用丙、丁试管做验证酶具有专一性的实验,则丁试管内应先后加入___ _(填序号)。 ①碘液1滴 ②斐林试剂2 mL ③1%盐酸2mL ④1%NaOH 2mL ⑤浆糊3 mL ⑥蔗糖溶液3mL ⑦小麦淀粉酶滤液2mL ⑧清水2 mL 预计丙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_ __ ,丁试管内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 10.(16分) 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配制质量分数由低到 ,分别等量加入各支试管中。 ②向上述各支试管中  ,放置一定时间。 ③取兔红细胞稀释液和上述试管中的兔红细胞稀释液制作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NaCl溶液的浓度 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原因分析  ① ② 红细胞吸水  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③ ④  ⑤ 皱缩,体积变小 ⑥  11、(18分)为探究NaCl和CuSO4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见表。请回答: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1 2 3 4  1%NaCl溶液(mL) 1     1% CuSO4溶液(mL)  1    1% Na2SO4溶液(mL)   1   蒸馏水(mL)    1  pH6.8缓冲液(mL) 1 1 1 1  1%淀粉溶液(mL) 1 1 1 1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1 1 1 1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观察结果 无色 深蓝色 浅蓝色  (1)实验中加入缓冲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对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离子是______,对酶活性有促进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__。 (3)该实验中设置4号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 (4)上述实验中若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溶液进行检测,1~4号试管中的颜色依次是___、_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在操作过程中,保温之前不能加入斐林试剂,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3、(14分)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似物常用于生产实践。某课题组研究了激素类似物甲和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生根和侧芽生长的影响,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1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和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影响分别是__ 、 。 (2)由图1的结果 (填“能”或“不能”)判断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生根的影响。为探究3 μmol/L的激素类似物甲和0.5μmol/L的激素类似物乙对微型月季插条生根的复合影响,应设计 __种培养基。 (3)已知甲为生长素类似物,图2为其X、Y和Z三种浓度下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则: ①X浓度的甲对微型月季茎段侧芽生长具有 作用。 ②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 。(4分) 14.(16分) 1883年,德国人恩格曼利用水绵(一种绿藻)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水绵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A在整个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 细菌在B的分布情况是______,原因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C 的实验目的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 C 的结果,可以得到的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李同学对B观察到的细菌分布情况作 出了如下假设:细菌仅仅是被照射在叶绿体上的绿光所吸引,而不是白光。请用C的观测结果来否定上述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此实验相关内容的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两种生物共有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B.实验中的两种生物都可进行有氧呼吸 C.该实验可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实验用定量的方法分析了生成的氧气情况 (5)如果你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更充分地验证C得到的结论正确,你应收集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16分)甜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其显性基因决定花色的过程如图所示: (1)从图可知,紫花植株必须同时具有 基因 和基因 。 (2)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其表现型 为 ,基因型为 AaBb的个体和其杂交,子代中开紫花的 植株所占的比例为 , 紫花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 (3)若基因A共有600个碱基对,其中胸腺嘧啶为400个,则基因A复制3次,共需消耗鸟嘌 呤 个。 (4)从图可知,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是 。 (5)若要鉴定一株开紫花的甜豌豆是否为纯种,如何设计一个实验来鉴定?请写出大概的实验方案及结果预测: 实验方案: 。 结果预测: 。 2011-2012广东连平中学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强化训练(三) 班级: 姓名: 座号: 16.(9分)为探究植酸酶对鲈鱼生长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者设计并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鲈鱼的驯养:将从海洋中捕获的鲈鱼鱼苗在浮式海水网箱中饲养14 d,用普通饲料投喂,备用。 ②饲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饲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饲料;并将普通饲料和加酶饲料分别制成大小相同的颗粒,烘干后储存。 ③鲈鱼的饲养: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鲈鱼随机分组,放养于规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网箱中,放养密度为60尾/箱。给对照组的鲈鱼定时投喂适量的普通饲料,给实验组的鲈鱼同时投喂等量加酶饲料。 ④称重并记录:投喂8周后,从每个网箱中随机取20尾鲈鱼称重。结果显示,对照组、实验组鱼体平均增重率分别为859.3%、947.2%。 蛋白酶活性( U/mg) 脂肪酶活性( U/mg) 淀粉酶活性( U/mg)  对照组 1.09 0.08 0.12  实验组 1.71 0.10 0.13   ⑤制备鲈鱼肠道中消化酶样品,并分别测定消化酶的活性,结果如下表。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选用鲈鱼鱼苗而不是成体的主要原因是 ;实验前的驯养是为了 。 (2)步骤②中将配制好的饲料进行烘干要特别注意 ,其原因是 。 (3)步骤③中还应控制好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 (4)本实验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5)推测鲈鱼的食性并说明理由: 。 18.(16分)回答下列实验内容: Ⅰ.甲、乙、丙三人,甲患肾小球肾炎(主要病症征为蛋白尿);乙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丙健康。小强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检测三人尿液中的异常成分,设计如下实验:(“+”表示添加): 加入物质 ① ② ③ ④  甲尿液  +  +  乙尿液   +   丙尿液 +     NaOH和CuSO4的混合液 +  + +  先加NaOH,后加CuSO4  +    (1)①号试管起      作用。 (2)②号试管置于常温下,③号试管60℃水浴加热,两试管的颜色变化分别是       和       。 (3)利用④号试管能否测定甲尿液中主要异常成分?并说明理由。       。 Ⅱ. 酶的活性除了受温度和pH影响外,还常受某些无机盐的影响,如Cl+(酶的激活剂)、Cu2+(抑制剂)。请以狗的唾液(狗的体温为38.5℃)、0.05g/mlNaCl溶液、0.05g/mlCuSO4溶液、碘化钾-碘液、蒸馏水、淀粉液等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验证Cl-和Cu2+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步骤: (1)取3支洁净的试管,标号为①②③; (2)分别向每支试管各加入1ml狗的唾液,在 条件下保温; (3)向①号试管中加入0.05g/ml NaCl溶液,②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0.05g/ml CuSO4溶液,③号试管加入 ,摇匀; (4)向3支试管各加入1%的淀粉溶液1ml,摇匀后         ; (5)观察、记录各试管                    。 19.(16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学习了课本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后,想进一步探究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的问题。他们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后密封(瓶中无氧气),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当测定甲、乙装置中CaCO3沉淀相等时,撤去装置,将甲、乙两锥形瓶中的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除去酵母菌,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甲、乙两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主要有 (2个即可)。 (2)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请你利用提供的U型管(已知滤液中的葡萄糖不能通过U型管底部的半透膜,其余物质能通过)、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将 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 的变化。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少; ②如果 ,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多; ③ 。 20.(16分) 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细胞纵向伸长作用机理的“酸生长理论”和“基因活化学说”可用下图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Ⅰ IAA首先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激素一受体复合物”,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功能。该复合物激活了细胞膜上转运H+的载体,将H+向膜外运输,使细胞壁酸化、松驰,细胞继续渗透吸水而膨胀,与此过程直接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图中Ca2+激活细胞中的转录因子,转录因子进入细胞核去活化有关的基因,使____________酶发挥催化作用,促使细胞中RNA的种类和数量增多,细胞进一步合成多种 ,直接为原生质体补充新成分并使 面积增大。此时细胞高尔基体活跃,为 补充新成分,以保持细胞持续性生长。胚芽鞘迅速生长。 III.请设计实验验证IAA是以酸化细胞壁的方式促进细胞生长的。 (1)材料用具: 燕麦胚芽鞘若干,中性缓冲溶液,弱酸性缓冲溶液,适宜浓度的IAA中性缓冲液,蒸馏水,锥形瓶等其它相关实验器材。 (2)方法步骤: ①选取生长状况一致的燕麦胚芽鞘若干,切去尖端并用蒸馏水浸洗其目的是 。 ②取3个锥形瓶,编号为A、B、C;把   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 ③在A瓶中加入中性缓冲液2mL,对B、C瓶的处理是: 。分别加盖,并放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 ④一段时间后 。 (3)结果预测: 。 21.(19分)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它易于培养,所以常常被用来进行生物学研究。请 回答下列有关酵母菌实验的问题。 实验一: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测定呼吸作用的密闭系统装置进行酵母菌呼吸 方式类型探究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装置一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2)要探究酵母菌呼吸类型,需要设计对照组,请根据装置一,写出装置二的左右试管中各液体的名称。左___________,右____________。 (3)为了使测得的有色液滴移动数值更准确,必须进行校正。校正装置三的左右两支试管中应分别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4)预期结果与结论: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的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 如下:①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记录数据: ②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 ③到第七天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 (5)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实验中,利用血球计数板可在显微镜下对酵母菌进行直接计数。血球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的总体积为O.1mm3。现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 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 ①现观察到图中所示a、b、c、d、e 5个大格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0个,则上述1 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菌体_____个? ②在吸取培养液制片时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原因是____________。 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可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1-2012广东连平中学高三生物实验专题强化训练 参考答案 1、(1)①胰蛋白酶 ②等量生理盐水 (2)①在“冰箱中”应改为在“适宜温度下”或“恒温箱中” ②“从静置的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改为“振荡摇匀后,从5支试管中吸取适量的培养液” (3)① 对照 单一变量 ②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细胞的增殖,(2分)且在一定范围内,随二氯二乙胺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逐渐增强(2分) 2.(共16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 (1)(2分/每空)靶器官和靶细胞 下丘脑 垂体 负反馈 (2)第一步:把12只雄兔平均分成三组,编号为A、B、C,分开进行饲喂; (2分,分组编号各1分)) 第二步:定时定量(适宜量)饲喂:A组饲料中添加普通水果;B组饲料中添加植物激素和普通水果;C组饲料中添加动物雄性激素和普通水果; (3分,每组1分)) 预期结果:A组正常发育,B组正常发育,C组性早熟 (3分,每组1分) 3.(16分 每个空格2分) Ⅰ、(1)甲组 (2)饲料 无关变量 (3)如果甲组雌性成蛙排卵量的平均值大于乙组 (4)这种做法不正确 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场所,也是卵细胞形成的场所。 Ⅱ、XY 基因与环境因素 4.(16分) (1)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 (1) A (2)不能 制作玻片标本时细胞已经死亡 (3)实验步骤:②等量的蒸馏水 ③临时装片 ④分裂指数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③A培养皿中洋葱根尖的分裂指数明显小于B 结论:三氯化铝对细胞分裂有抑制作用 5.(16分) (1)B A (2)挺水植物起遮光作用,影响浮游藻类进行光合作用 (次生)演替 有机物 (3)生产者(植物)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4)①细胞内ATP的浓度和细胞死亡的百分率(缺一不得分) ②能量 ③抑制 6.(每空2分,共10分) (1) 探究不同材料和不同保存温度对DNA提取量的影响 (2) DNA断裂 (3) ① 等质量的不同实验材料.在相同的保存温度下,从蒜黄提取的DNA量最多 ② 低温抑制了相关酶的活性,DNA降解速度慢 (4) 将第三步获得的溶液与等量的氯仿充分混和.静置一段时问,吸取上清液 7.(16分)(1)储存物质(脂肪)(2分) (2)处于冬眠状态动物身上的血液中,具有一种诱发动物冬眠的物质,该物质能使活动期动物进入冬眠状态(2分)冬眠血液引起动物进入冬眠状态与季节和温度无关。(2分) (3)①分离成血细胞和血清 ;(2分) ②取黄鼠若干只平分为二组并编号,(2分)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黄鼠的活动情况。(2分) 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存在于血清里;(2分)若两组黄鼠都进入冬眠状态。(2分) 8.(16分)(1)储存物质(脂肪)(2分) (2)处于冬眠状态动物身上的血液中,具有一种诱发动物冬眠的物质,该物质能使活动期动物进入冬眠状态(2分)冬眠血液引起动物进入冬眠状态与季节和温度无关。(2分) (3)①分离成血细胞和血清 ;(2分) ②取黄鼠若干只平分为二组并编号,(2分)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黄鼠的活动情况。(2分) 说明诱发冬眠的物质存在于血清里;(2分)若两组黄鼠都进入冬眠状态。(2分) 9. (18分)(1)左(1分) 减少(1分) (2)①②③⑥ ④⑤ (3)I.2 mL 清水 溶液不变蓝 溶液变蓝 II. ⑥⑦② 产生砖红色沉淀 无砖红色沉淀 10.(16) (1)①低到1.5%的NaCl溶液, ②分别放上等量的兔红细胞稀释液, (2)①低于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②体积变大甚至涨破 ③形态未变 ④进出红细胞的水分子数相等 ⑤高于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 ⑥红细胞失水 12、(18分,每小题2分/空) (1)维持反应液中pH的稳定(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Cu2+    Cl- (3)对照   (4)深砖红色  无砖红色(或蓝色) 浅砖红色  浅砖红色(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斐林试剂中有Cu2+,其可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 13、(14分)(1)促进生根 抑制生根 (2)不能 4 (3)①抑制 ②X>Y,X>Z,Y与Z之间大小关系不确定(4分) 14.(16分)(1)对照组 B实验组细菌集中在叶绿体上 在光照下,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而产生氧,这导致细菌移向叶绿体 (2)探究不同颜色的光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在红光下与在蓝光下的速率相近,两者又比在绿光下的高 (3)细菌没有移向有绿色光束照射的叶绿体的部位,而是移向有红色点和蓝光点照射的叶绿体 (4)ABC (5)测量不同颜色的光照下单位时间(或某段时间内)产生的氧体积(或释出的氧气泡数目) 15.(16分,除特别说明外,每空2分) (1)A B (每空1分) (2) 白色 3/8 0 (3) 1400 (4) 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的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实验方案:①选一株开紫花的甜豌豆,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1分) ②观察记录F1中的甜豌豆的花色。(1分) 结果预测:若F1中的甜豌豆既有开紫花也有开白花的,则这株甜豌豆为杂种;(1分) 若F1中的甜豌豆只有开紫花的,则这株甜豌豆为纯种。(1分) 16.(9分) (1)成体生长缓慢,实验效果不明显 让鲈鱼适应实验养殖环境 (2)温度不能过高 高温会使植酸酶变性而失去活性 (3)水温、盐度和溶解氧等(2分) (4)添加植酸酶的饲料促进鲈鱼幼体的生长;植酸酶能提高肠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对 肠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响较小 (5)肉食性,其肠道中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2分) 18.(16分,除特殊说明外每空2分) Ⅰ.(1)对照(1分) (2)由蓝色变为紫色   由蓝色变为砖红色沉淀    (3)不能(1分) 测定蛋白质必须先加NaOH,后加CuSO4 Ⅱ.(2) 38.5℃水浴 (3)等量蒸馏水(无“等量”得1分) (4)加等量碘化钾-碘液,摇匀 (5)溶液颜色变化(1分)及变化速度(1分) 19.(16分,每空2分) (1)有无氧气 温度、PH、培养液量、培养液浓度等(2个即可) (2)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3)①等量 ②(两侧)液面 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 ①A侧液面上升,B侧液面下降 ②A侧液面下降,B侧液面上升 ③如果A、B两侧液面高度相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一样多 20.(16分) 1.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线粒体、液泡。 2. RNA聚合酶 蛋白质 细胞膜 细胞壁 3.①排除(去除)原有生长素(只写排除无关变量不给分)对实验的影响(2分) ②浸洗过的燕麦胚芽鞘切段均分成3等份(2分) ③B加入弱酸性缓冲液2mL,C瓶加入适宜浓度的IAA(生长素)中性缓冲液2mL(2分) ④测量并记录三组胚芽鞘切段的长度(2分) A组长度无变化(变化不明显);B组和C组胚芽鞘切段伸长明显且伸长量大致相当(2分) 21.(19分) (1)吸收呼吸产生的CO2 (2)同装置一等量的酵母菌培养液;同装置一等量的清水(2分) (3)同装置一等量的不含酵母菌的培养液;同装置一等量的氢氧化钠溶液。(2分) (4)结果与结论: A: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2分) B:装置一中的液滴不移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2分) C: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 氧呼吸(2分) (5)①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培养液进行计数 ②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 ③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 (6)①2×108 ②使酵母菌分布均匀 只数相邻两边线上及其夹角的菌体数多次取样计数,取平均值(2分)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