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生物总复习试题 第21讲 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生物核酸的碱基组成,嘌呤碱基占52%,嘧啶碱基占48%,此生物一定不是( )
A.噬菌体 B . 大肠杆菌 C . 青霉 D. 烟草花叶病毒
2.关于DNA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每一个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缠绕而成
B.两条链的碱基以严格的互补配对
C.DNA双链的互补碱基对之间以氢键相连
D.两条链反向平行排列
3.以下所示四个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其中稳定性最差是 ( )A.G-C-T-A-A-A-C-C-…-T-T-A-C-G 双链DNA中A占25%B.G-C-T-A-A-C-C-…-T-T-A-C-G-A 双链DNA中T占30%C.G-C-A-A-C-C-…-T-T-A-C-G-T-A 双链DNA中G占25%D.T-A-A-A-C-C-…G-C--T-T-A-C-G 双链DNA中C占30%
4.如果将DNA彻底水解,产物为 ( )
A.脱氧核苷酸 B . 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
C.核糖、磷酸和A、U、C、G D. 脱氧核糖、磷酸和A、T、C、G四种碱基
5.DNA分子中一条链的碱基摩尔数之比为A∶C∶G∶T=1∶1.5∶2∶2.5,则其互补链中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的摩尔数之比为 ( )A.5∶4 B.4∶3 C.3∶2 D.3∶4
6.已知一段双链DNA分子碱基的对数和腺嘌呤的个数,能否知道这段DNA分子中的4种碱基的比例和(A+C):(T+G)的值 ( )
A.能 B.否 C.只能知道(A+C):(T+G) D.只能知道四种碱基的比例
7.组成DNA的碱基只有四种,四种碱基的配对方式只有2种,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和特异性,主要原因是 ( )
A. DNA分子是高分子化合物 B. 脱氧核糖结构不同
C. 磷酸的排列方式不同 D.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碱基数目很多
8.DNA分子的一条链中(C+T)/(G+A)=1.25,那么其互补链中其比例应是 ( )
A.0.4 B.0.8 C.1.25 D.2.5
9.下列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一条链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两倍,则另一条链C的数目为G的两倍
C.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对应链相应碱基为2:1:4:3
D.若一条链的A:T:G:C=1:2:3:4,则对应链相应碱基为1:2:3:4
10.DNA分子的某区段上有300个脱氧核糖和60个胞嘧啶,那么该区段胸腺嘧啶的数量是
A.90 B.120 C.180 D.240
11.在果蝇DNA的碱基组成中,如果腺嘌呤占29.30%,那么鸟嘌呤的百分比是 ( )
A.29.3% B.20.7% C.58.6% D.41.4%
12.在含有四种碱基的DNA区段中,有腺嘌呤x个,占该区段全部碱基的比例为y,则( )
A.y≤0.5 B.y≥0.5
C.胞嘧啶为x(1/2y-1)个 D.胞嘧啶为y(1/2x-1)个
13.在一条双链DNA分子中,G占27%,其中一条链中A占22%,那么它的对应链中A占( )
A.22% B.23% C.24% D.无法计算
14.决定DNA遗传特异性的是 ( )
A.脱氧核苷酸链上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特点 B.嘌呤总数与嘧啶总数的比值
C.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D.碱基排列顺序
15.决定生物多样性珠根本内在原因是 ( )
A.DNA的多样性 B.环境的多样性 C.核酸的多样性 D.蛋白质的多样性
16. 对双链DNA分子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 )
A.若一条链A和T的数目相等,则另条链A和T的数目也相等
B.若一条链G的数目为C的2倍,则另条链G的数目为C的0.5倍
C.若一条链的A:T:G:C=l:2:3:4,则另条链相应碱基比为2:1:4:3
D.若一条链的G:T=1:2,则另一条链的C:A=2:1
17.下面对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
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排列在外侧
B.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总数相同
C.DNA分子中只有四种碱基、所以实际只能构成44种DNA
D.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是 ( )
A.细胞分裂期 B.细胞分裂间期
C.细胞停止分裂后 D.细胞分化成其他组织细胞时
19.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其中含胞嘧啶m个,则该DNA分子复制3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为 ( )
A.7(a-m) B.8(a-m) C.7(1/2a-m) D.8(a-m)
20.有关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四分体时期进行复制
B.在全部解旋之后才开始碱基配对
C.复制后每个新DNA分子含有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
D.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和核糖体
二、非选择题
20.沃森与克里克综合当时多位科学家的发现才确立了DNA双螺旋模型,两人的默契配合成为科学合作研究的典范,请根据课本故事介绍回答下列问题:(1)DNA组成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含_________种碱基为__________________。(2)美国科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_________,推算出DNA分子呈_______结构(3)美国生物学家鲍林揭示生物大分子结构的方法,即按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的实验数据建立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4)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指出碱基配对原则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沃森和克里克借鉴各科学家们的发现,从最初模型中_______在外侧,__________在内侧,相同碱基配对,到最终_________________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_______在内侧的A-T、G-C互补配对的DNA双螺旋模型,并于1962与________三人获得诺贝尔奖。
14.下图所示DNA分子平面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各编号的中文名称:
1. 、2. 、3. 、4. 、
6. 、7. 。
(2)图中共有脱氧核苷酸 个,碱基 对。
(3)图中5是连接DNA分子两条链之间的结构,其 在过程中可能断开。
(4)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15N的同位素培养基上,则能在此图 成分(填写编号)的相应位置上可以测到15N。
(5)自然界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最根本原因是 。
15.含有32P或31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32P比31P质量大。现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31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至含有32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的结果如下图。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示轻、中、重三种DNA分子的位置,请回答:
(1)G0、G1、G2三代DNA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 ;G1 ; G2 。
(2)G2代在①、②、③三条带中DNA数的比例是 。
(3)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 ,条带② 。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_____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答案:
1——5 AAADB 6——10 ABDBB 11——15CCDAD 16——20 CBBCC
21、(1)脱氧核苷酸 4 A T G C
(2) DNA的X射线衍射图谱 螺旋
(3)模型
(4)A与T G与C
(5)碱基 磷酸、脱氧核糖 磷酸、脱氧核糖交替排列 碱基对 威尔金斯
22.(1)1.硫酸 2.脱氧核糖 3.胞嘧啶 4.脱氧核苷酸 6.腺嘌呤 7.鸟嘌呤
(2)8 4 (3)DNA复制 (4)3.6.7 (5)DNA分子的多样性
23.(1)A B D (2)0:1:1 (3)全31P 31P-32P (4)半保留复制 遗传信息
.精品资料。欢迎使用。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高考资源网
w。w-w*k&s%5¥u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