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的衰老是( )
A.正常的生命现象 B.特殊分化的结果
C.正常分化的结果 D.癌变的结果
解析:选A。衰老对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都是不可抗拒的,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
2.衰老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 )
A.内质网排列紧密而有序
B.内质网数量有所减少
C.线粒体数量增加
D.细胞膜流动性加强
解析:选B。衰老细胞的内质网排列无序化,解体,总量有所减少;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膜流动性下降。
3.在一般情况下,一个物种体细胞的细胞分裂次数是( )
A.可以无限分裂 B.相对固定
C.受环境影响 D.无法确定
解析:选B。一般情况下,物种体细胞的分裂次数是相对固定的。
4.人们为延缓衰老,正确的饮食习惯是( )
A.多食脂肪含量高的食品
B.过量摄入蛋白质高的食品
C.多吃食盐
D.不沾烟酒、多吃水果、蔬菜、谷类食物
解析:选D。延缓衰老的饮食习惯为:少吃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不过量摄入蛋白质,每天的食盐用量不超过6 g、不沾烟酒、多吃水果、蔬菜、谷类食物等。
5.人体内成熟的红细胞衰老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③某些酶活性降低 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 ⑦细胞核体积增大 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A.①②③④⑤⑦⑧ B.①②③⑤⑥⑦⑧
C.①②③⑥⑧ D.①②③④⑤⑧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细胞的衰老特征,解答本题时首先要明确细胞衰老的共有特征和人的成熟的红细胞的结构。衰老的细胞具有以下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2)有些酶的活性降低。(3)细胞内的色素会随着细胞衰老而逐渐积累。(4)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5)细胞膜通透性改变。根据上述特征判断:①②③⑤⑥⑦⑧都符合衰老细胞的特征,但由于人的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没有细胞器,所以不含染色体,因此还应除去⑤⑦。
6.科学家从正常生活状态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三个小白鼠的体内分离出相同大小的骨骼肌三块,分别标号为A、B、C,然后测定这三块骨骼肌释放CO2的能量,其比为1.3∶1.2∶1。据此分析:
(1)年龄最大的是________,其CO2的释放量不同,可能是细胞内________(细胞器)的功能减弱所致。
(2)三块骨骼肌的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________,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是________。
(3)三块骨骼肌的细胞内,代谢废物沉积最多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衰老的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释放的CO2量减少,由此可以判定年龄最大的为C,由于细胞内有氧呼吸释放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因此其细胞内线粒体的功能有所下降。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细胞内色素的积累增多,阻碍了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使细胞内积累的废物增多。由此可判定,三块骨骼肌的细胞内,酶活性最强的是年龄最小的,物质交换能力最差的和代谢废物积累最多的都是年龄最大的。
答案:(1)C 线粒体 (2)A C (3)C
一、选择题
1.下列细胞中寿命比较长的是( )
A.根冠细胞 B.根尖分生区细胞
C.根尖成熟区细胞 D.根尖伸长区细胞
解析:选B。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产生新细胞,相对于根尖其他细胞,寿命较长。
2.检测某一动物细胞,发现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该细胞正在( )
A.增殖 B.分化
C.癌变 D.衰老
解析:选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体固缩、线粒体变大且数目减少。
3.下列关于癌细胞和衰老细胞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B.癌细胞内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
C.癌细胞能无限增殖,细胞内水分减小
D.衰老细胞萎缩,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解析:选D。衰老的细胞形态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并不是非常的显著,同时新陈代谢速度降低,酶的活性也降低;癌细胞的代谢活跃,所以呼吸速率相对增加,自由水的含量及水分的总量也是在增加的。
4.下列哪项不是衰老细胞和正常细胞的显著差异( )
A.停止分裂 B.代谢速率缓慢
C.色素积累 D.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
解析:选A。衰老细胞和正常细胞都可以是不能再进行分裂的细胞,如已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
5.中国广西巴马被认定为世界长寿乡之首,目前,科学家对该村的村民进行了一项关于长寿原因的调查,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
A.人的长寿与人体细胞的寿命无关
B.细胞的衰老是一种正常现象,与环境无关
C.可以预见,最终的结论是长寿与环境有关
D.“长寿村”的人体内存在很少的衰老细胞
解析:选C。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并不一定意味着个体的衰老,但个体的衰老说明体内大多数细胞都已衰老;“长寿村”的人共同的长寿特点应该与他们共同的生活环境有关;“长寿村”的人寿命虽长,但体内细胞同样存在正常衰老及凋亡的细胞,这对生物体有积极意义。
6.老年人行动迟缓、运动减退、容易生病的原因是( )
A.肌细胞和胸腺细胞萎缩导致的
B.肌细胞和胸腺细胞癌变导致的
C.神经细胞和淋巴细胞死亡导致的
D.物质和能量的摄入量减少导致的
解析:选A。肌细胞是一类功能细胞,肌细胞衰老,其能量代谢降低,造成机体的肌肉萎缩,运动功能减退,行动迟缓。胸腺细胞的衰老,引起胸腺萎缩并造成T淋巴细胞的生成能力下降,个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引发多种疾病。
7.以下对于细胞衰老的理解,错误的是( )
A.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过程中的一个阶段
B.细胞衰老是细胞生理活动和功能的可逆的衰退过程
C.体内细胞均处于不同程度的衰老过程中
D.体内各组织细胞衰老的速度有快有慢
解析:选B。细胞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生理活动和功能不可逆的衰退过程。
8.下列对于细胞衰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对草履虫来说,细胞的衰老就是个体的衰老
B.从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衰老的过程,也就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C.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细胞,总有一部分处于衰老或走向死亡状态的细胞
D.在衰老的生物体内,没有细胞增殖
解析:选D。细胞衰老和个体衰老不是一回事,从总体上看,多细胞生物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但是,多细胞生物细胞的衰老并不代表个体的衰老,在衰老的个体中,仍然存在细胞增殖,产生新的细胞;同样新生个体中,也存在衰老的细胞。
9.(2012·厦门一中高一检测)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
B.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减慢
C.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增强
解析:选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10.动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一种与细胞衰老有关的复合体结构,其组成物质全部是由基因控制合成的,其中的一些物质是由线粒体DNA控制合成的,由这种复合体变化引起的细胞衰老( )
A.只受细胞核控制
B.只受细胞质控制
C.受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控制
D.不受细胞核和细胞质控制
解析:选C。基因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线粒体中也有少量基因,题干中组成复合体结构的物质一部分由细胞核内基因控制,一部分由线粒体中基因控制。
11.莫斯科国立大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斯库拉乔夫院士和英国剑桥大学的遗传学家格雷教授研发出了一种“能量强大的抗氧化剂”。这个被命名为“斯库拉乔夫因子”的氧化剂据说可以真正阻止人的衰老。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特征和意义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但线粒体的数量增加
B.衰老细胞内的细胞核体积变小,核膜内折
C.衰老细胞的新陈代谢速度降低
D.若能使细胞内的物质氧化停止,细胞将不再衰老
解析:选C。衰老细胞内的酶活性降低,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核体积变大,新陈代谢速度降低。细胞衰老是人体内发生的正常生命现象,不仅仅与物质氧化相关,细胞衰老的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12.美国三位科学家曾因“发现端粒(染色体上的一种结构)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而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研究成果显示,端粒变短,细胞就老化;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的长度就能得到保持,细胞的老化就被延缓。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衰老与染色体无关
B.端粒变短时,细胞染色质收缩,代谢减慢
C.端粒变短时,酶活性升高,代谢加快
D.端粒酶活性高时,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解析:选B。由题意可知,细胞衰老与染色体上的端粒及端粒酶密切相关。端粒变短时,细胞衰老,表现为染色质收缩、细胞内酶活性降低、代谢减慢等特征。细胞无限增殖是癌细胞的特征之一。
二、非选择题
13.人们都渴望健康长寿,这使得人们对细胞和生物体衰老的研究格外感兴趣,下列是一组科学家在该领域所做的一些研究。根据这些研究成果,你能从中得到关于细胞衰老的哪些认识?
(1)有人用小鼠做皮肤移植实验,发现同一位置的皮肤细胞移植到年轻小鼠身上后,其细胞周期比移植到老年鼠身上的细胞周期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82年Hirokawa等人将老年鼠进行强辐射处理,破坏其免疫干细胞,然后移植年轻鼠的骨髓和新生小鼠的胸腺,结果发现老年受体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恢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990年,Harley等人通过实验发现,人体成纤维细胞在培养过程中,随着细胞的不断分裂,细胞中的染色体上的TRFS长度不断变短,而在不分裂的细胞中,TRFS长度不变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上述三个实验或事实都可以用对照实验的分析方法找出对照实验中的变量差异,而这一变量差异就是导致实验结果不同的原因。(1)变量为移植环境。(2)变量为移植对象。(3)变量为细胞的分裂程度。
答案:(1)生物体内的环境因素能够影响细胞的衰老
(2)生物体的衰老是由细胞衰老引起的
(3)细胞的衰老过程受到细胞内遗传物质的影响
14.科学家为了进一步探究细胞衰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体外培养胎儿、中年人和老年人的肺成纤维细胞,结果见下表:
细胞来源
胎儿
中年人
老年人
增殖代数
50
20
2~4
实验二:分别将鼠、鸡、人和龟的体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结果见下图。
实验三:将老年男性细胞和年轻女性细胞混合培养,当老年男性细胞停止分裂时,年轻女性细胞依然旺盛分裂。
实验四:将年轻人体细胞去核后与老年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另将老年人体细胞去核后与年轻人的完整细胞融合,分别在体外培养,结果前者不分裂,衰老;后者能够旺盛分裂。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实验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的设计是否严密?怎样改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一的自变量是生物体的年龄不同,因变量是增殖代数不同。结论:细胞增殖能力或寿命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而减弱。实验二的自变量是生物体的种类不同,因变量是寿命与分裂次数不同。结论是生物体的种类不同,寿命与分裂次数有差异,一般规律是寿命越长,最高分裂次数越高。实验四的自变量是老年人的细胞核与年轻人的细胞核,因变量是有年轻人细胞核的细胞旺盛分裂。说明细胞核决定细胞衰老。(2)由四组实验说明影响细胞衰老的内在因素有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等。(3)实验三缺乏性别、年龄是否对细胞衰老有影响的对照。
答案:(1)实验一:细胞增殖能力或寿命随着生物体年龄的增大而减弱 实验二:生物体的种类不同,寿命与最高分裂次数有差异,一般规律是寿命越长的物种,体细胞最高分裂次数越高 实验三:细胞的衰老速度与年龄和性别有关 实验四:细胞核是决定细胞衰老的重要因素。
(2)生物的物种、年龄、性别、细胞核的变化等。
(3)实验三的设计不严密,应该增加两个对照组,具体设计如下:第一组:同年龄的男性细胞和女性细胞混合培养,探究性别对细胞分裂能力有什么影响。第二组:同性别的男性和女性细胞分不同的年龄一起混合培养,探究在同一条件下年龄对细胞分裂能力的影响。
15.(创新探究题)有关植物衰老的机理,目前有两种相对立而又有关联的解释,一种是“营养竞争说”,即植物体由于开花结果夺取营养器官的养料使茎、叶衰老;另一种是认为“植物的衰老是由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的”,这其中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光照不足会引起细胞中蛋白质和叶绿素等物质减少而导致茎、叶衰老。有人利用有关的材料进行了实验探究:
选取20株健壮、生长状况相同的同种开花前的盆栽大豆,平均分成四组,编号为甲、乙、丙、丁,下表是有关探究的做法、结果。请据此回答有关问题。
光照或遮光
保留花蕾或
摘除花蕾
现象或
结果
甲
正常光照
摘除花蕾
乙
正常光照
保留花蕾
丙
遮光
摘除花蕾
丁
遮光
保留花蕾
(注:①除题中讲明的条件外,其他培养条件均相同且适宜;②衰老以叶片变黄作为指标。)
(1)若四组大豆的平均衰老时间分别记作a、b、c、d,则判断其衰老的标准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实验结果为a=b>c=d,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和光照不足都能引起植株衰老,则可能的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植物衰老从细胞结构的角度上看表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举一例)。
解析:分析表格,甲、乙两组对比可分析植物细胞衰老是否由开花结果争夺养料引起的,乙、丁对比可得出植物细胞衰老是否与光照不足有关。本题为探究性实验,实验结果不唯一,在得出结果时,应注意与实验现象相对应。
答案:(1)原来正常的叶全部变黄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内变黄的叶片的数量)
(2)植株衰老是由光照不足引起的,与开花结果争夺养料无关 a>d,且b、c介于a、d之间
(3)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体固缩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