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部分综合试题
1.用浓度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小时,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呢?请对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
(1)针对以上问题,你作出的假设是: 。
你提出此假设的理论依据是
。
(2)低温处理植物材料时,通常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产生低温效应。将你设计的实验组合以表格形式列出来。
(3)按照你的设计思路,以 作为鉴别低温是否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的依据。
为此,你要进行的操作步骤是:
首先,依次观察常温和低温下生长的洋葱根尖细胞的 。具体操作为:剪取洋葱根尖2~3mm → →漂洗→ → →镜检。
(4)如果镜检发现 ,那么结论为
;
如果镜检发现 ,那么结论为
。
2.为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多个
兴趣小组设计实验进行研究。
实验材料和用具:100mL量筒、20W至500W的台灯、冷开水、NaHCO3、黑藻等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6套如图所示装置, 编号为1-6。在瓶中各加入约500mL0.01g/mLNaHCO3溶液后用冷开水充满。
②取6等分黑藻分别放入1-6号装置。
③将6套装置放入暗室中,然后用20W、50W、75W、100W、200W和500W的台灯等距离地分别照射1-6号装置,观察气泡的产生情况。
④30min后停止光照,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体积。
实验结果:
不同光照条件下氧气的释放量(mL)
组次
20w
50w
75w
100w
200w
500w
一
1.8
5.0
9.0
12.0
21.0
19.0
二
1.8
5.3
8.0
11.5
20.0
18.0
三
2.0
5.0
8.0
12.0
20.0
19.0
均值
1.87
5.1
8.3
11.83
20.3
18.70
对该实验进行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列出实验中的两个控制变量(无关变量): 。
(2)根据装置图,上表中各组次的实验数据是如何读出的?
(3)将实验处理结果绘成柱形图。
(4)上表中测得的氧气量并非光合作用实际产生的氧气量,其原因是 。
(5)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6)在冬季的人工大棚中种植蔬菜,需要确定合适的光照强度,因为光照不够会降低产量,而提供多余的光照还会浪费钱。通过该实验还不能够确定最合适黑藻生长的光照强度,该如何开展进一步的探究呢?
3.某同学按下表所示制成临时装片进行有关实验。
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
A
B
C
D
E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菠菜叶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清水、苏丹III染液、50%酒精
X染液
清水
清水、解离液、0.3g/ml蔗糖溶液
0.3g/mI蔗糖溶液
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
线粒体
叶绿体
质壁分离
质壁分离
将上述各组实验材料按表中实验条件进行相关处理后,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请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中需要的材料用具除显微镜外,还需刀片、镊子、滴管、吸水纸、
。
(2)A组实验的目的是 ,.50%酒精的作用是 ,用苏丹Ⅲ染液鉴定时,预计染液与花生薄片混合后的颜色是 。
(3)B组实验的X染液是 ,显微镜下看到的线粒体是 色。
(4)在C组实验中,要选取菠菜叶稍带些叶肉的下表皮,原因是 。
(5)在D组实验中:显微镜下看不到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被破坏,失去了选择透过性。
(6)利用E组实验方法测定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液的浓度。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经过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
蔗糖浓度(mol/dm3)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所检视的细胞总数
0.00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0.35
0
0
0
1
3
16
19
2l
22
20
18
20
20
20
19
21
①利用上表右侧坐标,较准确的绘出一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②在题①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mol/dm3时,试找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 。
4.为验证叶绿素合成所需要的条件,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①配制培养基:1号(含蔗糖、水、植物必需的各种矿质元素等)
2号(不含Mg,其他成分与1号相同)
②将小麦种子用清水浸泡后消毒,在无菌条件下将种子的胚剥离,去掉胚乳。
③在无菌条件下将胚接种到培养基上。培养两周后,观察幼苗的颜色,如下表所示:
项目
组别
甲
乙
丙
丁
培养基
1号
2号
1号
1号
培养瓶数目
5
5
5
5
每瓶接种数目
10粒胚
10粒胚
10粒胚
10粒胚
培养条件
光照16h/d、
25℃
光照16h/d、
25℃
黑暗
25℃
光照16h/d、
10℃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实验中有__________组对比实验, __________组为对照组。
(2)在该实验设计中,为什么不是每组只用1个培养瓶或每个培养瓶中只接种1粒种子的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去掉胚乳,将胚接种到不同培养基上萌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为黄绿色,请预测上表实验中其他各组的实验结果(幼苗颜色),甲为__________色,乙为__________色,丙为__________色。
(5)请列出每组对比实验及得出的相关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请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1)实验目的: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2)供选实验材料和用具:酵母菌培养液,带橡皮塞的广口瓶,100毫升烧杯,弯曲的带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NaOH溶液,清水,凡士林。
(3)实验原理:酵母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在供氧不充足的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请写出酵母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有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氧呼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方案:
①将实验材料和用具按上图A所示装配好实验装置。从设计的装置来看,本实验选择的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如果要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还需设计另一个实验装置B。请你写出装置B与装置A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
你设计的装置B,其观测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你设计一份用于记录实验现象的统计表。
③如果实验还需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校正,请你用文字简单的说明。
6.为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
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
(1)取两只年龄和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小白鼠,一只为雄性,一只为雌性,分别标记为甲
组、乙组,并测定体温;
(2)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鼠的下丘脑,乙组鼠不做处理作为对照;
(3)把甲组鼠置于10℃环境中,乙组鼠置于30℃环境中作为对照;
(4)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预期结果与结论:
(1)若甲组鼠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
(2)若甲、乙两组鼠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请分析回答:
(1)该兴趣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有些不妥之处,请提出改进意见:
。
(2)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体温调节中枢,以下坐标图表示小白鼠的代谢状况与环境温度的关系(其中横轴表示环境温度,纵轴表示小白鼠的耗氧量或酶的反应速率)。则符合甲组鼠生理状况的是 ` ____ ;符合乙组鼠生理状况的是 _ 。
(3)请设计一个用于记录小白鼠体温的表格。
答案
1.(1)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依据:低温能够影响酶的活性(或纺锤丝的形成、着丝粒的分裂),使细胞不能正常进行有丝分裂。(合理的解释,也可得分。)
(2)只要学生设计的表格达到以下两个要求,均给分:A.不变量-低温4度;B.间隔一定的培养时间相隔3次以上进行取样。以下表格仅作参考。
培养时间
培养温度
5 h
10 h
15 h
4℃
(3)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计数) 染色体 解离、染色、压片
(4)细胞中染色体数加倍,可以说明低温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没有加倍,可以说明低温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不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2.(1)光照强度; CO2(或NaHCO3溶液)、温度、PH值、黑藻(要求至少答出两项)
(2)读量筒中收集到的水的体积
(3)
(4)黑藻自身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氧气
(5)在20—200W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不断升高,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也在升高,但光照强度达500W时氧气量反而降低,说明适度提高光照强度可以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
(6)在100-500W范围内设置多组梯度进行实验。
3.(1)盖玻片和载玻片
(2)鉴别花生种子含有脂肪 洗去浮色
橘黄色
(3)健那绿 蓝绿
(4)叶绿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
(5)原生质层
(6)①如图 ②40%
4.(1)3 ; 甲(2)如果样本太少,会因为偶然误差严重影响实验结果。
(3)因为种子的胚乳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Mg,去掉胚乳后,采用不同的培养基为胚萌发提供营养,才可以排除这一干扰因素。
(4)绿色 黄色 黄色
(5)乙组与甲组对比,表明Mg是合成叶绿素所必需的一种矿质元素。
丙组与甲组对比,表明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光。
丁组与甲组对比,表明温度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5.(3) 略 (4)①二氧化碳的释放量与氧气吸收量的差值 将装置A中水换成等量NaOH溶液 氧气的吸收量
② 记录表
时间
装置A液滴移动方向
装置B液滴移动移动方向
实验结论
开始
中间
最后
③将含酵母菌葡萄糖液换成等量等浓度煮沸的酵母菌葡萄糖液 另一烧杯仍用等量清水
6.(1) A. 应增加两组小白鼠的数量,避免偶然因素导致实验结果不准确甚至实验
失败;B. 甲乙两组小白鼠的性别应一样;C. 甲乙两组小白鼠应置于相同的较低温度(比如10℃)环境中(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2)BD AC
(3)表格设计:
测定次数(或时间)
1
2
3
4
5
6
7
甲组平均体温
乙组平均体温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