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5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
一、选择题
1. 李贽以“童心”或“真心”为标准,反对一切传统观念束缚、外在的教条。下列是关于李贽这种思想的解读,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与陆王心学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B.实际上是一种突出个性解放的思想
C.与儒学相对立的新式思想流派
D.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体现
2.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天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 ( )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3. 明末清初,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的“一家之法”。他的真实意图是 ( )
A.限制君权 B.消灭君主制度
C.宣扬“天赋人权” D.维护中央集权
4. 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进步思想的原因,除了封建制度日益没落之外,还在于
( )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西方思想的影响
D.商品经济的发展
5. 右图是亭林公园的顾炎武雕像,以下内容不符合其思想主张的是( )
A.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B.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C.认为皇帝是“天下之大害”
D.主张“经世致用”
6. 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 )
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
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
7.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 )
A.反对君主专制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8.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 )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二、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材料二 夫治天下犹曳(牵引)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决于学校。 ——以上均为黄宗羲的观点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黄宗羲提出古代“天下为主,君为客”和“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结合所学,探求其用意何在?
(2)材料二中黄宗羲的比喻反映了他的什么思想?
(3)材料三中黄宗羲提出学校应该成为什么场所?用意何在?
答 案
1.C 2.C 3.A 4.D 5.C 6.C 7.A 8.B
9. (1)用意在于抨击古代君主视天下为己有,旨在批评封建专制制度。
(2)君臣平等的思想。
(3)学校应该成为公众评价是非的思想舆论阵地,而不是培养奴仆的场所。用意在于探求限制君主权力的措施。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