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来判断选择培养基是否起到了选择作用需要设置的对照是(  ) A.未接种的选择培养基 B.未接种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C.接种了的牛肉膏蛋白胨(全营养)培养基 D.接种了的选择培养基 解析:选C。将菌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目应明显多于选择培养基上的数目,因此,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作为对照。对照遵循的是单一变量原则,所以与选择培养基一样接种、培养。 2.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ks5u.com 粉状硫10 g K2HPO4 4 g FeSO4 0.5 g 蔗糖 10 g (NH4)2SO4 0.4 g H2O 100 mL MgSO4 9.25 g CaCl2 0.5 g  Ⅰ + + + +  + + +[Ks5u.com]  Ⅱ + + +  + + + +  Ⅲ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解析:选C。Ⅰ培养基的特点是缺氮,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上存活的只能是固氮微生物;Ⅱ培养基的特点是没有有机碳源,是培养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Ⅲ培养基是适宜异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 3.(2012·长安一中高二检测)下列制备赫奇逊培养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在配制培养基过程中要加入琼脂作为凝固剂 C.将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平板冷却凝固约5~10 min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解析:选A。制备赫奇逊培养基的步骤包括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不能颠倒。琼脂是配制固体培养基的最佳凝固剂。将培养基冷却至50 ℃,用手触摸锥形瓶刚刚不烫手,并且培养基处于溶化状态时倒平板,平板冷却后还需倒置。 4.以下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经选择培养后,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 B.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C.经稀释培养后,用选择培养基分离 D.对照组可用同样量的培养液涂布到不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上[Ks5u.com] 解析:选A。经选择培养后,再经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富集培养可省略;经稀释培养后,用选择培养基分离;设置对照能证明经富集培养的确得到了欲分离的微生物。 5.如下表所示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请回答: 成分 含量  NaNO3 3 g  K2HPO4[高考资源网KS5U.COM] 1 g[高考资源网]  KCl 0.5 g[高考资源网KS5U.COM]  MgSO4·7H2O 0.5 g  FeSO4 0.01 g  (CH2O) 30 g  H2O 1000 mL  青霉素 0.1万单位  (1)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依用途划分,则属于__________培养基。 (2)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__。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培养基各成分含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分析此培养基成分,发现其特点是含有抗生素(青霉素),且不含有凝固剂,所以属于液体培养基、选择性培养基;(2)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步骤是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分装、灭菌、搁置斜面;(3)培养基成分确定的原则是所培养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求。 答案:(1)液体 选择 (2)(CH2O) 调整溶液的pH (3)所培养微生物对各营养成分的需要量  1.(2012·常州一中高二检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 B.培养基只有两类: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 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 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解析:选A。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培养基的种类根据划分依据的不同而不同,如根据化学成分可分为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和半合成培养基等。固体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添加凝固剂形成的,其他成分均相同。单个的微生物形体微小,肉眼无法看到,必须借助仪器才能看到,在固体培养基上用肉眼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2.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  ) A.固体培养基 B.液体培养基 C.加青霉素的培养基 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 解析:选A。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可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本题没说明分离哪种细菌,故应用固体培养基。 3.若大肠杆菌和圆褐固氮菌混合在一起,采用下列哪组培养基可将它们分离(  ) A.加食盐的培养基和蛋白胨培养基 B.伊红—美蓝培养基和无氮培养基 C.斜面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D.加青霉素的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 解析:选B。圆褐固氮菌是一种自生固氮菌,可生活在无氮培养基中,伊红—美蓝培养基可用于大肠杆菌的鉴别。 4.(2012·苏州中学高二检测)在涂布平板操作时错误的是(  ) A.将涂布器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直到烧红 B.取少量菌液滴加在培养基表面 C.将沾有少量酒精的涂布器在火焰上引燃,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 s再用 D.涂布时可转动培养皿,使涂布均匀 解析:选A。涂布平板所用涂布器是玻璃器皿,不能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否则会变形,正确方法是沾取少量酒精,引燃。[高考资源网] 5.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B.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选菌落 C.土壤取样→梯度稀释→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D.土壤取样→梯度稀释→稀释涂布平板→选择培养→挑选菌落 解析:选B。本题考查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过程的有关知识。正确的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稀释涂布平板→挑取菌落”,其中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因此需要在稀释涂布平板之前进行,最后根据菌落的特征挑选纤维素分解菌。 6.需要在火焰旁操作的有(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土壤 ③稀释土壤溶液 ④涂布平板 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         .②③④⑤ C.③④⑤ .②③④ 答案:D 7.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答案:A 在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时污染了青霉菌,青霉菌菌落周围区域内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生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青霉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之间的关系为竞争 B.若青霉菌附近仍存在一个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很可能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拟核DNA发生了抗青霉素的基因突变 C.若要保留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配制加入高浓度食盐水的培养基进行选择 D.取少数处于对数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接种到适合生长但成分不同的培养基中,其诱导酶种类可能发生改变 解析:选B。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嗜盐菌,能在高浓度的食盐溶液中生存,所以可以用含有高浓度食盐溶液的培养基作选择培养基把金黄色葡萄球菌选择出来;青霉菌可以产生青霉素,能够杀灭细菌,所以和青霉菌在一个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会被杀灭,如果有个别细菌能够生存,说明其产生了突变,但是突变的抗性基因应该位于质粒的DNA上,而不是拟核的DNA上。 下表是某微生物培养基成分,请据此回答: 编号 成分 含量  ① 粉状硫 10 g  ② (NH4)2SO4 0.4 g  ③ K2HPO4 4.0 g  ④ MgSO4 9.25 g  ⑤ FeSO4 0.5 g  ⑥ CaCl2 0.5 g  ⑦ H2O 100 mL  (1)上表培养基可培养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2)若不慎将过量NaCl加入培养基中。如不想浪费此培养基,可再加入________,用于培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养基可用于培养________。 (4)表中营养成分共有________类。 (5)不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 (6)上表中各成分重量确定的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 (7)若上表培养基用于菌种鉴定,应该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对于一个培养基,它能培养何种微生物,要看它的化学成分。当然这只适用于合成培养基,如果是一个天然培养基就不能从培养基的成分上区分它是培养何种微生物的。分析化学成分要从营养物质的类型出发。题表中的营养物质有水、无机盐、氮源三类,缺乏碳源和特殊营养物质。对特殊营养物质,有的微生物是不需要的,但没有微生物是不需要碳源的。该培养基中没有碳源,说明培养的微生物是从空气中获得碳源的,即可培养的微生物是自养型微生物。该培养基中加入了过量食盐。就可以成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别培养基,但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异养型微生物,这个培养基还需要加入有机碳源,该培养基若加入(CH2O),培养基中就有了碳源,但除去成分②,却使培养基中没有了氮源,这时就只能用于培养固氮微生物了。对于菌种鉴定,往往用的是固体培养基,而表中没有凝固剂,需要加入常见的凝固剂——琼脂。 答案:(1)自养型微生物 (2)含碳有机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 (3)固氮微生物 (4)3 (5)调整pH (6)依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确定 (7)琼脂(或凝固剂) (2011·高考新课标全国卷)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 (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______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 ________培养基。 (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_______。 (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________和________。无菌技术要求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______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解析:(1)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使用的培养基应是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通过控制碳源这种营养成分,来促进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的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2)菌种纯化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 (3)当固体培养基上长出单菌落后,可通过比较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来判断菌株降解原油能力的大小。一般来说,分解圈越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 (4)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过程中,常用灼烧灭菌法对接种环、接种针、试管口、瓶口等进行灭菌;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对培养基、试管等进行灭菌;用干热灭菌法对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和金属用具等进行灭菌。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因为酒精灯火焰旁可形成一个无菌环境,可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答案:(1)原油 选择 (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3)强 (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  1.能让特定的微生物生长,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从而将所需要的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2.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生长因子等。 3.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原料称量、溶解→调节pH→分装、包扎→灭菌。 4.分离微生物的步骤 配制培养基→倒平板→接种→培养。 5.选择培养基分离法是分离微生物的另一种方法。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