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取少量酵母菌液放入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测得的数目是(  ) A.活细胞数           B.死细胞数 C.菌落数 D.细胞总数 解析:选D。直接计数法不能区分死细胞与活细胞,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数目应为细胞总数。 2.下列有关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在短时间内推算出微生物的数目 B.待测样品不需要进行稀释 C.适合于计数体积比较大的细菌 D.需要进行多次计数并求平均值 解析:选B。在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时,需要将待测样品进行一定浓度的稀释制成悬液,然后取一定量的悬液于显微镜下观察多个小室并分别计数,求出平均值,并推算出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 3.(2012·济南一中高二检测)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 B.先铲去表层土3 cm左右,再取样 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 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 答案:C 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微生物所需氮源为(  ) A.硝酸 B.氨 C.尿素 D.蛋白胨 解析:选C。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以尿素为氮源,缺乏脲酶的微生物由于不能分解尿素,缺乏氮源不能生长发育繁殖而受到抑制,所以,能够选择出分解尿素的微生物。 5.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往往是混杂生长的。人们在研究微生物时一般要将它们分离提纯,然后进行数量的测定。下面是对大肠杆菌进行数量测定的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步骤:①制备稀释倍数为102、103、104、105、106的系列稀释液。 ②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样品。 ③适宜温度下培养。 结果分析:(1)测定的大肠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得到以下几种统计结果,正确可信的是________。 A.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 B.两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2和26,取平均值24 C.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5和52,取平均值26 D.四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30、24和25,取平均值25 (2)一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测得平板上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毫升样品中的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2 m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这种方法测定大肠杆菌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同学在测定大肠杆菌的密度时发现,在培养基上还有其他杂菌的菌落,能否肯定该大肠杆菌的品系被污染了?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计数微生物时可选取多个菌落数相差不大的平板计数并求其平均值。 (2)23.4÷0.2×106=1.17×108。 (3)菌落可能由1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生长而成,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用菌落数计数测得的数量多。 答案:(1)D (2)1.17×108 (3)多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是一个菌落 (4)不能。因为杂菌可能来自培养基或来自培养过程  1.下列不属于菌种计数方法的是(  ) A.平板划线法 B.稀释涂布平板法[Ks5u.com] C.显微镜检法 D.滤膜法 解析:选A。平板划线法可以用于菌种的纯化和分离,不能用于菌种的计数。 2.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叙述错误的是(  ) 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 C.再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高考资源网KS5U.COM]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解析:选D。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只有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液里,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才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3.请选出进行土壤中细菌计数的正确的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1 g土壤放入盛有99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0.5 mL进行平板涂布 ④依次稀释至102、103、104、105、106倍稀释度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解析:选C。在分离土壤中某细菌时,应先选取土样(1 g),然后加无菌水获得土壤浸出液,并进行不同倍数稀释,最后将稀释液涂布到培养基表面进行培养,并分离和计数。 4.某同学在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上测得平板上的菌落数的平均值为234,那么每克土壤样品中菌落数是(涂布平板时所用稀释液的体积为0.1 mL)(  ) A.2.34×108 B.2.34×109 C.234 D.23.4 解析:选B。每克土壤样品菌数=(某稀释倍数的菌落平均数/细菌培养时所用的稀释液体积)×稀释倍数。 5.某同学在101、102、103倍稀释的平均菌落数为2760、295和46,则菌落总数(个/mL)为(  ) A.2.76×104 B.2.95×104 C.4.6×104 D.3.775×104 解析:选D。菌落计数法,注意是计算不同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首先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当只有一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符合此范围时,则以该平均菌落乘以稀释倍数即为该样品的细菌总数;若有两个稀释倍数的平均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按两者菌落总数之比值来决定,若比值小于2应取两者的平均数,若大于2,则取其中较小的菌落总数。本题295、46在30~300之间,46×103与295×102比值为1.6,应取二者平均数(46×103+295×102)÷2=3.775×104。若所有稀释倍数的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则应以最接近300或3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 6.分离与计数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实验时,甲组实验用氮源只含尿素的培养基,乙组实验用氮源除尿素外还含硝酸盐的培养基,其他成分都相同,在相同条件下操作,培养与观察,则乙组实验属于(  ) A.空白对照 B.标准对照[高考资源网KS5U.COM] C.相互对照 D.条件对照 解析:选D。乙组和甲组实验仅是培养条件不同,因此为条件对照。 7.斜面培养基正确的画线示意图(  )[高考资源网]  解析:选A。正确的接种方法是将带菌的接种环伸入待接种的试管中,在培养基面上由底部向上轻划“S”型曲线,将菌种接种到培养基上。 (2012·烟台二中高二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因为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数量不同,所以,为获得不同类型的微生物要按不同的稀释倍数进行分离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总量和测定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数量,选用的稀释范围不同 C.只有得到了3个或3个以上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的平板,才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 D.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的菌落数明显大于选择培养基的数目,说明选择培养基已筛选出一些菌落 解析:选C。如果涂布三个平板能够得到2个菌落数目在30~300之间的平板,就说明稀释操作比较成功,并能够进行菌落的计数。计数的方法是舍弃相差很大的一个,然后取平均值。 土壤有“微生物的天然培养基”之称,下图表示:对土壤中某种微生物进行分离和计数,而进行的对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培养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示统计样品活菌数目的方法叫做________法,主要包括________操作和________操作。 (2)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一般选择菌落数在______________之间的平板进行计数。 (3)图中各试管间的“箭头”表示的操作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操作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边进行。 (4)图中选择了104、105、106倍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最可能是测定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这个平板需要在________温度下培养________天。 (5)如果要想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平板中培养基成分的特点应该是______________;如果怀疑培养基被污染导致统计结果有误,则需要做对照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活菌计数最常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饮水中大肠杆菌的数量时还可以采用滤膜法。前者最关键的步骤是梯度稀释和涂布平板。本题考查的内容涉及梯度稀释的方法、要点以及涂布平板培养基的配制、选择稀释度的范围、鉴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等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 答案:(1)稀释涂布平板 梯度稀释 涂布平板 (2)一个活菌 30~300 (3)用移液管吸取1 mL上一试管的菌液注入下一试管中,并用手指轻压移液管橡皮头,吹吸三次,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合 (4)细菌 30~37 ℃ 1~2 (5)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 将一个培养基在不加土壤液的情况下与加入土壤液的培养基同时培养 请回答下列与大肠杆菌有关的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大肠杆菌属于________;它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2)下表是某公司研发的一种培养大肠杆菌菌群的培养基配方。 成分 含量  蛋白胨 10.0 g[高考资源网]  乳糖 5.0 g  蔗糖 5.0 g[高考资源网]  K2HPO4 2.0 g  显色剂 0.2 g  琼脂 12.0 g  将上述物质溶解后,用蒸馏水定容到1000 mL。根据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选择、鉴别)。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________。 (3)培养大肠杆菌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________________。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一升水样,用无菌吸管吸取1 mL水样至盛有9 mL无菌水的试管中,依次稀释103稀释度。各取0.1 mL已稀释103倍的水样分别接种到三个培养基上培养,记录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大肠杆菌不能制造有机物,必须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合成组成自身的物质,属于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主要分解有机物,属于分解者。(2)根据表中培养基的组成可看出,该培养基中的碳源是乳糖、蔗糖(蛋白胨),由于在培养基中添加了显色剂,可判断此培养基为鉴别培养基。(3)培养大肠杆菌等微生物时,常用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灭菌。(4)根据公式计算:每升原水样中大肠杆菌数=(55+56+57)÷3÷0. 1×103×103=5.6×108。 答案:(1)分解者 异养型[高考资源网] (2)鉴别 乳糖、蔗糖(蛋白胨) (3)稀释涂布平板法 灭菌 (4)5.6×108  1.测量微生物数量的方法分为两类,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 2.直接计数法中常用的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3.间接计数法最常用的是稀释平板计数法,通过统计培养基中出现的菌落数,即可推算出检测样品中的活菌数。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