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1.在有氧呼吸过程中,进入细胞内的氧…………………( )
A. 将丙酮酸氧化成二氧化碳 B. 参与ATP的形成
C. 将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D. 接收反应中脱下的氢生成水
2.下图是线粒体结构膜式图,图上标注的部位含有呼吸作用有关酶的是 (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
3.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4.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5.下图是某同学验证细胞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在透明的容器B中放入湿润的种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设置A装置的目的是为了除去空气中的CO2,确保实验的科学性
B.该装置一定要放在黑暗的环境中,避免光下种子光合作用的干扰
C.种子的呼吸作用一般不受光照的影响,但温度会影响细胞呼吸的强度
D.C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是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了CO2的缘故
6.人体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线粒体
7.一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一个高能磷酸26所含能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2n/5m B.2m/5n C.n/5m D.m/5n
8.用含18O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的转移途径是( )
A.葡萄糖→丙酮酸→水 B.葡萄糖→丙酮酸→氧
C.葡萄糖→氧→水 D.葡萄糖→丙酮酸→CO2
9.下列叙述符合生物学原理的是( )
A.水稻根部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所以能长期适应缺氧环境
B.快速登山时,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的过程
C.蔬菜在低氧、干燥、低温的环境中,可延长保鲜时间
D.淀粉经发酵可产生酒精,是通过乳酸菌的无氧呼吸实现的
10.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A.第一和第二阶段 B.第二和第三阶段 C.第一和第三阶段 D.第三和第二阶段
11.下列关于新陈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糖类在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都生成CO2和H2O,释放的能量也相等
B.运动员在100 m赛跑时,腿部肌肉的能量供应主要来自此时所进行的有氧呼吸
C.淀粉是储藏能量的化合物,可以为植物细胞直接供能
D.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温度适宜的条件下,绿色植物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12.由于通风不良,粮食储存过程中可能发生“自热”现象,其原因是 ( )
A.气温过高 B.种子细胞呼吸
C.种子细胞呼吸受到抑制 D.空气温度过低
13.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叶绿体 D.活细胞内
14.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细胞呼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高
15.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
二、填空题
16.如图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的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生成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
(1)图中曲线QR区段CO2生成量急剧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2)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由纵轴、CO2生成量和O2吸收量共同围成的面积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是 。
(3)在原图中绘出无氧呼吸产生的CO2随氧气浓度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4)若图中的AB段与BC段的距离等长,说明此时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相比 (填“一样多”或“更多”或“更少”),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倍。
(5)在长途运输新鲜蔬菜时,常常向塑料袋中充入氮气,目的是 。你认为氧浓度应调节到 点的对应浓度时,更有利于蔬菜的运输,试说明理由 。
17.生物呼吸作用的底物(有机物)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会导致呼吸作用释放的CO2与吸收的O2比发生差异,这可用呼吸商表示:呼吸商(Q)=,为了测定种子萌发时的呼吸商,现准备了3只玻璃瓶、瓶塞、带刻度的玻璃管、发芽的蚕豆种子、10%的NaOH溶液、NaHCO3、清水等。1、2、3号玻璃瓶的实验装置图所示。
(1)由于发芽蚕豆种子(已消毒)的呼吸作用,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发生了变化,使得墨滴向左移动,显然瓶内气体减少了,减少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号玻璃瓶内的气体变化还不足以求出发芽蚕豆的呼吸商,由此还要利用2号玻璃瓶来测定发芽蚕豆呼吸作用过程中的某一种气体的变化。请根据1号图及题干中的器材与试剂,说出2号图装置与1号图的不同之处_______,以此可以测出________量。
(3)若1号装置测出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X,2号装置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Y,则呼吸商计算式为:__________如果呼吸商小于1时,说明____________。
(4)为了纠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实验测量误差,须设3号装置,应对3号装置作何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3号装置的墨滴在实验后向右移动量为Z,则氧气实际消耗量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该发芽的种子已带一定量的小叶,要了解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并还利用上述装置1,则需要注意:
1)实验的变量因素是__________;实验试剂选用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十分合适的某光照强度条件下,实验进行一定时间,测得的实验数据(墨滴移动量)为A,则该墨滴一定向_______________移动。
3)如要知道较高光照强度下真正的光合作用气体变化量,还需进一步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真正光合作用的变化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细胞呼吸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D
2.D
3.D
4.D
5.A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因为本实验是通过检验B中的种子能否产生CO2为观察指标的。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有温度和氧气浓度等,光照不对细胞呼吸产生影响。如果C瓶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种子经过有氧呼吸产生了CO2。
答案:B
6.C
7.B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