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为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完成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结构是 ( ) A.细胞质基质 B.线粒体 C.细胞 D.肺泡[ 2.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3.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 [来源:高考资源网] A. 在线粒体内含成 CO2 B. 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 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 D. 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4.马铃薯块茎进行无氧呼吸只能释放少量能量,其他能量( ) A. 贮藏在葡萄糖中 B. 存留于酒精中 C. 存留于乳酸中 D. 以热能形式散失 5.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下列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是( ) A. 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 B. 葡萄糖+线粒体 C. 丙酮酸+核糖体 D. 丙酮酸+内质网 6.水果储藏保鲜时,降低呼吸的环境条件是(  ) A.低O2、高CO2、零上低温  B.低CO2、高O2、零下低温 C.无O2、高CO2、零上低温  D.低O2、无CO2、零下低温 7.1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能量为m,其中40%用于ADP转化为ATP,若1个高能磷酸键所含量为n,则1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ATP分子数为( ) A.2n/5m B.2m/5n C.n/5m D.m/5n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10.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B. 丙酮酸的水解 C. 葡萄糖的酵解 D. 脂肪酸的氧化 11.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的 pH 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 A. 血浆中乳酸过少 B. 血浆中 CO2过多 C. 血浆中乳酸过多 D. 血浆中丙酮酸过多 12.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 一定是有氧呼吸 B. 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 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 一定是无氧呼吸 13.植物种子萌发时,如果长时间缺氧,就会引起烂芽,其主要原因是( ) A.CO2中毒 B.酒精中毒 C.乳酸中毒 D.供能不足 14.人体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它所需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利用( ) A.葡萄糖,进行有氧呼吸 B.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 C.乳酸,进行有氧呼吸 D.乳酸,进行无氧呼吸 17.将酵母菌研磨成匀浆,离心后得上清液(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线粒体),把等量的上清夜、沉淀物和未曾离心的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中,各加入等量葡萄糖溶液,然后置于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试管中最终产物为CO2和H2O B.乙试管中不发生反应 C.丙试管中有大量的ATP产生 D.丙试管中无CO2产生 18.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24ml,CO2增加48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得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 A. 1/3倍 B. 1/2倍 C. 2倍 D.3倍[来源:高考资源网] 19.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 B.a值应当为0 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 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来源:学.科.网] 20.??有氧呼吸全过程的物质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①C6H12O6→丙酮酸;②丙酮酸+H2O→CO2+[H];③[H]+O2→H2O。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第③阶段反应极易进行,无需酶的催化 B.第②阶段无ATP生成,第③阶段形成较多的ATP C.第①②阶段能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D.第①阶段与无氧呼吸的第①阶段不同w.w.w.ks5u.com.c.o. 21.用含同位素18O的水来浇灌植物,经光照后,18O可发现于( ) A.生成的葡萄糖中 B.生成的淀粉中 C.合成的蛋白质中 D.周围的空气中 22.叶绿体色素的纸层析结果显示,叶绿素b位于层析滤纸的最下端,原因是( ) A.分子量最小 B.分子量最大 C.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 D.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23.在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既有[H]又有ATP产生的是 (  ) 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 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③有氧呼吸第一阶段 ④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⑤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②④⑤ 25.在室内由于有适宜的阳光、温度和充足的CO2,植物长势良好;如CO2发生器突然发生故障,此时测定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变化情况,应该是( ) A.下降、下降、上升、上升 B.下降、上升、上升、上升 C.上升、上升、下降、下降 D.上升、下降、上升、上升 26.为证实叶绿体有效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予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 ) 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 27.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其原因可能是( ) ①未加石英砂、研磨不充分②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酒精提取③分次加入少量无水酒精提取④使用放置数天的菠菜叶(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9.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 实验以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15℃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每天交替进行l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在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每天交替进行l2小时光照、l2小时黑暗,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l0℃时的2倍 30.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四等组,在不同温度下分别先暗处理1h,再光照1h(各组光强照度相同),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表的数据。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该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是27℃ B.在上述四种温度下,该植物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是29℃ C.27℃和29℃该植物合成有机物的速率相等 D.30℃下该植物的真正光合速率为2mg/h   ①O2 相对浓度为2%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 。此条件下酵母菌细胞内CO2 的产生场所是 。 ②写出O2浓度为7%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反应式: 。 ③若以新鲜的菠菜叶为实验材料,为使实验数据真实地反映呼吸强度的变化,应特别注意在 环境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