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细胞的类型和结构(第一课时)每课一练(苏教版必修1) 第一课时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细胞膜和细胞壁 【课前预习】 一、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1.原核细胞是构成 、 和 等原核生物的细胞,其结构上主要特点是 ,只是在细胞中的一个区域内有 ,该区域通常被称为 。 2.真核细胞是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真核细胞不仅细胞核有 包围,而且还形成了许多以 为基础的具有特定 的结构。 答案:1.细菌、蓝藻和放线菌 不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环状的DNA分子 拟核 2.核膜 膜 功能 〖思考讨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点?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都有核糖体)和DNA分子。 二、细胞膜 1.化学组成 细胞膜是由 分子和 分子组成。 2.结构 (1)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是如何构成细胞膜的? 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它支持着许多 分子;有的蛋白质分子排列在 两侧,有的蛋白质分子 在 中,有的蛋白质分子 整个 。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因为构成细胞膜的 和 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因此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 性。 答案:1蛋白质 脂质(磷脂) 2(1)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磷脂双分子层 嵌插 磷脂双分子层 贯穿 磷脂双分子层(2)蛋白质分子 磷脂分子 流动 〖思考讨论〗细胞膜具有糖蛋白的一侧是细胞外侧还是内侧? 外侧 三、细胞壁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它维持着 的正常 ,具有 和 功能。 答案:纤维素 植物细胞 形态 支持 保护 〖思考讨论〗所有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吗?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吗? 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有细胞壁的细胞不一定是植物细胞,如细菌、真菌也具有细胞壁,但它们不是植物。 【课堂达标】 知识点一: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1.(2011江苏南京一模,2)下列关于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统一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有线粒体 B.都有核糖体 C.都有染色体 D.都有核膜 答案:B 解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原核细胞没有核膜,也没有染色体和线粒体。 2.下列四种生物中,哪一种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其他3种生物的细胞有明显区别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青霉菌 D.蘑菇 答案:B 解析: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青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都有由核膜围成的成形的细胞核。 知识点二:细胞膜的成分、结构和功能 3.细菌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A.蛋白质和多糖 B.多糖和脂质 C.脂质和核酸 D.蛋白质和脂质 答案:D 解析:细菌细胞膜与其他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相似,都是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的。 4.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 A.磷酸双分子层 B.两层蛋白质分子 C.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 D.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D 解析:细胞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5.下面关于细胞膜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维持细胞自身的相对稳定,具有保护作用 B.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具有支持作用 C.实现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D.实现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如细胞识别 答案:B 解析: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具有支持和保护功能的是细胞壁,而不是细胞膜。 6.右图为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的②是叫 ,它是构成细胞的 。 (2)图中的①叫 ,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的 (外或内)侧。 (3)构成细胞的②和③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因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 。这种结构特点对于它完成各种 是非常重要的。 (4)图中的③有些作为载体,使细胞与周围环境进行 ,可以说,活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与细胞膜的 和 有密切关系。 答案:(1)磷脂双分子层 基本骨架 (2)糖蛋白 外 (3)流动性 生理功能 (4)物质交换 结构 功能 解析:图中的①是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识别有关,有糖蛋白的一侧是细胞膜的外侧。与物质交换有关的膜结构是其中某些蛋白质构成的载体。 【课后作业】 1.(2011山东烟台高三第一学期学段检测,8)研究发现,脂溶性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细胞膜会被溶解脂质的溶剂溶解。它证明了 A.构成细胞膜的物质是脂质和蛋白质 B.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C.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 D.组成细胞膜的物质中有脂质 答案:D 解析:按照物质相似溶的原理,脂溶性物质能优先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中有脂质。 2.研究发现,癌细胞能够通过释放囊泡与别的细胞进行“通讯”。这些囊泡含有致癌蛋白,当融入到非恶性或轻度恶性细胞后,它们能够引发特定的机制,促进肿瘤生长。这种细胞间的“通讯”与细胞膜上哪种成分有关 A.磷脂 B.载体蛋白 C.糖蛋白 D.胆固醇 答案:C 解析:细胞之间的通讯是通过细胞膜表面现象的糖蛋白实现的。载体蛋白与细胞膜对物质的选择吸收有关。 3.下面对原核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只有拟核 B.拟核没有膜结构 C.原核细胞没有膜结构 D.拟核的化学本质是DNA分子 答案:C 解析:原核细胞主要特点是不具有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细胞膜是膜结构,故C项错。 4.下面关于细胞膜化学组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脂质磷脂最丰富 B.不同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C.脂肪也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之一 D.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其中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脂质。脂质中含量最丰富的是磷脂,此外,动物细胞膜中胆固醇也是重要成分,细胞膜中是不含有脂肪的,故C项错。 5.磷脂双分子层是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或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下面能正确反映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细胞膜的正确图解是 答案:B 解析: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磷脂分子以其亲水性的头向膜的内外,疏水性的尾向膜内,蛋白质分子则或镶或嵌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6.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 加入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答案:C 解析:因为细胞膜的提取成分,经双缩脲试剂处理呈现紫色,说明其中有蛋白质,加入斐林试剂或班氏试剂出现砖红色,说明其中含有糖类,故该物质为糖和蛋白质组成的糖蛋白。 7.细胞壁和细胞膜的共同点表现在 A.含有的化学元素相同 B.含有的化合物相同 C.都具有保护功能 D.都具有选择透过性 答案:C 解析:细胞壁主要由纤维素组成,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因此,含有元素不相同;细胞壁有全透性,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故A、B、D三项。细胞壁和细胞膜都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8.若将细胞膜的磷脂提取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分布的图是 答案:A 解析:磷脂分子具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性的尾部,因此,提取磷脂后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头部接触水面,尾部分布在空气中。 9.细胞膜中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那么细胞膜的元素组成的是 A.C、H、O B.C、H、O、P C.H、O、N、P D.C、H、O、N、P 答案:D 解析:蛋白质中含有C、H、O、N,脂质中的磷脂含有P。 10.1925年,两位荷兰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测得单分子层的面积恰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由此可以说明的是 A.细胞膜中必然存在着脂质 B.细胞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都不是静止的 C.细胞膜中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两层 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C 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当它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分子层时,单分子层的面积应该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11.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说明白细胞的细胞膜具有 A.选择透过性 B.一定的流动性 C.保护功能 D.磷脂双分子层 答案:B 解析:白细胞吞噬绿脓杆菌,通过白细胞伸出“伪足”包裹绿脓杆菌实现的,而白细胞伸出“伪足”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有关。 12. (2011北京宣武区高三上学期期中,26)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肪的物质,也很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肪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 构成的。 (2)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中,红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 ,这是 作用的结果。将加有红细胞的蒸馏水放置一段时间后,在该液体的 (上、中、下)层能得到破碎的脂双层。 (3)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 倍。 (4)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 。 (5)通过其他方法,测得多种细胞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依据上表数据,分析构成不同细胞的细胞膜在化学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 , 主要区别是_ _____________ ____。 答案:(1)脂类物质(1分) (2)(吸水)膨胀、甚至破裂 渗透 上 (3)2 (4)细胞膜上有蛋白质 (5)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种类相同 组成不同细胞膜的物质含量有差别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