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1、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 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 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 的场所是线粒体 D.该有氧呼吸过程也可以发生在细菌体内 2.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 B.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 C.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假设装置一和装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 3.一瓶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产生CO2的量(mol) 0.9 1.3 1.5 3.0  产生C2H5OH的量(mol) 0.9 0.7 0.6 0  A.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 B.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0.6 mol C.氧浓度为c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50%用于酒精发酵 D.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4.下面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没有线粒体的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绿藻细胞中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D.细胞呼吸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水和氧气参与才能释放储存的能量 5、右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波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6.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研磨绿叶时要加入无水乙醇,其目的是 A. 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B. 使叶片充分研磨 C. 使各种色素充分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D. 使叶绿素溶解在无水乙醇中 7.在进行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时,不能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 A. 滤纸条上几种色素会扩散不均匀而影响结果 B. 滤纸条上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 色素会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结果不明显 D. 滤纸条上的几种色素会混合起来。 8.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A. 蓝绿色?????? B.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9.有人对恩吉尔曼实验进行如此改进:“让一束白光通过棱镜再投射到水绵的叶绿体上”,你预期此时好氧性细菌聚集的区域是 A.红光的投影区域内????????????? B.红光和绿光的投影区域内 C.红光和蓝紫光的投影区域内????? D.黄光和橙光的投影区域内 ?10.生长于较弱光照下的植物,当提高 CO2浓度时,其光合作用并未随之增强,主要限制因素是 A.呼吸作用和暗反应????? B.光反应 ?????? C.暗反应??????? D.呼吸作用 11.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呼吸作用是光合作用的逆反应 B.两者除能量转变有别外,其它都是可逆的 C.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单独进行的,二者不可能同时进行 D.对不同生物而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进行可以互相提供原料 ?12.下列关于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液泡中的色素不能用来进行光合作用 B.低温抑制叶绿素的合成 C.矿质元素镁影响叶绿素的合成 D.提取的叶绿素溶液,给予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O2,可进行光合作用 13.(2010·广州模拟)如图是新鲜绿叶的四种光合色素在滤纸上分离的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是为了防止滤液挥发 B.水稻在收获时节,叶片中色素量的变化是(甲+乙)<(丙+丁) C.四种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乙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D.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 14.哺乳动物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是 A. 肺泡???? B. 细胞质基质?????? C. 线粒体? D.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15.下列有关呼吸作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在线粒体内与[H] 结合生成水 B. 无线粒体的生物不一定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C. 在线粒体内进行的物质氧化必需在有氧条件下 D. 对植物而言,产生CO2的部位一定在线粒体 16.(2010·淮安质检)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17.下列有关马铃薯块茎细胞呼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相同葡萄糖时,有氧时释放的能量是无氧的19倍 B.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是因为绝大多数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发掉 C.无氧呼吸释放能量较少,是因为绝大多数能量还在乳酸中未有释放 D.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形成了ATP,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量形成了ATP ?18.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A.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B.丙酮酸的水解? C.无氧呼吸? D.磷酸肌酸转移 19.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pH 会明显下降,其原因是 A. 血浆中乳酸过少B. 血浆中 CO2过多C. 血浆中乳酸过多D. 血浆中丙酮酸过多 20.缺氧时酵母菌产生AmolCO2,正常情况下,人体在消耗等量的葡萄糖时可形成的CO2是 A. 7/3Amol????? B.1/12Amol????? C. 6Amol? ????? D.3Amol ?21.在一普通锥形瓶中,加入含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溶液,如下图所示。在下列有关的坐标图中,不正确的是 ? ? 22.右图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其中a和b为两种物质的运输方式,下列对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份是C、 H 、O 、N B.由②可知细胞膜是双层膜 C.a物质进入细胞是自由扩散,b物质进入细胞是主动运输 D.若I侧为肠腔,那么Ⅱ侧则是毛细血管腔 23.如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24.酶在经0°C和100°C温度处理后,都没有活性,但是两者的原因不同,表现在 A.经过0°C处理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B.经过100°C处理的酶的活性不能恢复 C.经过0°C处理的酶其空间结构被破坏 D.经过100°C处理的酶被氧化分解 25.某生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一种物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它的过程 A、一定是有氧呼吸 B、一定是无氧呼吸 C、一定不是酒精发酵 D、一定不是乳酸发酵 26.在自然条件下,有关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丙酮酸必须进入线粒体才能被彻底氧化分解 B.高等植物只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进行无氧呼吸[Ks5u.com] C.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 D.有氧呼吸的强度晚上比白天强 27.在一定气候条件下,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原理测试田间作物的细胞液浓度,以此法获得作物代谢情况的必要数据。在此项测试中,实验变量(自变量)是 A. 制备的系列浓度检测液 B. 一定的温度或其他气候数据 C. 作物细胞质壁分离状态 D. 作物细胞液浓度 28. 在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反应之所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其原因是 A.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高效性 B.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多样性 C.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专一 D. 酶的催化反应具有稳定性 29.取适量干重相等的四份种子进行不同处理:(甲)风干,(乙)消毒后浸水萌发,(丙)浸水后萌发,(丁)浸水萌发后煮熟后冷却、消毒。然后分别放入四个保温瓶中。一段时间后,种子堆内温度最高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0.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质 A.在4℃条件下结构易破坏 B.只含有C、H、O C.也能催化淀粉合成 D.含有羧基 上饶中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 生物周练答题卷 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选项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选项                 二、填空题(31和32题每空1分) 31、(每空1分).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的关系。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反应速率不再上升,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______________。 (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酶与反应物混合后,装入甲、乙两试管并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 min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的反应分别为:甲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C表示了________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 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 D.植物淀粉酶 32、(每空1分).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 (1)次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①: _________ ②: ____ ③: ___。 (2)依次填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 ④: ___ ⑤: _____ ⑥: ____ 。 (3)生成①的场所在:___________;生成②的部位是: ;生成③的部分是: 。 (4)写出反应总式: 33、(每空2分).已知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麦芽糖,蛋白酶可以水解蛋白质为多肽。为了研究酶之间的相互影响,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中所涉及酶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请分析回答: 试管号[高考资源网KS5U.COM] 加入的物质 1 2 3 4  质量分数为1%的淀粉溶液 2 mL 2 mL 2 mL 2 mL  淀粉酶溶液 2 mL 2 mL    淀粉酶+ 蛋白酶 (等量混合)   4 mL 4 mL  蒸馏水 2 mL 2 mL    碘液 2滴  2滴   双缩脲试剂  2 mL  2 mL  预期颜色 变化 不变蓝 紫色 ① ②  (1)该实验所依据的两个颜色变化原理是: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述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 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试管1、2还要分别加入2 mL的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4)①处预期的颜色变化为__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每空2分)图中的实验装置用于测量大麦种子的呼吸速率。实验开始时,用夹子夹紧橡皮管并使图中U形管内两侧有色液体均处于“0”标志位。在25℃条件 下两套装置都静置1h,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1)装置中加入NaOH溶液的目的是 。 (2)装置A中有色液体的变化量表示 。 (3)装置B中对大麦种子进行灭菌处理的目的是 ;装置B中有色液体的变化可能是 造成的,设置B装置的目的是 。  (4)计算大麦种子在25℃条件下的呼吸速率(用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速率表示,单位为mm3g-1h-1) 。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