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题人:施晓娟 审题人:罗新 2012-3-19 姓名: 班级 学号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种膜均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甲、乙两种生物膜除产生图中物质外,均能产生ATP C.甲、乙两种膜上发生的生化反应分别是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二阶段 D.图丙中与细胞识别有关的结构是a 2.右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最可能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3.将某种绿色植物置于密闭玻璃容器中,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02 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02 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此绿色植物在上述条件下每小时实际合成葡萄糖30 mg。则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此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变化情况是: A.光照时强于黑暗时 B.光照时弱于黑暗时 C.光照时与黑暗时相等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4.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B.无氧呼吸产生的[H]在细胞质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少 5.鉴定可溶性还原糖、蛋白质、脂肪以及观察DNA、RNA 在细胞中的分布,所用实验试剂均合理的一组是: A.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二苯胺试剂 B.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苏丹Ⅲ染液、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C.斐林试剂、二苯胺试剂、苏丹Ⅲ染液、健那绿染液 D.苏丹Ⅲ染液、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醋酸洋红染液 6.若酵母菌呼吸消耗的O2 与释放CO2 的量如图所示,图中四种状态下,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的比值,正确的是: A.甲,1/5 B.乙,1/3 C.丙,2/3 D.丁,2/3 7.关于细胞膜的物质交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由扩散需要消耗能量 B.大分子进出细胞通过被动运输 C.主动运输须有载体蛋白协助 D.任何离子和小分子都能进出细胞 8.甲、乙、丙、丁四图是细胞或细胞内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以上四种结构中所具有的三种大分子有机物是DNA、RNA 和蔗糖 B.从遗传物质控制遗传性状特点看,一定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甲、乙、丁 C.从结构上看,甲、乙、丙、丁都具有双层膜 D.在植物细胞中必然同时存在甲、乙、丙三种结构 9.一个试管中生长着球形酵母菌,另一个试管中是球形酵母菌的原生质体,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开? A.在显微镜下比较大小,酵母菌大,酵母菌原生质体小 B.在显微镜下比较大小,酵母菌小,酵母菌原生质体大 C.加蒸馏水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不变,酵母菌原生质体变小 D.加蒸馏水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存在,酵母菌原生质体破裂 10.磷脂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这与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尾部疏水的性质有关。某研究小组发现植物种子细胞以小油滴的方式贮存油,每个小油滴都由磷脂膜包被着,该膜最可能的结构是: A.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尾部向着油滴内 B.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磷脂的头部向着油滴内 C.由两层磷脂分子构成,结构与细胞膜完全相同 D.由两层磷腊分子构成,两层磷脂的头部相对 11.以下图一示意温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图二中实线表示在温度为2a 的情况下生成物量与时间的关系。当温度由2a 骤降至a 时,可用来表示生成物量与时间关系的是哪条曲线(虚线)? A.1 B.2 C.3 D.4 12.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硝化细菌、蓝藻等所有单细胞自养生物都有利用CO2 的能力 B.真核细胞内的DNA 都是线形的,原核细胞内的DNA 都是环状的 C.蛋白质离开细胞都会失去活性 D.B 淋巴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细胞中各种生物膜面积变化都较以前明显增大 13.如图所示为关于细胞结构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不够完整,缺少细胞核等结构 B.图中c 是指细胞膜,e 是指细胞质[Ks5u.com] C.图中b 的组成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D.图中g 可以利用h 产生的二氧化碳 14.下列关于高倍镜使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B.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C.把视野调暗,图像才清晰 D.高倍镜扩大了观察的视野,所以放大了倍数 15.为测量植物细胞膜的透性,以红甜菜根(液泡中含有花青素)进行下列实验:将不同切片放在不同温度的蒸馏水中处理1 min 取出,再分别放在清水中浸泡1h 而获得不同的切片浸出物溶液,通过测量这些溶液的吸光度计算浸出物溶液的花青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对这个实验方案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缺乏对照组实验 B.缺乏对等量原则的描述 C.测量指标不能反映浸出物溶液中花青素的含量 D.目的是探究浸泡时间对植物细胞膜的透性影响 16.实验者先用荧光物质标记膜蛋白,然后用激光束照射细胞表面某一区域,使被照射区域的荧光淬灭变暗形成一个漂白斑。但是,淬灭区域的亮度随后出现逐渐增加,最后恢复到与周围的荧光光强度相等。该实验证明了: A.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 D.膜蛋白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 17.图1 装置甲与装置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 曲线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曲线和乙曲线差别产生的原因是细胞吸收光合作用有效光能力不同 B.Q点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为零 C.P点负值产生的原因是呼吸消耗氧气 D.光强度达R点以上后,光强度不再成为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 18、碳元素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对此最有说服力的解释是 A.碳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含量最多 B.碳在自然界中含量最为丰富 C.在细胞的各种化合物中都含有碳 D.碳链构成了有机物的基本骨架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镜观察脂肪细胞时,可使用较大光圈增加视野亮度 B.观察黑藻细胞的细胞质流动,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参照 C.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的变化 D.观察甲基绿-吡罗红染色的细胞,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绿色和红色 20、下列哪一实例能说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A.Mg是叶绿素不可缺少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哺乳动物血液中Ca2+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人体内Mn的含量过高会导致运动失调 参考答案

【点此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