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1-2012学年高一遗传与进化模块测试(人教版必修二)29
一、选择题
1.(2010年高考全国理综Ⅱ)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 )
A.1∶1 B.1∶2 C.2∶1 D.3∶1
2.孟德尔用豌豆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必考虑的是( )
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
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
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
D.显性亲本作父本,隐性亲本作母本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
A.黄色 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行为是 ()
A.复制->分离->联会->分裂 B.联会->复制->分离->分裂
C.联会->复制->分裂->分离 D.复制->联会->分离->分裂
5.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显色结果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常温条件下,稀蛋清溶液与双缩脲试剂作用呈紫色
B.在沸水浴条件下,菜花细胞中提取的DNA与二苯胺作用呈蓝色
C.用酒精洗去浮色后,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与苏丹Ⅳ染液作用呈橘黄色
D.在常温条件下,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可与CO2作用呈黄色
6.美与丑、聪明与愚蠢分别为两对相对性状。一个美女对箫伯纳说:如果我们结婚,生的孩子一定会像你一样聪明,像我一样漂亮。箫伯纳却说:如果生的孩子像你一样愚蠢,像我一样丑,那该怎么办呢?下列关于问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美女和箫伯纳都运用了自由组合定律
B.美女和箫伯纳都只看到了自由组合的一个方面
C.除了上述的情况外,他们还可能生出“美+愚蠢”和“丑+聪明”的后代
D.控制美与丑、聪明与愚蠢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7.下列对四分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 B.一个细胞中含有4对染色体
C.一个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单体 D.一对同源染色体含4条染色单体
8.调查发现人群中夫妇双方均表现正常也能生出白化病患儿。研究表明白化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判断下列有关白化病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
B.如果夫妇双方都是携带者,他们生出白化病患儿的概率是1/4
C.如果夫妇一方是白化病患者,他们所生表现正常的子女一定是携带者
D.白化病患者与表现正常的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是1
9.下表为3个不同小麦杂交组合及其子代的表现型 和植株数目。
组合
序号
杂交组合类型
子代的表现型和植株数目
抗病红种皮
抗病白种皮
感病红种皮
感病白种皮
一
抗病、红种皮×感病、红种皮
416
138
410
135
二
抗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80
184
178
182
三
感病、红种皮×感病、白种皮
140
136
420
414
据表分析,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
A.6个亲本都是杂合子
B.抗病对感病为显性
C.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
D.这两对性状自由组合
10.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11.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后代时适宜选择生女孩
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惟一手段
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
12.如图是生物mRNA合成过程图,请根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R所示的节段①正处于解旋状态,与之有关的酶是解旋酶、
DNA聚合酶
B.图中②上一定有密码子
C.合成②过程中涉及到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T与A、G与C、C与G
D.图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13.下图表示DNA分子复制的片段,图中a、b、c、d表示各条脱氧核苷酸链。一般地说,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a和c的碱基序列互补,b和c的碱基序列相同
B.a链中(A+C)/(G+T)的比值与d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C.a链中(A+T)/(G+C)的比值与b链中同项比值相同
D.a链中(G+T)/(A+C)的比值与c链中同项比值不同
14.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细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细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细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细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15.我国科技工作者创造的自然界中没有的新物种是(? )
A.三倍体无子西瓜 B.八倍体小黑麦
C.京花一号小麦 D.四倍体水稻
16.下面对DNA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
B.DNA分子中的嘌呤碱基与嘧啶碱基总数相等
C. DNA分子中只有4种碱基,所以实际上只能构成44种DNA
D.DNA分子中碱基之间一一对应配对的关系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7.(2010·长沙质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能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变异现象不属于此类突变的范畴( )
A.黄色黄色、绿色
B.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
C.猫叫综合征
D.无子西瓜
18.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21三体综合征
C.猫叫综合征 D.镰刀型细胞的贫血症
19.在人类染色体DNA不表达的碱基对中,有一部分是串联重组的短序列,他们在个体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序列可用于
A.生产基因工程药物 B.侦察,犯罪
C.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D.基因治疗
20.基因工程是将目的基因通过一定过程,转入到受体细胞,经过受体细胞的分裂,使目的基因的遗传信息扩大,再进行表达,从而培养成工程生物或生产基因产品的技术。你认为支持基因工程技术的理论有( )
①遗传密码的通用性 ②不同基因可独立表达 ③不同基因表达互相影响 ④DNA作为遗传物质能够严格地自我复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④
二、填空题
21.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某校生物学习小组开展对当地几种遗传病的调查。
(1)调查步骤:
①确定要调查的遗传病,掌握其症状及表现。
②设计表格并确定调查地点。
③多个小组进行汇总,得出结果。
(2)问题:
①其中一小组对乳光牙单基因遗传病的记录如下:
a.根据上表绘制遗传系谱图
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该女性患者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后,生下正常男孩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
c.调查中一般不选择唇裂、青少年型糖尿病等多基因遗传病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d.若该地区的表兄妹婚配,后代患病的概率将增加,其原因是_________。
e.除了禁止近亲结婚外,你还会提出怎样的建议来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
②21三体综合征是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经咨询了解到医院常用21号染色体上的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作为遗传标记(可理解为等位基因)对该病进行快速诊断。
若用“+”表示遗传标记,“-”表示无该遗传标记,现诊断出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该遗传标记的基因型是“++-”,其父亲基因型是“+-”,母亲的基因型是“--”,那么这名患儿的病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自然选择学说的创立,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可行性的依据,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科学家做了下面的实验:把家蝇分成多组,每组再分为A、B两部分,用DDT处理每组的A部分,B部分不接触DDT。处理后选死亡率最低的那一组的B部分饲养繁殖,再把后代分成许多组:每组分成A、B两部分,重复上述实验。这样一代一代选择下去,就可以从B部分选出强抗药性的家蝇。
材料二: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在幼年时期会夭折,但在疟疾流行的地区,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携带者对疟疾的感染率比正常人低得多。现对A、B两地区进行调查,其中B地区流行疟疾。
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的实验说明:
①抗药性的出现是_____的结果,DDT起_____作用。
②_______是不定向的,_______是定向的。
(2)材料一中,若家蝇的长翅(T)对残翅(t)为显性,长肢(R)对短肢(r)为显性,在随机交配后,表现型比例为长翅长肢63%,长翅短肢21%,残翅长肢12%,残翅短肢为4%,则基因型为TT_ _和TTRR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分别为_____、_____。
(3)材料二中A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型比例如下图:
①计算A地区中A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
②画出B地区人群中各种基因的大致比例图。
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出现反映了基因对性状控制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通过上述材料充分说明了生物进化的实质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下面是某校的生物科技活动小组关于“调查人群中某项性状的遗传”的课题的研究方案,请分析该研究方案并回答有关问题:
a.课题名称:人群中××性状的调查。
b.研究目的:了解人群中某些性状的遗传特点。
c.研究内容:人群中的××性状。
d.材料及用具:人类有关性状的调查记录表、汇总表、铅笔等。
e.研究过程:实际调查。把调查表发给若干个班级的同学,把他们各自的家庭成员的××性状记录在调查表中。
f.调查结果分析:
(1)人群中的性状很多,在下列四项中,你认为不应该选择_________项进行调查,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能否卷舌 B.身高 C.血型 D.红绿色盲
(2)下面是一个关于发际形状的调查记录表,请指出其中的不完善之处。
24.刺毛鼠(2n=16)背上有硬棘毛,体浅灰色或沙色,张教授在一封闭饲养的刺毛鼠繁殖中,偶然发现一只无刺雄鼠(浅灰色),全身无棘毛,并终身保留无刺状态。张教授为了研究无刺小鼠的遗传特性,让这只无刺雄鼠与雌性刺毛鼠交配,结果F1全是刺毛鼠;再让F1刺毛鼠雌雄交配,生产出8只无刺小鼠和25只有刺小鼠,其中无刺小鼠全为雄性。
(1)张教授初步判断:
①该雄鼠无刺的原因是种群中基因突变造成的,而不是营养不良或其他环境因素造成的。
②控制无刺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写出张教授作出上述两项判断的理由:
判断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②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基因型为BbXaY(基因独立遗传),为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可用来与该鼠进行交配的个体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3)若该浅灰色无刺雄鼠的某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个BbbXa的精子,则同时产生的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____、Y、Y,这四个精子中染色体数目依次为________,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会引起后代发生变异,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解析:由题意知,AA∶Aa=1∶2,所以该种群随机交配的方式有以下几种:①1/3AA×1/3AA→1/9AA;
②2×(1/3AA×2/3Aa)→2/9 AA+2/9 Aa;
③2/3Aa× 2/3Aa→1/9AA+2/9Aa+1/9aa(死亡)。
第一代中AA的比例是l/9 AA+2/9 AA+1/9 AA=4/9,Aa的比例是2/9 Aa+2/9 Aa=4/9,aa的比例是1/9,因为aa在出生前就已经死亡,所以AA∶Aa=1∶1。
答案:A
2.D
解析:进行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要求是两对相对性状的纯种亲本杂交;两对相对性状中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即两对相对性状各自有显隐性关系;因为以豌豆为实验材料,为避免自然条件下的自花传粉,故要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由于不管是正交还是反交,结果都是一样,故显性亲本不一定作父本,隐性亲本不一定作母本。
3.A
解析 根据题干中甲、乙、丙是同一个二倍体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图。甲图中同源染色体正在分开,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乙图中着丝点分开,而且有同源染色体,是有丝分裂的特征;丙图中着丝点正在分开,而且没有同源染色体,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征。由于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所以乙细胞不可能进行基因重组。1与2的片段交换,属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1与4的片段交换,属于非同源染色体的交换,会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4.D
5.C
6.D
解析:根据美女和箫伯纳的对话可以看出,美与丑、聪明与愚蠢两对相对性状发生了自由组合,故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应该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7.B
8.D
解析 正常双亲可生出患白化病的子女表明其致病 基因在常染色体上,属隐性遗传。若夫妇双方均为携带者,则有Aa×Aa,生出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若一方为患者(aa),则他们所生的表现正常的孩子,一定携带着白化病基因。白化病人与正常人结婚,所生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只有当正常一方的基因型为显性纯合子时,才会等于1,若正常一方为杂合子,则子女表现正常的概率为1/2。
9.B
解析 通过每组杂交的子代表现型类型及数目的分析,这两对性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第一组中亲本均为红种皮,但子代中出现了白种皮,说明红种皮对白种皮为显性,且亲本红种皮的基因型为杂合的;第三组中亲本均为感病,其杂交子代中出现了抗病,说明感病对抗病为显性,且亲本感病的基因型为杂合的;第二组亲本的杂交后代中均出现了白种皮、抗病,由此可
知亲本中红种皮、感病均为杂合的,因而6个亲本均为杂合子。
10.A
解析:按题意,因雌鼠中基因都成对存在,一个基因突变性状就发生改变,故发生的是显性突变a→A。假设基因在X染色体上,分别考虑A、B、C、D项后代雌雄个体的表现型,以A项为例,XaXa×XAY→A。 (雌性都是突变型)、XaY(雄性都是野生型);如果后代的表现型雌雄个体无差异,则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故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可作出判断
11.C
解析:苯丙酮尿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应体检并了解家庭病史,对是否患遗传病作出判断;B超检查、基因诊断都可以作为产前诊断的手段。
12.B
13.C
解析:DNA复制的特点是半保留复制,b链是以a链为模板合成的,a链和b链合成一个子代DNA分子。a链中等于b链中
14.D
解析:①中DNA酶将S型细菌的DNA分解,转化因子不存在,R型细菌不能转化为S型细菌。②直接将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③在高温加热过程中,R型细菌被杀死,虽加入了转化因子——S型细菌的DNA,也不能生成S型细菌。④中R型细菌的DNA不能使小鼠致病死亡。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只有②中含有有毒的S型细菌,导致小鼠死亡。
15.B
16.C
解析:在DNA分子中,A=T,G=C,脱氧核糖与磷酸交替排列在DNA外侧,共同构成DNA分子的基本支架。DNA分子多样性取决于碱基种类、数量及排列顺序。
17.A
解析:本题以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为核心命题点,考查了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知识点,综合考查判断、分析能力。“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中的突变是广义的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B属基因突变,C、D属染色体变异。A中绿色的出现属隐性基因的纯合,不属于突变。
18.A
解析:21三体综合征和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变异引起的遗传病,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形态异常,呈现镰刀状,也可以利用显微镜观察到;苯丙酮尿症携带者不表现出症状,且属于基因突变形成的单基因遗传病,所以观察组织切片难以发现。
19.B
20.A
解析:转基因之所以在不同种生物间可以进行,是因为遗传密码的通用性,不同基因表达的独立性,DNA自我复制的严格性。
二、填空题
21.【解析】(2)①a.根据图例及表格内容合理展示亲子代关系及性状。
b.由第Ⅱ代双亲均为患者而生出一个正常的女儿,判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第Ⅲ代中女性患者基因型为AA或Aa,分别占与正常男子(aa)婚配,后代为正常男孩的可能性为:
c.多基因遗传病不易找遗传规律。
d.近亲结婚使同种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纯合的几率增大。
e.遗传病主要是预防,治疗是十分困难的。
②父亲的标记基因型为“+-”,母亲为“--”,而后代三体为“++-”,说明“++”均来自父方,而父方只有一个“+”,形成“++”精子,则一定是减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移向一极所致。
答案:(2)①
a.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c.多基因遗传病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不便于分析并找出遗传规律
d.两者是同一种隐性遗传病携带者的几率较高
e.进行遗传咨询,产前诊断。
②父亲的2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移向同一极
2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变异与自然选择的关系,及基因频率的相关计算。
(1)由于每组中的B部分以及重复多次后,它自始至终没有接触过DDT,而其中有较多的抗药性个体,说明抗药性的出现不是来自于DDT的诱导,DDT对其有选择作用。
(2)此题的突破点为随机交配,说明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可用遗传平衡定律来解题,由题干中数据可知短肢 (rr)个体占25%,残翅(tt)个体占16%,则t的基因频率为40%,r的基因频率为50%。故TT_ _个体所占比例为:(T)60%×(T)60%=36%,而TTRR个体所占比例为60%(T)×60%(T)×50%(R)×50%(R)=9%。
(3)①由图中数据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
②Aa对疟疾有较强抗性,所以Aa个体所占比例最大,AA对疟疾抗病能力弱故所占比例较小,aa个体既是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又对疟疾无抗性故比例最小。
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血红蛋白结构改变而直接引起的一种疾病。
答案:(1)①基因突变 选择 ②基因突变 自然选择(2)36% 9%(3)①94%
②
③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性状④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3.(1)B 该性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没有按要求填写“自己”的性别。
24.解析:(1)可遗传的变异与不可遗传的变异的区别在于这种变异是否能够遗传。若性状与性别无关,则该性状是常染色体基因控制的,若性状与性别相关联,则该性状由性染色体基因控制。(2)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以用基因型相同的双杂合个体交配,也可以通过测交或者选择一对亲本满足一对基因为杂合子自交型,另一对基因为测交型的个体间交配,如:BbXaY×bbXAXa、BbXaY×BbXaXa。(3)精子中不存等位基因或相同的基因,由精子BbbXa可知:在该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不正常。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基因型BbXa和Y,次级精母细胞BbXa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因bb基因未分开,故得到的两个精子为BbbXa和BXa。这些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所形成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均不正常,这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答案:(1)①因为无刺的性状可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种群中常见种为有刺毛鼠,出现无刺性状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②因为F1刺毛鼠雌雄交配后代无刺性状和性别相关联,故该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bbXaXa、BbXAXa、bbXAXa、BbXaXa
(3)BXa 10、8、7、7 染色体数目变异
w.w.w.k.s.5.u.c.o.m
【点此下载】